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梦圆小康重庆实践│村级集体经济】梨园上的振兴图腾

2021-08-12 14:39:41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梨园聚智:集体经济打出四张牌

☆顺势而为:用市场眼光发展经济

“成员共有、民主管理、共享利益、形式多样”是我国集体经济的基本特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衍生出多种实现形式。渝北区茨竹镇放牛坪村就是这些变化的一个现实标本,而且在新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政策的指导下,放牛坪村的集体经济被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放牛坪梨园风景区

集体经济的价值植根于心

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1984年,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挥巨大效力时,南街村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几近实现了共同富裕,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南街村成功的关键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放牛坪村有着“全国绿色小康村”、“中国美丽田园”、“重庆市首批乡村文明旅游示范村”等十余项荣誉称号,主要产业为种植业,梨园种植面积达近7000亩。

曾经的放牛坪因地势偏远,交通不便,当年知青回城时留下了60亩的梨园,这个梨园并无多少经济价值的存在考量,或许是青年们浪漫主义的情怀凸显得更多一些。这也是放牛坪种梨的历史起源。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看着一片片的荒山,时任社长、全国劳模陈安阔看到眼里想到心里,这些梨树种在硬石头坡上,不仅好看,还能多挣几个油盐钱。放牛坪耕地少,荒山多,能不能再多种一点?他请来农业局果经站的专家进山考察,确定了种梨树的规划。专家除了在技术上给了指导,也说了一句话,“几亩几十亩就是添点油盐钱,上了规模,那就比你们硬石头上种粮要强得多”。这一次他懂得了“规模”,也明白了“规模”与“集体”是分不开的。

1986年冬天,1000多村民齐聚放牛坪,开荒山建果园。放牛坪人真的靠种梨子挣回了更多的油盐钱。放牛坪人开出的荒山、栽上的梨树越来越多,1993年起更是大规模种植,到1996年的时候,面积渐渐扩大到了6000多亩,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村民也由背梨下山卖变成坐等商贩进山买。

陈红梅是放牛坪村村委会聘请的本土人才,在她的记忆里,那时村里成立的合作社是比较松散的,生产还是各顾各,合作的是销售,自愿入股,入股的条件很简单,只需要承诺每亩地交一百斤梨给合作社,这样合作社就能保证手里有几十万斤的梨,有了这个数量就比单个农户和商贩谈的收购价格高,又节约运输成本。每年分一次红,按各户交的斤数比例分完了事,“这个合作社其实就是打伙做生意,做完就散,第二年大家又来搭一个合作社。”

那时的合作社有集体经济的一个壳,但还没有形成真正的集体经济组织。是个空壳。但跟着村集体走能让村民更富裕的概念却是烙在了每个村民心里。

1996年,当地政府开始引导村民大规模开山建园种梨,一呼百应,全村村民响亮地提出了“战晴天,斗雨天,小风小雨是好天,邀请八方客,男女老幼齐上山,苦战三五年,建成小康花果山”的战斗口号,全力以赴开梯建园。全村开梯建园总投工20余万个,折资30多万元,同时自筹资金10多万元,总开梯建园7000亩,栽植梨树45万株。

梨子丰收后的喜悦

集体经济的价值显效于今

“春观梨花、夏避酷暑、秋采梨果、冬赏雪景”,放牛坪村依托万亩梨园,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010年3月22,由渝北区人民政府主办,渝北区农业委员会、渝北区旅游局及茨竹镇人民政府承办的渝北放牛坪首届梨花节成功举办,更是将“渝北放牛坪,梨花醉人游”的口号唱响了整个重庆。

尽管梨花朵朵惹人醉,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放牛坪,但还是有部分放牛坪的村民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城里的生活更诱人,撂下了自己的梨树进城去了。

这个新问题摆在了新任村总支书记陈华面前了。据统计,2017年放牛坪村撂荒的有二十多户人家,梨园面积超过了300亩。而且还有很大一片就在万亩梨园的最佳观赏点“犀牛阁”下方。

经过村支“两委”讨论,决定由村集体出面把这些撂荒的梨园以300元/亩的价格承租下来,然后请人进行管理,既解了万亩梨园景观协调性的燃眉之急,又给进城的这些村民增加了收入,同时也给村里的富余劳动力谋得了增收的途径,而最关键的还是村集体有了每年6万多元的净利润。

这么多年,特别是上世纪末,借助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农文旅融合的东风,放牛坪村一直走在越来越富裕的道路上,置办的家当很多,但集体账上现金却很少,要想进一步发展,还是受到了制约。

在渝北区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在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委具体指导下,结合实际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把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渝北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点工作纳入经济发展规划,《茨竹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就此出台,在茨竹镇党委政府指导下,放牛坪村也结合实际拟定了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制定了涉及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议事决策、三资管理、社务公开、监督管理等内控制度。2019年4月,放牛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挂牌成立,经过清资核产,放牛坪村集体经济共有固定资产960万元。

陈华说,父辈们开了荒山种下梨园,攒下了厚底子,到了我们这一辈,不能吃老本,我们要想办法将梨园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放牛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打出的第一张牌就是灵活利用闲置资产,将闲置的五保家园出租给钻探公司50658 队,合同租金6000元/月;第二张牌是组建专业技术劳务服务队,利用原放牛坪苗木管护力量成立劳务服务队,通过承包华蓥山林场苗木培育劳务和渝港公司劳务(天门寨看管)盈利16万元,组织实施完成退耕还林项目盈利32.2万元,承揽经果林社会化服务项目收益近23万元;第三张牌是探索资金创收模式,入股茨竹镇集体经济总公司,2020年分红12万元。

2020年,茨竹镇和16个村的集体经济收益总额近480万元,而放牛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总盈利就达到了106万元,成为状元。

“去年赚了106万元,拿了46万元出来给所有村民分红,这是第一次分红,1600多个村民人人有份,每个人分到了280元,虽然不多,图个高兴嘛,大家都喜气洋洋,晓得今后能拿到的分红只会是越来越多。”陈红梅说。

106万元,分了46万元,放牛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为什么会存留下60万元?

“我们会将这笔钱投入到第四张牌上去,这是我们的‘王牌’。”陈华说。

放牛坪村梨加工厂

我们在现场看到,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梨系列加工厂已建成,机器设备全都安装到位,人员经过了技术培训,就等今年秋梨丰收,这个总投资800多万元的工厂就将运转起来。

据了解,这个项目渝北区投入了4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而村里为快速启动,自筹资金200多万元,贷款200多万元。

“我们现在卖鲜果的产值每年是300万元,而梨加工厂投产后,会在不影响原鲜果产值的基础上,增加100万元的产值,这相当于是从地里捡回来的,我们怎么会不着急呢?”

陈华说,“今年投产后,我们这一块的利润至少还会增加60万元。如果精品民宿的投资改建项目也能落地,今后我们村合作联合社的年利润每年冲上200万元应该没问题。”

一个村,一年实现了100多万元的集体经济利润,这是我们在渝北集体经济发展专题采访中看到的最大的一个数字。放牛坪村能端出这样一个数字,有前人栽树后人摘果的历史因素,而这个历史中,集体经济的概念从未退出过,只是变换成了不同的呈现方式。而现在,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放牛坪村的村支“两委”并未安于摘果子,而是在更加充分和主动地发展集体经济,当然会成为乡村振兴的领跑者。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