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核桃覆绿 荒山生“金”

2024-08-26 16:31:08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

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记者 蔡鸽 李朋 特约通讯员 田杭可

春末夏初,正是核桃管护的黄金时期,在黔江区黄溪镇三羊村的高山核桃基地里,随处可见忙碌的村民们:有的在修剪拉枝,有的在培土施肥,有的在人工除草,为今年的丰产打好基础。远远望去,山间平整的道路,山下清幽的水塘、若隐若现的农家,宛若一幅自然优美的生态画卷。

▲ 秦国成在核桃基地

“这个核桃品种叫渝城1号,具有早实、丰产、抗病的特点,果实个大均匀,口感很好。种植面积共有1128亩,去年进入初挂果阶段,今年预计亩产量能达到300千克(干果),产值120万元左右。”基地负责人秦国成向记者介绍。

很难想象,9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如今却漫山遍野种满了“摇钱树”,荒山变成了“金山”。对于这片山头的主人秦国成来说,这不仅仅是荒山涅槃重生,更是他守护青山绿水的最好见证。

秦国成是黔江区白石镇人,早年在黄溪镇粮站工作。1998年因机构改革,他成为一名下岗工人。为了养家糊口,2004年在朋友的介绍下秦国成南下打工,在广东韶关从事植树造林工作。“刚开始也是从绿化工人做起,给别人打工,主要负责种树、管护,干的都是体力活儿。后面一点点积累人脉后,开始自己组建团队承接一些绿化项目,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年收入能达到100万元。”提起过往的经历,秦国成娓娓道来。

或是长期扎根绿化工程行业的原因,秦国成对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有关的动态总是格外关注。六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印发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西部〔2014〕1772号)提出,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约424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重庆市也在同年开始实施退林还耕工程建设。

得知消息的秦国成忽然眼前一亮,动起了开荒创业的念头:不如回乡创业,利用自己多年从事园林绿化的经验在家乡发展林业,闯出一条增收致富路。2015年,秦国成回到家乡,在金溪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重庆韶黔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在金溪镇山坳村以50元/亩的价格流转了2000亩荒山,之后经过炼山整地,栽种了杉树苗。栽下的杉树苗成活率达到了98%,长势喜人。

杉树虽是速生树种,但生长周期较长,一般种下20年后才能成材。秦国成深知,要多条腿走路、多元化发展,才能增强产业的生命力。为了寻找新的产业,在黄溪镇政府的支持下,他前往湖北、陕西、四川等地核桃基地考察、调研,并结合黄溪镇的自然气候,最终决定在三羊村发展生态核桃产业。

2016年秦国成以100元/亩的价格在三羊村流转了1128亩荒山,并开始动工开荒,这项工作秦国成花了两年的时间。“当时站在荒山前,用手一拨全是半黄半绿的杂草,半截身子都被包围在草丛里。没有路,没有水,没有电,说白了就是荒山野岭。我一个人带着施工队,日夜守在山上。”提起当时的情景,秦国成感慨道。两年时间里,秦国成花费了近400万元完成了前期开垦整地工作,并在黄溪镇政府的扶持下修建了13千米长的产业道路。

基地整治好了,剩下要做的就是因地制宜选择一个优良的生态核桃品种。为此,秦国成联系到重庆市林业科学院的核桃专家李秀珍,之后在李秀珍的推荐下,2018年他引种了“渝城1号”杂交核桃品种。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要想核桃长得好,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为了掌握核桃的科学管理技术,秦国成在黔江区农业农村委的推荐下参加了高素质农民培训。通过培训,秦国成了解到“绿色种植模式”这一技术,于是决定按照绿色种植模式管理核桃。

施肥是核桃整体种植工作的基础与核心,也是决定核桃产量与品质的关键。针对施肥,秦国成总结了自己的“分段施肥经”:“一是施基肥,在每年的9月进行,用的是发酵好的羊粪、牛粪,以环状沟施用覆土。二是施花前肥,在每年的4月进行。三是施幼果肥,在每年的5月进行。四是喷叶面肥,在每年的6到7月进行。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料为主,追肥量占全年追肥量的20%。”除此之外,秦国成还应用“自然开心形”修剪技术,让核桃树形通风透光良好,便于管理;根据天气情况,采用“生物+物理”结合的方式预防病虫害,悬挂粘虫板、防虫灯,使用生物农药等。

▲ 核桃基地一角

为了开拓视野,了解市场最新动态,秦国成不仅买来相关的书籍在空暇时间学习,还积极参加黔江区农业农村委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通过培训,秦国成了解到“林下套种中药材”的优势,既节约土地、时间、精力,又能提升效益,可实现“一地多收,空间互补”,助推山地立体农业向纵深发展,头脑灵活的秦国成便决定将其应用于生产当中。2019年他前往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调研、考察,并引进中药材白芍品种,栽种了500亩。

▲ 秦国成向黔江区农业农村委工作人员介绍核桃种植情况

据了解,白芍为芍药的一种,具有广泛的保健和药用价值。其对生长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且经济效益较为理想。近年来在北方、西南多地迅速普及,管理相对松散,因此还被称为“懒人药材”。白芍生长周期为4~5年,移栽之后仅需做好简单的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防治工作即可,干品市场价最高可达240元/千克。

▲ 核桃树下种植白芍

得益于三羊村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秦国成的绿色管理模式,2023年核桃和白芍均进入采收期。其中,核桃初挂果产量达到1吨(干果),销售额达到4万多元;白芍产量达到20吨(鲜货),销售额达到30万元。“今年预计白芍产量能达到23吨,目前鲜货市场价是每千克18~20元,行情一直比较好,所以不担心销售问题。”秦国成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利用林业、农业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近年来秦国成还创办了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厂,可实现年消化秸秆4000吨、牛粪1.6万吨、修剪下的废弃枝条1万吨,能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材料1.5万吨,产值达1500万元。不仅实现了林业、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利用,同时也有效减少了污染排放。

“一人富裕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在秦国成心里,带领周围的父老乡亲走上致富路,才是他最大的愿望。为此,他常年雇用8名周边的村民在基地务工,农忙时雇用40多名村民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公司每年人工支出达到40多万元,有力解决了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刘秀洲是在生物质燃料厂务工的一名村民,今年已经60岁了,之前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收入不稳定,加上有老人需要照顾,经济压力大,现在在生物质燃料厂打杂工,每个月都有3000多元的稳定收入。“感谢秦总给我提供这个岗位,这个年纪了出去打工没人要,在村里能就业是我以前做梦都没想到的,现在感觉很安心。”刘秀洲说。

靠着脚踏实地、敢闯敢干的韧劲,如今秦国成收获了诸多荣誉。他先后被评为“林业生产大户”“黔江区致富带头人”,公司连续3年获得“优秀农业生产企业”。对于未来的规划,秦国成表示要建设核桃加工厂,生产核桃粉、核桃油、核桃酥饼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让核桃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集核桃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链条。

《农家科技》(2024年8月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