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乡村振兴记者 刘辉
●奉节变区位优势为品质优势:力求与巫山、巫溪构成的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中,成为国内外游客游览三峡的首选之地。
●郑渝高铁开通后,奉节与世界距离更近:到重庆中心城区、武汉仅2个小时,到郑州2.5个小时,到成都3个小时,到达北京、广东、上海也仅需四五个小时。为留住各方游客,奉节举全力盘活一方青山绿水。
●出租车司机能出口吟诗,市民个个可数出一串新景点,旅游产品独一无二......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拥抱高铁时代,奉节前瞻性谋局,实现最美的时空穿越。
▲ 江山如画。 余宗凰 摄
2022年“五一”节期间,重庆奉节旅游再次火了一把:共接待游客46.3万人次,同比增长13.53%;接待收入24509.5万元,同比增长12.12 %。
值得注意的是,奉节县各大景区景点迎来旅游热潮,是在疫情大背景下按“预约、限流、错峰”总体要求实现的“逆”增长。
而在此前的2021年,奉节县同样出现“逆”增长,全年接待游客2285万人次,同比增长11.68%;购票游客153万人次,同比增长16.41%;旅游综合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14.06%;过夜游客132万人次,同比增长26.16%。
奉节旅游人数及收入出现的连续增长,并非偶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奉节用心用情用力锁定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抢抓高铁时代来临机遇,围绕“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橙有远方”主题,打好“三峡牌”“生态牌”“人文牌”, 立足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盘活青山绿水等带来的叠加效应。
▲ 地球之眼—小寨天坑。王传贵 摄
差异化发展 凸显“三峡旅游核心区”优势
时间闪回到2016年12月8日,随着“郑万高铁奉节段全面开工!”一声令下,奉节开始谋局高铁时代的新奉节,景点、道路、酒店、营销等一揽子计划开始出炉。
2019年,高铁时代越来越近。“新一届县委、县府领导班子展开迎接高铁时代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多项大手笔措施接连不断。”奉节县文化旅游委主任潘万山告诉记者,去年奉节党代会上,奉节县委、县政府结合“1239”整体发展思路,提出了“12238”的文化旅游发展思路:“1”即是一个计划: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即是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2”即是奋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即是全力打好三峡牌、生态牌、人文牌;“8”即是开展品牌创建、节会营销、项目提速、招商引资、公共服务、产业增效、优化环境、深度融合行动。
▲ 峡江行。唐璜 摄
今年初,奉节县迎接高铁时代旅游高质量发展意见出台,2月份迎接高铁时代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督战会、推进会等接连召开。今年3月,《奉节县2022年文旅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一系列的措施,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彰显奉节的优势,能够在与巫山、巫溪构成的长江三峡旅游金三角中,成为国内外游客游览三峡的首选之地。”潘万山一语点题。
▲ 三峡之巅。何川 摄
奉节地处三峡腹心,自然风光瑰丽无比,历史文化悠久灿烂,既有着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又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郑渝高铁开通后,奉节到重庆中心城区、武汉的距离将缩短到2个小时,到郑州缩短到2.5个小时,到成都缩短到3个小时,到达北京、广东、上海也在4到5个小时左右。奉节与世界距离更近,可进入性更强。
在此背景下,迎接高铁时代、发展高铁经济,举旗具有奉节特色的旅游和延伸旅游产业链是奉节的最佳选项,也是最大优势。从而与相邻的巫山、巫溪形成差异化,构建属于奉节独有的旅游“拳头产品”,让国内外游览三峡的游客把奉节作为首选之地。
潘万山介绍,奉节旅游的最大优势在于生态、人文“两个宝贝”,以及三峡。在生态资源上,奉节A级景区景点有23个,其中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3个,以白帝城、天坑地缝、瞿塘峡等景观最具代表;在人文资源上,奉节有2300年的建县历史,其中三国文化最具影响,比如刘备托孤等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以及军事指挥地等。奉节还是全国唯一的中华诗城,初步整理,有472位诗人留下4464首诗篇;三峡主要是区域优势,奉节有最险峻的瞿塘峡,关键在于如何做响三峡品牌。
打好“三张牌” 穿越时空唱响诗与远方
