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10月9日讯 记者 刘早生 李朋 特约通讯员 张伟
在重庆巴南区农业圈,只要提起王凤,没有人不认识这位瘦弱又干劲十足的“新农人”,她是搞水果采摘中农家乐做得最好的,也是做农家乐中水果采摘做得最好的。
10年前,王凤着手创办萄源社生态农业园,一手打造以葡萄、草莓、樱桃为主的采摘体验,一手办起了以乡土风味为主打的农家乐餐饮服务,两者互相促进,实现良性发展,目前,每年水果采摘收入100多万元,餐饮收入200万元,年收入达三四百万元。
▲ 王凤在给葡萄疏果
创业路上风雨多,自助者天助
谈起与农业的缘分,王凤觉得还真有那么一点前缘。
王凤是土生土长的巴南南彭人,2001年高中毕业后,进入重庆市种子公司做了两年的零时勤杂工,没有什么盼头,她选择了离职,之后应聘到重庆移动巴南分公司做了名收银员,这份工作做得久点,大概有七八年的样子。随着年岁渐长,王凤意识到这样没有什么技能、也无法释放自己激情的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她想自己出来闯一闯。当时,重庆城市绿化建设需要大量苗木,王凤看准商机,约了两三个好友合伙做起了大树苗木贩运的生意,主要为建筑、绿化工地提供桂花、香樟树等绿化大树。王凤作为中间商,一边要跑各大建筑、绿化工地拉业务,一边要联系从全国各地苗木基地调运苗木。王凤那段时间干得特别卖命,采购的苗木到了重庆,要去偏远的巴南西彭接货,时间不定,有时是晚上十一二点,甚至半夜三更也有。接货耽搁不得,因为会影响苗木成活率。接到通知后,王凤二话不说,及时联系货车去接货送往工地栽种。王凤凭借诚实守信、干练利索赢得了客户的信任,拿下了几个大工程的苗木供应合同。
“我现在记得有两个工地做得好,一个是重庆渝北鳄鱼中心,赚了几十万元;另一个是大学城的公租房项目,没有任何关系,自己单枪匹马凭个人信誉拿下来的业务,也赚了几十万元。”王凤坦言,她是靠卖苗木赚的钱去投资农业的。然而好景不长,3年后重庆绿化建设基本完成,苗木市场饱和,生意不好做了。
经常帮王凤接货的货车司机刘师傅,家住巴南陶家,陶家以盛产葡萄出名。闲时和王凤聊天,说他有个姐姐在陶家那边种葡萄,一亩地能赚3万元,虽然也辛苦,但效益不错。 “一亩地赚3万元,10亩地就能赚30万元,一百亩不就是300万元。”王凤当时在心里估算了一下,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商机,于是开始有意向地物色地方准备种葡萄。
经过多方考察比较,王凤最后决定在南彭街道花溪河畔的鸳鸯村四社流转土地种葡萄。这个地方位于重庆绕城高速南彭出口附近,距主城(南坪)30千米,交通十分便利,有山有水,适合发展葡萄采摘等休闲农业。2011年,王凤一次性从村集体和村民手里流转了150余亩土地,投入资金80多万元,开垦出长满荒草杂木的荒地,种上葡萄幼苗,并修整了养鱼池塘等。哪知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5月21日,一场特大暴雨突如其来,山洪暴发,种植场的排水设施没有做好,新栽下的苗木全部被冲毁淹死,鱼池的塘埂也被冲开了个大口子,鱼苗全部冲走了,投入的80多万元付之东流,王凤痛哭流涕。然而,王凤并没有被天灾击溃,擦干眼泪之后又振作起来,重新整治规划基地,取名为“萄源社生态农业园”。
那段时间,王凤从电视上获悉政府对农业自然灾害造成的损毁有补助,于是主动找到巴南区农业农村委了解相关政策。得知王凤的实际情况后,巴南区农业农村委雪中送炭,不但安排果树专家唐元华现场指导王凤恢复生产,又推荐她参加区农广校举办的种植、养殖培训班。
“上天对你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那次受灾使我幸运地跟区农业农村委专家对接上了,我的农业园才走上了发展正路。”王凤回忆道,2013年,她先后参加了区农广校组织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培训,包括种植技术培训、营销技巧培训、青年农场主培训等,虽然自己投入的80余万元“泡汤”了,但王凤对如何做好农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观念随之转变,萄源社生态农业园开启了“加速度”发展。
科技为采摘园赋能,打造绿色品牌
“现代人追求健康高品质的生活,哪怕是买得贵点、吃得少点,他们也宁愿要高品质的产品,而不是在数量上计较。”王凤告诉记者,从一开始,她就将萄源社生态农业园的发展定位为高品质、绿色、生态、健康。
要种出绿色健康的葡萄,首先得有健康的土地。王凤流转的土地中有一片荒坡,多年没有耕种过,保证了土地的原色,没有化肥、农药残留污染。王凤将这片土地规划为葡萄种植区,通过施入牛粪、羊粪等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萄源社的葡萄园规划得横平竖直,让人赏心悦目,通风、光照非常好。“每一株葡萄树都能享受阳光的照射,就像我们居住的环境一样,整齐划一,干净整洁,不仅是游客采摘的时候方便舒适,葡萄也会感觉温馨,愿意结出甘甜的果实。”王凤笑着说。
其次是葡萄品种的选择。萄源社主要以采摘体验为主,王凤选择了夏黑、红富士、户太8号三个品种,均是目前国内口感较好、品质优良的鲜食采摘葡萄品种。
“这几个品种成熟期不一致,可以错开上市,比较适合在城市近郊休闲观光园发展。夏黑成熟期在6月底,属于早熟品种;果穗大多呈圆锥状,果粒着生紧密,果皮紫黑色至蓝黑色,厚而脆,果粉厚,果肉硬脆,果汁紫红色,浓甜爽口,有浓郁的草莓香味。红富士成熟期在7 月底至 8 月底,属于中熟品种;果粒大,单粒重 8~9 克,成熟后呈红色,口感甘甜爽脆,果香味浓,风味超过巨峰。户太8号在8月下旬成熟,紫黑色,果皮中厚,果肉细脆,酸甜可口。”王凤对每个葡萄品种的特性了然于胸。
