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村民变身村集体经济的主人
☆成功秘诀:产业发展人才培育比翼齐飞
森林茂密,屋舍宛然。村域内樱桃、枇杷、柑橘、草莓等特色水果集中连片,玉峰山森林公园、房车露营基地、飞跃丛林探险、花岛湖等生态景观星罗棋布……走进渝北区玉峰山镇玉峰村,一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发展新风扑面而来。
近年来,玉峰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理念,结合当地的产业基础和旅游资源,不断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旅蝶变、人才引进等,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
玉峰村呈现宜居宜业宜游生态风貌
萌芽:产权改革率先“成功试水”
2018年,渝北区出台《渝北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实施方案》,整合投入各类涉农项目资金5234万元,玉峰山镇玉峰村等5个行政村成为渝北首批村集体经济试点村。
只是,玉峰村为何被选中先行先试?
玉峰山森林公园,是重庆目前森林覆盖面积最大且植被保存最好的森林公园,被誉为“重庆之肺”。地处玉峰山森林公园的核心区域,玉峰村植被繁茂,风光秀美。当地很早就提出“临空生态城·休闲玉峰山”发展战略,强化布局“都市农业”和“乡村旅游”。因其优渥的发展优势和政府的大力倡导,大量社会资本涌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开发旅游项目,整个经济发展氛围十分活跃。
“这里的人很有想法,敢尝试、敢创新。”玉峰村党委书记吕鹏由衷感慨。经济发展氛围的活跃极大激发了当地村民的内生动力,他们充分汲取新思想,探索新模式,成为推动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率先实践者之一。
早在2015年,玉峰村八社就进行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成立农民合作社。合作社围绕玉峰山顶50余亩的花岛湖,鼓励村民以土地、资金入股,打造集垂钓谷、欢乐谷、露营谷、桃园基地、蓝莓基地、花木基地和生态园基地等近郊休闲度假地。合作社设立了人口股、土地股和现金股,全社152名成员均是“人口股”持股人,同时将财政投入和集体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进行量化。最终,确定量化资产306万元,确权612股,全社每人资产量化确权为4股、2万元。
“将农民闲散的资源整合起来,进行市场化运作,能释放出巨大的价值。”吕鹏介绍,花岛湖的创新实践让人耳目一新。4年后,渝北区全面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足见当时玉峰村人的“超前思维”。
2019年,渝北区实施全面清产核资,由镇、村党组织牵头,进家入户开展成员身份确认、量化确权,推动每村建立农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完成登记赋码、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基础性工作,颁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以人头入股联合社,只要联合社盈利,大家一起享受分红。”玉峰村村支“两委”鼓励户籍人口和部分农转非人口全部入社,将资产折股量化确权到户,变“村民”为“股东”。
接下来,玉峰村该如何发挥管理集体资产,开发集体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全村村民共享发展“利润”?
发展:村集体经济找准“源头活水”
近几年,渝北区坚持以土地宜机化整治为基础,聚焦高标准农田“七化”建设,大力实施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双十万工程”,鼓励各集体经济组织建立生产互助合作社,动员农户以土地和资金折算股份入股,村集体以土地、基础设施、资金等入股,发展规模现代高效农业。
这一发展战略给玉峰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引来了“源头活水”。
行走在玉峰村,发现梨子、李子等果园集中连片,道路相通,沟渠相连,地面上铺设着水肥一体化智慧灌溉系统,套种着西瓜、番茄、茄子等蔬菜瓜果,绿油油的生态景观蔚为壮观。目前,全村“双十万工程”涉及五个社,800亩土地,按照“村集体+农户”、“村集体+企业+农户”两种运作方式,发展特色效益经果林,村民们既可以获得产业利润分红,还可以到基地务工增收。
“通过宜机化整治,土块相连,易于中大型农机进入作业。”玉峰村村委副主任苏敏介绍,玉峰村通过发展“双十万工程”,农田变得规范统一,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出效益,破解了丘陵地带农业高效发展难题。
产业集中连片的另一面是景观。
在吕鹏看来,经果林整齐划一、成行成列、集中连片,易于打造生态景观、农业景观,推动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每当繁花盛开时节,花海人海,让人震撼。”吕鹏阐释。“双十万工程”的发展战略为全村提供了一个以“现代农业”为切入口,全盘布局“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从“双十万工程”实施起,“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农旅融合”的发展主题始终贯穿发展过程中。
“现有景区离我们的产业园区都不远,开车只有十几分钟。游客逛完景区,可以到产业园游玩。”吕鹏介绍,玉峰村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依托玉峰村深厚的旅游资源,深度统筹布局园区和景区,让园区变景区,让景区“走近”园区。根据规划,未来,玉峰村将生动设计景观景点,打造古院、樱花林、绿色农场等;开发休闲项目,建设生态垂钓基地,打造特色民宿产业街。
打造全域旅游,配套是必选项。
“不光要解决经济的问题,还要解决村里发展的问题。”吕鹏表示。玉峰村村集体经济组织将补足村里的基建短板。
考虑到节假日车流多,双车道道路拥堵,玉峰村村集体经济组织打算另修建一条环形道,分流车辆,解决村内交通拥堵难题。考虑到村内停车场少,游客停车难,村内新建生态停车场,让游客“无忧停车”。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会考虑引进一批真正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发展特色项目,实现现代农业和农村旅游双发展。”吕鹏进一步补充。
“产业发展起来了,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步更新,乡亲们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说起村里的变化,苏敏无限感触。依托“双十万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项目建设、农村保洁等项目,2020年玉峰村集体经济组织净利润突破70万元,2021年净利润有望突破100万元。
玉峰村临崖步道
未来:人才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长期以来,青壮年持续外流,导致农村人才结构失衡,老龄化问题严重,人才发展水平已经跟不上农村日益快速发展的需求。为了解决这种突出矛盾,玉峰村加大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打造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助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
村党委书记吕鹏,军人出生,曾在消防部队当过十五年的消防兵,又在镇应急救援队任职过副队长,有拼劲儿,有闯劲儿,执行力强。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他主动联系冬瓜收购商,在“双十万”基地里套种冬瓜,由收购商提供种苗,并保底收购。“吕书记为‘双十万工程’投入了很多精力,跑基地,联系业务,是个能干事、肯干事、干实事的人。”对这个“村党委书记”,苏敏大为赞扬。
吕鹏给村里的发展带来的是“实干”,樊静蓉的到来则给村里注入“活力”。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中共中央统战部的樊静蓉到玉峰村挂职锻炼,做村党委书记的助手。“‘双十万’项目不是种下去就可以了,需要考虑到如何构建品牌,如何做好宣传。”樊静蓉总是积极思考村内的事务和经济发展。“她很多事情比别人看得深远。”村民和村干部们一致认为。
除了这两个“智囊”,村里面还有很多年纪轻、经验丰富的村干部。村委会副主任苏敏是1987年生人,做村干部11年,做事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对未来的发展有思路、有想法。1990年的伍雪萍是村党委副书记,扎扎实实抓党建,脚踏实地发展经济。
“玉峰村不缺人才!”吕鹏笑着说。目前玉峰村村支“两委”由6名村干部和一名本土人才组成,平均年龄35岁。不仅如此,由于发展产业较早,玉峰村集聚了大批有经验、有想法的创业者,他们主体多元,涉及面广,跟村支“两委”“拧成”乡村人才振兴合力,共同在农村施展才华、发展乡村,促进玉峰村全面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