采访中,记者发现,奉节县委、县政府“12238”文化旅游发展思路圈定的全力打好三峡牌、生态牌、人文牌,目前已取得不菲的成绩,在高铁时代来临之前就实现时空穿越,为迎接高铁时代、彰显奉节优势、吸引客人、留住客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去奉节白帝城的路边,你会发现“夔”字有10多种写法;在坐出租车的时候,司机居然可以随口吟诗;打开电视,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也有奉节诗橙。
这是奉节打好“人文牌”最生动的写照。
从“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从田间地头到高雅殿堂,从学校到机关,奉节人文,渗透得如此透彻。
据了解,奉节为打好“人文牌”,从弘扬诗词文化、唱响三国文化、挖掘本土文化三个基本面着力,多维度让人文浸入到百姓的心灵。以诗歌为例,奉节采取了“六进”方式,进机关、进学校园、进社区、进院坝、进企业、进景区,培养了奉节百姓的诗书情怀,营造了浓厚的诗城氛围。为擦亮“中华诗城”金字招牌,通过建成诗歌剧院、诗歌小镇,高水平举办中国·三峡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奉节国际橙博会、中国·白帝城国际诗歌节、中国·奉节编剧年会等节会活动,持续深化与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等栏目合作,不断提升奉节文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人文渗透百姓心灵,游客能从奉节普通百姓身上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无不是一种心灵享受,这是奉节独特的文化旅游软实力。而立足三峡打好打响“三峡牌”,则是奉节的独特硬“功夫”。
▲ 三峡原乡。金春 摄
走进奉节,和三峡核心区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奉节到处都有三峡命名的景区,且各具特色。无论三峡第一村,还是三峡原乡,以致三峡之巅和归来三峡实景表演,其定位各不相同,游客对三峡认知更为广泛。
据了解,奉节打好“三峡牌”,主要从做靓“三峡门户”、做优“三峡之巅”、做强“三峡原乡”三个方面发力。以做优“三峡之巅”为例,当地将通过持续唱响“三峡之巅 诗橙奉节”品牌,完善三峡之巅片区服务配套,开拓索道、直升机空中游览等项目,提升游客体验;同时推动夔州博物馆创成国家一级博物馆,打造白帝城国家遗址公园;提档“巅峰双峡”“奉宜奉”精品线路,从而全面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核心区。
说到景区和景点,奉节人有着一份与生俱来的底气。险峻的瞿塘峡、幽深狭长的地缝、美不胜收的金凤云海、绵延不绝的茅草坝,这些原始生态的自然风光,不论怎么游,都不为过。当地人谈起奉节的旅游文化资源,自信溢于言表。
▲ 户外骑行。奉节县委宣传部供图
保护好生态,打好“生态牌”是奉节又一张名片。
据了解,奉节打好“生态牌”重点围绕打造自然观光胜地、打造生态康养胜地、打造个性体验胜地三个方向上着力。比如针对不同目标群体,当地将持续丰富旅游业态,开发自驾行摄、冰雪体验、高空攀岩、极限运动、户外探险等多样化旅游项目,实现旅游发展“一年四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乡村振兴的逐步深入,一批批农旅融合项目破壳而出,涌现了青龙大窝、吐祥石笋河等乡村旅游景区及乡村旅游示范点58处,建成卡麂坪、龙门客栈、金池春舍、觅生、泊野五大精品民宿。为游客乡村旅游带去更多选择。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全县就连公共文化设施和文艺精品,都有旅游属性,全县提档升级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村(社区)文化中心206处,文化中心户228户,24小时图书馆2处、城市书房1个、农家书屋392个,整顿提升旅游信息咨询中心3处,提升硬件设施配套。
六个接得住 高质量发展提升吸引力
质量是新时代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高铁的开通,将使沿线各节点区域进一步加快对本区域范围内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景区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不断提升,以期在新一轮竞争中获得先机。
“奉节正在打造旅游‘升级版’,在不断完善硬件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方便游客畅游。”潘万山介绍,由于充分认识到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年初,奉节深入推动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温馨奉节·品质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
▲ 奉节地缝。何川 摄
