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以解决村级集体经济“钱、地、人”为突破口,坚持“定、建、严、引、新、融”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力量,完善制度创新和政策措施,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关系,成功探索出大盛镇青龙村“8∶2+1”分红模式、古路镇乌牛村“145”股权架构、洛碛镇沙湾村“136”合股联营模式,形成了土地经营型、资产运营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项目拉动型等多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推进产业“接二连三”发展,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自2018年以来,全区按照“面上推进、重点突破、特色彰显、建设精细、工作务实、保障有力”的基本思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发力,以“双十万工程”、人居环境整治等作为核心抓手,2019年底全面消除“空壳村”,村均净收益超过10万元。2020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净资产达到2.07亿元,实现经营性总收入3.3亿元、占全市总量28%;村均经营性收入达185.6万元,全市第一,涌现出经营性收入超千万镇11个、百万村95个;村级集体经济净收益6479万元、村均净收益36.4万元。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向群众分红734万元,党组织与农民群众利益联结更加紧密,有力提升了党组织影响力和凝聚力。
定
科学的顶层设计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关键,明确的方向、压实的责任、政策的导向成为关键所在。
一是“定”方向,为集体经济发展吃下定心丸。2018年12月,区委书记唐川主持召开全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动员会,要求全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求,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抓手。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2019年全面消除空壳村、村均收入5万,2020年村均收入10万元的目标。
二是“定”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谋发展。区委成立由组织部长任组长,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区农业农村委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指导集体经济发展管理,并派出10个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督导组。各镇和相关街道由党(工)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村党组织书记、班子成员兼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强大合力,助推集体经济全面启动和发展壮大。
三是“定”政策,多方聚力营造发展环境。围绕资金、项目、金融、税费、用地等五大方面,浇好“第一桶水”。区财政落实资金4860万元,按30万元/村的标准注入启动资金。明确总投资400万以下点多面广的涉农项目,优先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享受财政补贴融资担保费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闲置宅基地以及闲置乡镇企业用地,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管理利用。
召开全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动员会
建
渝北区在村级集体经济如何运行上从搭建整体框架到建立机制体制,再到样板的借鉴,形成一套完整的发展策略。
一是建市场主体,搭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道。在全面清产核资基础上,利用2019年春节大量外出人员返乡契机,镇、村党组织牵头,进家入户开展成员身份确认、量化确权,推动每村建立农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完成登记赋码、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基础性工作,用4个月时间完成了市农业农村委规定一年完成的“建壳”任务,全市首批由国家农业农村部监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在渝北发放,渝北农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全部取得合法市场主体资格,并按程序办理税务登记。
二是选好带头人,组建村级集体经济运行系统。把选好带头人作为重中之重,采取从党组织书记等农村党员干部中优选一批、从农村致富能手等农村人才中选聘一批、从社会人才中招聘一批的“三个一批”办法,切实把政治过硬、懂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人才选拔到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岗位上来。全区178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中,148个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负责人,其余30个均由党员村干部或党员本土人才兼任;1418名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者中,党员干部1036人,占比达73%。
三是因地制宜谋发展,创建一批示范样板。由村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多方考察市场行情,围绕资产经营型、人力资源开发型等五种类型拟定发展思路,结合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集体研究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出“一村一策”发展规划,突出差异化、特色化,防止“一刀切”“大呼隆”,努力走出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全区重点打造2个市级示范村、3个区级示范村、5个区级推进村,涵盖了不同模式、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洛碛镇集体经济授牌仪式
严
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体系,渝北区从事前、事中、事后等方方面面进行监管,强化了风险管控。
一是细化制度严管控。统一规范制定渝北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章程》《议事决策制度》《“三资”管理制度》《社务公开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模板,规范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制度,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要求,发挥镇街监督把关作用,有效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群众受益增收。进一步明确村级集体经济收益的使用范围、分配比例。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员薪酬待遇激励机制,调动激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者的内生动力。
