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四川奋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2021-12-23 08:55:33  来源:人民日报

四川省是高等教育大省,也是西部高等教育高地。目前,全省现有高校134所,其中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8所,研究生学位授权点934个,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562个,其中国家级平台71个、省部级491个。改革开放以来,累计培养各类高等教育学生超过500万人。

为更好地促进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省委决策部署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2020年起,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全省高校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现状找差距、跳出四川找标杆”,对标国内外优秀高校,查找差距和短板,明确努力方向,持续用力提升发展层次,实现四川高等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助力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能

对标的关键是找准奋斗坐标,争创的目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委、省政府举办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暨“对标竞进、争创一流”读书班,引导高校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成果产出。

坚持党建引领。为推动“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走深走实,激发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引领发展中的领导作用、科技创新中的攻坚作用、服务师生中的聚合作用,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开展高校党建工作品牌打造和优秀“支部工作法”推荐评选活动,全省高校9600余个基层党组织、9.3万余名师生群众积极参与,形成校级党建工作品牌100余个、优秀“支部工作法”200余个,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健全专业优化调整机制,普通本科高校围绕四川“5+1”现代产业、“4+6”现代服务业和“10+3”现代农业布局本科专业点2322个;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增设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高职专业点529个,较上年增长86%;淘汰与产业匹配度不高、过时过剩的陈旧落后专业点161个。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教育厅与重庆市教委签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依托“一院三中心”(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人才培养中心、产学研合作中心和职业培训中心)设立14个行业性、区域性联盟。

立足新发展阶段,全省高校深入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聚焦学科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匹配度、高端人才引育、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供给、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

内涵式发展主要体现在“优化、提升、引领”三个方面。“优化”即优化学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增强支撑能力;“提升”即提升学科专业水平、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队伍质量和现代治理能力,增强办学实力;“引领”即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发展动力。开展“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是四川省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蹚路子”的关键一招。

扎根巴蜀大地,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长期以来,四川省坚持育人为本,扎根巴蜀大地办好高等教育。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44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建设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200个;24所高校开展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十三五”以来,全省高校毕业生留在四川就业的比例稳定在60%左右,留川就业毕业生累计124.9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近5千人、硕士研究生5.6万人、本科生49.2万人、专科生69.6万人。大量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16至2020年五年间,全省高校每年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均超过10万人,到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累计达20万人,为基层建设发展提供大量人才支撑。

以“双一流”建设引领学科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部省共建8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形成布局合理、高峰凸显、高原崛起、梯次建设跟进的学科建设布局,努力形成与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高校学科体系。

分类发展优化学科布局,推动建设“高峰”“高原”“高地”学科。着力打造学科“高峰”,以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把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作为学科建设的首要使命和重中之重;着力构筑学科“高原”,推动优势学科整体水平与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着力建设学科“高地”,实行学科内涵提升计划,努力实现跨越发展。

四川坚持科研强校,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学科、人才综合优势,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核心技术供给能力和思想引领能力。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高校科研经费总量、科研产出数量、科技成果转化数量较“十三五”末实现“三个倍增”。

推行“揭榜挂帅”工作机制,政府组织发布重大技术难题清单,企业搭建平台,高校科研人才凭借自身优势攻克难题,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协同发力,全社会协同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当前,四川正制定基础学科研究培育方案,突出基础研究,继续推动“双一流”等有条件的高校建好基础学科重点研究平台,推进一批基础学科迈入国际国内一流行列。

主动奋发作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年多来,四川各高校对标国际国内优质高校,聚焦学科建设、科研指标、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全面查找短板差距、认真分析问题原因,明确追赶目标、奋力提升超越。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提质增效,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实施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递进培育计划,出台《关于加快新时代四川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博士、硕士建设单位“递进培育”计划综合支持方案》。2020年,全省在校研究生14.5万人,同比增长7.4%。2021年,西南医科大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攀枝花学院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08个。实施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强化项目引领,提升学科建设质量,截至目前,在学科国际可比领域,全省14所高校、61个学科进入全球一流学科行列。

为进一步营造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氛围,四川省制定《支持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奖励办法》,首次单列安排高校引才育才奖补资金2亿元,专项支持高校引进培养顶尖、领军、拔尖、储备4类人才,人才引育取得新成效。

截至今年8月,全省高校已培养和引进符合奖励办法标准的高层次人才69名,其中部委属高校33人、省属高校36人,总量比2020年增加32名。四川高层次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

在“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四川高校科研能力水平有了新提升。2020年,四川高校争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8万个,同比增长11.4%,筹集科研经费116.3亿元,同比增长6.4%;高校牵头搭建研发、转移机构、转化服务等产学研合作平台352个,占全省总量的82.4%,同比增长51.1%;高校以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超过1万项,合同金额近50亿元,同比增长42.9%。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川省将继续推动“对标竞进、争创一流”活动走深走实,加快构建四川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数据来源: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四川省教育厅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3日 16 版)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