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街,就像在与时光对话,窗台楼阁间、灰墙瓦砾中,都是漫长的故事。5月22日,62岁的黄文斌从南滨路拾级而上,走进下浩里老街,沿途各式艺术装置、沉浸式展览及修缮后的古建筑,让他赞叹连连。
▲5月22日,南岸区下浩里老街,经过修缮建设,焕然一新的老街整体建筑及街巷肌理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记者 郑宇 实习生 杨涵 摄/视觉重庆
“真没想到,弄得这么漂亮!”走到武昌中华大学旧址附近时,他激动地说,“我从出生就住在这里。没想到,短短几年,这个曾经的‘棚户区’就变成了游人如织的景区。”
事实上,受震撼的,还有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相比常见的古街区,这里明显更注重文化艺术,而不是商业,可以让人更容易触摸到其深邃的人文肌理和传承脉络。”来自上海的游客郑馨月说。
差点消失的城市记忆
下浩里位于南滨路、东水门大桥北侧,与龙门浩老街首开区隔桥相望、无缝连接,是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洋行、工厂、别墅……19世纪末,龙门浩老街洋行林立,商贾云集,十分繁盛。
▲下浩里老街老照片。戴小兵 摄
抗战时期,因龙门浩植被茂密,水路交通便利,又吸引大量使领馆、内迁学校等入驻建房,当地进一步形成中西风格融合的建筑群。
“不过,这个曾经的繁华之地,跟多数古街巷一样,随着城市扩张,经济、商贸、文化的多点开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黄文斌称,这里依山而建的老房子,因年久失修,加上被居民随意搭建,显得破烂不堪,且不少属于C、D级危房,安全隐患突出。
“2017年,我和这里的居民一起整体搬迁。原以为这里将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没想到还是原风貌。”黄文斌感慨。
原址原建、原面积、原高度、原风貌
“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缩影,也是一座城市的魂与脉,绝不能一拆了之。”负责下浩里(原下龙门浩)开发建设的南岸区城建集团南宜公司工程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张骥称。
2021年4月,南岸区启动建设下浩里。“我们秉持‘尊重、保护、传承、创新’的理念,采用‘城市针灸’模式,通过‘减、整、留、加’4个举措和‘原址原建、原面积、原高度、原风貌’4个原则,尽可能按照‘筑台、退台、悬挑、杆立、叠檐、院落’还原构成老街整体建筑及街巷肌理。”张骥说。
在修复材料上,采用了本地青砖、旧瓦、条石,架构多以砖石、砖木、钢木为主,努力用绣花之功留存老街记忆,充分还原老重庆市井生活场景。
在建筑风貌上,通过比对历史资料及老照片,对老街历史风貌进行了高度还原,如墙体根部采用勒脚石砌筑,墙体采用本地青砖一顺一丁砌筑工法,窗台、窗楣、窗框及马头墙还原了民国期间的当地建筑风貌,所有木制门窗都采用卯榫结构工艺,室内墙壁采用传统草筋灰饰面等。
2022年11月5日,经过重新打造的下浩里正式开街。“开街首日,我们就接待了数万人次,人气十分火爆。”下浩里项目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王诗涵说。
文化植入让街区火起来
“有别于常见历史文化街区的打造,我们把当下独特、真诚、有趣的文化艺术内容及新消费品牌,置入溪水步道旁、山林茶肆间、文保建筑前,供游客沉浸式感受其深邃的人文肌理和文化传承。”王诗涵称。
如今,市民游客走进下浩里,不仅可以观赏兼具川渝民居和西式结构的建筑群风貌,感受老重庆生活,还能参与大量艺术文化活动,一站式打卡各类艺术展、摄影展、音乐会等。
“从开街至今,各种展览、演艺等活动从未间断,目前正在同时举行的文化艺术活动就多达10多个。”王诗涵说。
据介绍,文化的加持、古韵的留白、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已经让下浩里“火”起来。“今年五一假期,下浩里共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而在平常,下浩里的日均游客接待量也超过1万人次。”王诗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