二是强化财务严监督。通过聘请专业化财务管理公司实现集体经济财务“村财镇管”,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账、权、钱、物分管,做到“村上不管钱,镇上管钱不花钱”。健全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规范财务管理合法化、科学化、现代化,为村民提供一本放心账。同时,强化审计监督,每年组织开展村级集体经济财务专项审计,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发现问题开展专项整顿。
三是规范项目严管理。严禁集体经济管理者本人、配偶、直系亲属及其所有的(控股)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分包本集体经济组织或村(社区)的项目,严禁以任何形式转包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接的项目,从源头上杜绝集体资产的流失和腐败问题产生。严格项目决策程序和建设程序,印发《关于加强财政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管理的通知》《关于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接实施涉农项目管理的通知》,明确财政扶持资金使用方向,规范项目筛选评审,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区委组织部部长王小渝研判中央财政扶持项目运营情况
引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钱、人、科学技术是最大的难点和痛点,渝北区直面问题,各个击破。
一是放宽准入引资本。进一步放宽准入,让各类资本与集体经济组织联姻,通过盘活资源、资产或者入股优质企业的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一些资源优势大、发展潜力好的项目,鼓励组建经济实体,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市场活力。木耳镇金刚村引进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投资约2800万元共同建设食用菌厂。古路镇乌牛村引进企业发展仙桃李3000亩。洛碛镇大天池村引进市场主体打造“桃韵天池”旅游项目。
二是不拘一格引人才。强化人才培育,加快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集体经济带头人。坚持“走出去”,组织成员单位、镇街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到江苏、浙江、深圳等地学习考察。坚持“引进来”,引进杨大可等6名重庆市乡村振兴报告团成员落户乌牛村,让报告团变成了实践团。加强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优选16个村为农村基层党建区级示范村,每村新配备1名第一书记(副书记)、1名金融顾问、1名农技专家及2名以上本土人才,切实加强对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指导。
三是立足特色引技术。在组建农机专业服务队、病虫害防治服务队的常规技术服务基础上,引进项目专业技术人员发展特色产业,统景镇肉兔健康养殖示范场引进阿兴记技术团队发展肉兔产业,打造了西南地区最具智能化肉兔养殖标准示范基地,第一批肉兔得到市场认可,年出栏商品兔6万余只,年产值250万元,可实现利润60万元以上。古路镇吉星村从河南引进食用菌技术人才发展大棚香菇,产品供不应求。
新
拓展发展新空间,探索经济经营方式转变和发展模式创新,坚持联合发展、抱团发展和异地发展的新路径、新机制。
一是探索发展新模式。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组织成员中发起成立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农户以资金、土地入股,将土地交由合作社集约化经营,通过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有效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在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下设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和资金互助部,整合人力、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统筹生产、流通、信用等功能。
二是拓展发展新空间。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成立11个镇级集体经济总公司,整合资金、聚集资源,由就地发展向跨村跨镇、抱团联合发展转变,助推集体经济组织走上集团化运作、资本化经营、市场化开发、多元化发展之路。2019年统景镇远景、江口、长堰3个村依托5500亩柑橘产业联合成立东河畔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走出一条以标准化种植、现代高效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为特色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三是盘活资源新增长。盘活土地、林地、水面等自然资源,评估折价量化为集体资产,通过自主经营或合股联营的方式激活沉睡资源。大盛镇天险洞村利用漫山遍野野樱花资源、独特的避暑纳凉资源,大力发展农旅融合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鼓励将闲置房屋、基础设施等所形成的资产交由集体经济持有和管护,产生的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成为集体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长堰村、乌牛村分别利用闲置学校建起肉兔基地和仙桃李加工厂,吉星村将闲置果园开发栽植香榧作为面条加工厂原料。
大盛镇青龙村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成立大会
融
村级集体经济一词是静止的,而融通治理、融通发展、融通时代则是对智慧的考量,渝北区从长远出发,通向了动态发展的未来。
一是“融”入乡村治理。 围绕“党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固定党日”等学习活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授课,讲经验、谈看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战斗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承担村级事务管理和公益服务职能,建立“情理堂”、设置“红黑榜”,采取积分兑换实物等方式组织群众管护乡村环境、参与公共服务、塑造文明乡风,形成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二是“融”入城市发展。畅通城乡人才、技术、土地、物业等资源要素双向流动通道,在全区各街道优选经济基础好、物业资源丰富的城市社区和资源禀赋好、产业发展优、管理规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抱团试点,盘活城市社区闲置资源,助推农产品、农村人力等资源出村进城,形成长期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利益连接关系,进一步促进城乡村级(社区)一体化发展。
三是“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融入时代发展,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参与高竹新区在概念规划、产业策划等方面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努力把新区建设成为川渝毗邻地区的标杆工程。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成渝科创走廊、全国“两山”基地等重大建设项目中发挥作用。经与高竹新区协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入股拟在高竹新区投资建设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