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晾晒风脱水榨菜
涪陵榨菜历经120余年的沉淀发展,赢得了“世界三大名腌菜”的金字招牌,是地方支柱产业和最大民生产业。涪陵区坚持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抓实绿色基地、绿色技术、绿色加工、绿色品牌、绿色理念“五举措”,着力推动绿色榨菜全产业链建设,为榨菜产业优化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注入“源头活水”,有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2020年涪陵区种植青菜头70余万亩、产量160余万吨,产业总产值达120亿元。
▲ 创意菜田画“世界榨菜之乡”
一、抓实绿色基地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强化原料保障。规范种植技术,制定《青菜头规范化栽培技术手册》,全面淘汰品质退化的品种,推广常规良种。优化基地布局,按照“加工、鲜销并重发展”的要求,统筹安排、统一规划,以沿江和中后山并远离工矿企业和无污染、生态条件良好的23个乡镇(街道)为青菜头种植基地,集中成片区域化布局,建立鲜销、生产加工各具特色的优质原料基地,提升榨菜加工原料保障系数,2021年落实秋青菜头种植面积73万亩。
提高集约化程度。一是强化产业配套。培育一批榨菜田间管理、宜机化砍收、工业风脱水、半成品加工、食品安全质量检测等配套企业,完善榨菜产业配套体系。二是拓展集群发展路径。积极探索“小合作+大联合”的机制模式,支持区域、企业的差异化发展,打造数量适当、规模合理、相互竞争、充满活力的“种植+加工”产业联合体,推动榨菜产业集约发展。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科技园、涪陵国家级出口食品(榨菜)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依托,以加快推进“三个基地”(种植基地、加工基地、物流基地)和“三个体系”(科技支撑、品牌建设、质量控制)为着力点,推动四川及长江上游榨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打造成渝地区“千亿级”榨菜高效特色农业带。
二、抓实绿色技术支撑,拓展科技创新联盟
在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市场开拓、国际合作、标准化促进、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加强战略联盟,推动榨菜产业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依托渝东南农科院、榨菜集团产品技术创新研究院,开展榨菜绿色技术研发。成功认证“川渝共建中国酱腌菜科技创新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与四川省眉山市、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科技和人才交流合作。组建“中国酱腌菜产业联盟”“涪陵榨菜产业化联合体”,培训推广一次性施肥和病虫害生物防治等绿色生产技术。累计承担并正在执行有关酱腌菜产前、产中及产后重大(重点)科技项目23项,培育出4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研发出的5个茎瘤芥新品种、4个宽柄芥及大头芥新品种、5套新技术正在重庆涪陵、丰都、万州和四川资阳、眉山、广元等20个区县、市进行示范与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面积近50万亩。新上重庆市、四川省及农业农村部有关榨菜、泡菜重大(重点)科技项目6项。成立泡菜研究所,累计开发泡菜产品20余个,年增产值1亿元以上。
三、抓实绿色加工落地,强化生态环保健康
规范半成品加工体系。一是改散户加工为企业集中加工。积极探索“以企带户、股份合作”榨菜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创新青菜头种植农户、半成品加工、榨菜企业利益连接机制,采取入股、租赁等形式,建立互惠互利的经济联盟。把半成品加工环节纳入成品加工企业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范畴,解决企业与半成品加工者之间的利益诉求、原料品质保障等问题。二是建设榨菜加工园区。集中解决半成品加工、盐水处理、环境保护等突出问题。加大附产物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推动榨菜系列产品向无公害、绿色、保健食品方向发展,打造全国榨菜健康产业示范基地。
完善成品加工体系。引导、支持企业持续开展技术改造升级、优化工艺流程。克服只有“风脱水”最好的惯性思维和意识,开发乳酸菌发酵等先进工艺。探索生物预处理等先进保鲜技术,延长成品榨菜保质保鲜期。榨菜集团成功收购四川省眉山市惠通公司,目前,已建成2万吨/年泡菜生产线、4万吨/年榨菜生产线、原料窖池5万立方米;在惠通公司已得到推广运用MVR蒸发浓缩腌制液技术,大大减少污水排放量,节能减排增效,实现高质量绿色健康发展。
四、抓实绿色品牌创建,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丰富榨菜产品结构体系。统筹组织加工企业,研究不同区域消费群体、消费水平、口味习惯,制定针对不同市场的产品开发策略、价格体系,开发生产满足市场需求、适销对路产品。细分出针对港、澳、台和海外华人等的不同区域市场,以及家庭主妇、城市单身族等不同消费群体的榨菜产品。
构建有竞争力的品牌体系。紧扣绿色、健康,以榨菜集团等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企业为重点,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不断提高榨菜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涪陵青菜头”“涪陵榨菜”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创建乌江榨菜、辣妹子榨菜、餐餐想榨菜等高知名度的企业品牌。涪陵榨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83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了国际注册,出口100余个国家。
构建多元化的营销体系。完善“线下+线上”“国内+国外”的营销体系。结合传统营销手段,应用大数据分析涪陵青菜头、涪陵榨菜的营养成分、产品功能等形成数字产品,建立“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营销体系,培育榨菜产业数字化经济。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建成中国榨菜交易中心,建立榨菜国际营销服务体系。
构建有内涵的文化营销体系。一是深度提炼榨菜文化内核,培育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符号。挖掘保护整理榨菜文化,形成“涪陵榨菜,家的味道,中国味道”的文化内涵。发展榨菜文化创意产业,组织艺术家团队创作榨菜题材的文艺作品,生产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通过文化载体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二是打造榨菜文化展示平台,浓厚文化营销氛围。注重榨菜生产与乡村旅游、乡愁记忆景观、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的和谐发展,传承榨菜百年工艺。全力推进集中国榨菜博物馆、榨菜特色工业旅游基地、榨菜文化景观区、榨菜国家级研发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榨菜城”项目建设。
五、抓实绿色理念深植,健全产业监管体系
深植绿色发展理念,严肃制度、严实监管、深化服务,织密榨菜全产业链监管服务网络。
健全监管队伍。建立基地监督管理队伍和生产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加强对全区各乡镇(街道)投入品的监管和技术指导。
严格监管制度。制定《绿色食品原料(青菜头)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管理》《基地环境保护》《基地投入品管理》《基地培训》《基地质量追溯管理》《基地绿色标识的管理》等规章制度,为榨菜产业绿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榨菜集团参与泡菜国际标准和泡菜国家标准的制定,眉山市参与酱腌菜国家标准、榨菜国家标准的制定,共同制定的《酱腌菜分类》国家标准已提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报批。
织密监管网络。一是严格“七个统一”,落实落细 “统一管理、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施肥、统一用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收购”管控机制,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品种和数量,确保青菜头品质。二是完善产品检测机制。细化榨菜成品的质量检测标准,实现榨菜产品加工的全程监测;盘活农业、防疫、检验检疫等检测资源,加强榨菜产品质量全流程监管,构建“区乡监测+企业自检+第三方检测”全方位的检测体系,确保榨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构建“五级监管”网络,逐级明确生产管理职责,落实生产管理任务,织密区、乡镇(街道)、企业、村(社区)、户生产“五级”监管网络。每季度组织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对全区41家榨菜生产企业和197个榨菜股份合作社进行拉网式监管检查,增强榨菜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意识,确保涪陵榨菜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
重庆市涪陵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陈春明 刘峻希 况睿
《农家科技》(202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