有了好的土地和好的品种,还得有先进的种植理念和现代标准化种植技术,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在区农业农村委专家的牵线下,王凤请来了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著名的葡萄专家周广文作为基地的科技顾问。在专家的指导下,基地建设了水肥一体化系统,不但能保障葡萄生长过程中的水分供给,还能通过系统输送葡萄成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补充微量元素(比如生物酵素、腐殖酸等微生物元素)。基地应用园区生草技术,防止水土流失,降低种植区的温度,逐年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为葡萄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通过限产措施,每亩产量控制在1000千克左右,以保证每一串成熟果实的品相、色泽、口感等标准统一。
2017年,王凤种出的葡萄喜获第18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19年5月,又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
“只有不断提升品质,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王凤对生产优质产品充满信心,她主动申报“农药追溯系统终端示范用户”,为果园安装身份证识别仪、扫码枪及监控摄像头等硬件设备,并接入区农药监管平台农药追溯系统软件,24小时畅通使用——这意味着,葡萄园将随时接受监管部门的实时监督。
“很多人其实都不想当这个‘示范户’!”王凤说,她想做有良心的农产品。近年来,王凤先后承担大棚草莓、优质葡萄等示范基地和农民田间学校创建任务,聘请农业专家培训果农上千人次。
目前,王凤的葡萄规模达到60余亩,葡萄年产量约50吨,深受客户青睐,有些品种在上市前就被预订一空。
葡萄的采摘季节集中在夏天,为了在不同季节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采摘体验项目,王凤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利用大棚种植草莓、樱桃,比常规露地种植的提早上市,增收一倍以上,降低了自然灾害对生产的负面影响,提高了果品的产量和质量。草莓有巧克力、牛奶、香蕉等多种口味的品种,樱桃品种有红妃、乌皮樱桃等,都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创新营销,农旅融合发展风生水起
2014年,王凤到北京一家农场参观学习。这家农场的一项种植措施让王凤大开眼界,在种植基地给生长的蔬菜播放音乐,之前闻所未闻。基地种植的冬苋菜过去只能卖到10元/千克,但经过音乐培养的冬苋菜品质明显提升,价格也翻了番。“动物有感应,植物也有感知能力,也像小孩一样需要‘胎教’!”农场主告诉王凤。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添加音乐元素,既不使用药物,也不使用添加剂,何不试试?于是,敢于尝鲜的王凤在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开始种植“音乐葡萄”,在60余亩草莓园里安装音响设备,在葡萄生长期中,每天不间断播放各种有利于葡萄生长的音乐,并通过当地电视台、报纸推介“音乐葡萄”,吸引了众多市民特意前来看稀奇。葡萄园内,舒缓的音乐缓缓回荡,游客看着颗颗饱满圆润的葡萄爬满藤架,让人真的忍不住猜想:“莫非这里的葡萄真能听懂音乐?”
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王凤曾在葡萄园内做过对比实验,将部分葡萄迁出音乐种植区域采用同样的方式培育,在音乐声中,所结的葡萄果实穗大粒多,果粒少核,汁多味甜,品质极佳,游客更加青睐音乐区的葡萄。
“这不是什么噱头,它是有科学依据的。但这确实大大提升了我们采摘园的知名度。”王凤告诉记者。王凤在草莓种植上如法炮制,也获得成功。
葡萄的产量相对草莓、樱桃大很多,但葡萄有个弊端,上市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鲜食葡萄又不易保存,如何吸引游客前来采摘、消费,让王凤颇费了一番脑筋。
萄源社环境优越,毗邻多个旅游景区,最出名的是巴南多彩植物园和佛影峡漂流基地。王凤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与景区、旅行社达成长期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为了吸引客人来萄源社吃饭、采果,王凤与景区合作,景区原来卖178元一张的门票,游客来萄源社吃饭、采果,在王凤这里100元就可买到;多彩植物园门票50元一张,在王凤这里买可以优惠15元。旅行社带来了旅游进园采摘,王凤给导游折扣,每千克50元的葡萄,导游可以提10元。
“我们和旅行社、景区联合‘打包促销’旅游产品是一种创新双赢的模式。给游客让利那么大,看似我亏了,其实比起游客来我这里消费,那点折扣不算什么,同时也为我做了宣传推广。”王凤告诉记者,炎热的盛夏,农家乐的生意处于淡季,通过“打包促销”,以景区较低的价格将景区旅游资源吸引过来,促进了生态农业园的良性发展,同时为游客提供了更多样的旅游体验。
采摘当季蔬果、欣赏乡间美景、品尝农家美食、体验农耕文化……萄源社的采摘游越来越热,已成为游客来巴南玩的新晋“打卡点”,王凤也在不断拓展内容,为游客带来更多新体验,让游客不再是“来了就摘,摘完就走”,而是真正地游起来、留下来,实现了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使采摘游成为拉动当地乡村经济增长和村民增收的主要方式。
《农家科技》(202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