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最为亮眼的是全面做好拥抱“高铁时代”准备,着重围绕“六个接得住”发力,突出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并丰富“吃住行游购娱”链条,不断提升和完善景区景点、农家乐、公厕等基础设施,同时,深入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强导服人员及其他旅游从业人群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产品“接得住”。提档升级“奉宜奉”水上游、“巅峰双峡”游,开发内河观光水上产品。推出瞿塘峡—三峡之巅壮美三峡之旅、迷宫河—天坑地缝—龙桥河科考探秘之旅、三峡第一村—三峡原乡—兴隆场镇休闲康养之旅、夔州博物馆—白帝城三国文化之旅,组合包装1至3日精品游线。
▲ 兴隆旅游环线。奉节县委宣传部供图
交通“接得住”。建设集信息咨询、票务预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铁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建设高铁站公交车站、出租车站、区间车站,布局大巴车停车位30个、旅游直通车20辆,实现高铁站至景区零换乘。规划布局三峡之巅、三峡原乡、兴隆场镇等大巴停车场,开通高铁站至白帝城、三峡之巅、九天龙凤3条旅游直通线路和高铁站至夔门印像、宝塔坪、兴隆镇3条公交线路。增加星级游轮至5艘、快艇至10艘、旅游巴士至100辆,租车公司至5家。
餐饮“接得住”。进一步挖掘地方餐饮特色,编制《三峡菜谱》和《民俗美食指南》,加快推进三峡菜系、民俗小吃标准化建设;在县职教中心开设专业课程,培训一批本土厨师,传承推广奉节本土菜系及特色小吃;推动奉节特色菜系入店上桌,在天佑、宝塔坪规划两处盬子鸡特色店,培育一批特色面馆。
住宿“接得住”。在县城打造1—2个团队定点酒店。对夔门大酒店、诗苑酒店、玉龙宾馆、和府宾馆等国有酒店进行高标准改造提升和全面盘活。出台优惠政策,创新带动模式,引进一批快捷连锁酒店,打造一批本土文化主题酒店及高端民宿。
卖场“接得住”。在高铁换乘中心、宝塔坪、兴隆镇规划打造旅游卖场,强化夔州博物馆购物功能,形成“三场一馆”的购物格局。全面结合中药材、眼镜等农业、工业特产,打造50款左右高品质旅游纪念品及文创产品。
休闲“接得住”。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高端咖啡品牌,提档升级夔门印像酒吧一条街,布局一批前沿化、多样化、新奇化休闲娱乐产品。
▲ 雪松。郭莉 摄
为努力搭上高铁时代的“快车”,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奉节正努力实现从“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变,对接旅游新需求新模式。奉节开发的“三峡之巅·诗城奉节”智慧旅游app系统,游客下载软件后,系统就会向游客提供旅游攻略、门票定价、酒店预定、租用车、旅游投诉等服务功能。此款app帮游客省去了做旅游攻略、找酒店住宿的麻烦,让说走就走的旅行变得更加轻松。
盘活青山绿水 新一批实力景区景点应运而生
4月29日,奉节县精心打造的一个集游览、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4A级青龙镇大窝景区正式开门迎客。
▲ 大窝景区。奉节县委宣传部供图
游客除了欣赏到壮美的金凤山、奇特的合张岩、俊俏的海豚湾、绮丽的神女卧蝉,震撼的牯牛背、险峻的梅家沟等一批自然风景景观外,还能到一磺厂厂部旧址,如四十八间办公室、职工食堂、老电影院等大量工业遗址遗迹参观,最吸引年轻人的景点还有爱情堡、神龟问天、金盆洗手、149长情梯等。
▲ 大窝景区。奉节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窝景区只是奉节拥抱高铁时代打造的实力景区景点的一个个案。
在龙桥河,有一座天生的石桥,据传说龙抬头时遇雷劈,于是低头而走,龙头从石壁穿出一个洞,顾名龙桥,这座桥是目前三峡地区保存做好的一座天然石桥。它的价值还在持续发掘中。
而离龙桥河不远的一条暗河,也是奉节一个快速走红的乡村景点。过去,美国、加拿大的探险队员从暗河进入探险,三天三夜后,从湖北板桥一处绝壁找到出口。
▲ 龙桥河。奉节县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近两年,茅草坝滑雪场,吐祥石笋河高山草甸、自然林场百草园等乡村旅游也成为奉节的“网红打卡点”。
潘万山介绍,奉节六大旅游目的地已基本打造成型,推动了全域资源布点成景、串景成线,切实增强了旅游产品丰富性、多样性、完整性。
先看自驾行摄。推出“三峡之巅”“三峡日出”等5条精品行摄线路,成功创建“中国醉美摄影旅游目的地”。
再看生态康养。打造国术广场、精品中医馆、气功站点,建设“九天龙凤”中药材基地近10万亩,推出医养、静养、气养、术养经典产品。
还有诗歌朝圣。物化李白登舟、危石鸟道诗词意境,推动诗歌朝圣步道建设,全面营造“三地诗城”文化氛围。
▲ 龙桥河夜宴。张文强 摄
再是民俗美食留住人。打造夔门印像精品美食街区,孵化夔府宴、“三峡第一桌”等120多道特色菜品,成功创建“国家级美食地标城市”。
还有满足学生群体的科考研学。建设“奉节诗·橙远方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推出诗词、红色、三国等多条研学线路,去年累计接待研学游客26万余人次。
最后是极限体育。打造白盐山、旱夔门攀岩基地,持续举办攀岩、自行车等极限运动大型赛事12场次,荣获“中国十佳攀岩目的地”等金字招牌。
这六大主要旅游景区景点串联成珠,高铁开通,将推动奉节全域旅游加快形成,使一些新景点、实力景点“冒”出来,进入游客视野。
抢抓高铁机遇,及早谋划文旅“升级版”,实干穿越未来,奉节释放出的是“兴城兴业 强县富民”拳拳决心,奉节旅游产业的“黄金时代”,未来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