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型职业农民袁小琴探索生态康养农业之路
你有多久没有听过山间啁啾的鸟鸣声,没有触碰过泥土,没有亲手摘下一颗水果,没有在绿茵茵的草地上晒过太阳了?如果你怀念乡土风物,向往简单、自然、健康、快乐生活,那就请到焦情生态农业园(以下简称“焦情园”)。“焦情园”坐落于风景如画、山明水秀的涪陵区焦石镇楠木村8组,由返乡创业的袁小琴夫妻俩历时6年打造而成,该农业园也是焦石镇近年来积极走绿色发展之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打造的现代旅游观光农业品牌项目之一。
“我们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栽植樱桃、李子、黄桃、葡萄、枇杷、蜜柚、石榴等,基本实现四季鲜果采摘、销售,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集种植、观赏、采摘、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园。让那些身处忙碌的都市中、却向往自然、田园、健康生活的人在闲暇时能有一个放松心情的地方。” 袁小琴介绍说。袁小琴夫妇2015年回乡流转土地2000余亩,着手打造“焦情园”,如今园区内几十种名优果品已全部进入盛产期,具备观、赏、游、吃一条龙服务接待能力,每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总收益超过400余万元。
▲ 袁小琴夫妻俩携手打造“焦情园”
返乡创业,给城里人一个乡下的家
“为什么要办这样一个生态农业园?”面对记者的提问,袁小琴表示是缘于对于家乡、农家生活的一种眷恋与怀念。
袁小琴的故乡焦石镇地处武陵山麓,为石灰岩地区,因场镇附近多深灰色的岩石坝,岩面风化后呈黑色,似烧焦状,故名“焦石”。境内有丘陵、河谷、低山,呈典型的山地垂直型气候,水热充足,生物繁多,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是涪陵森林植被最好的乡镇,被称为涪陵的后花园。秀美焦石,青山巍巍,绿水迢迢,时常出现在游子袁小琴的梦里。
“我和爱人老家都是焦石的。离开村庄,在都市打拼,从事过家具行业、园林绿化工程,有所成就,也渐渐习惯了城市的喧闹。然而在城市生活了十几年之后,我却总是不自觉地怀念起家乡,怀念家乡的山山水水,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怀念老家饭菜的味道。”袁小琴动情地说。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这些在农村生长的人眼里的常态,却成了生活在城市的人眼中难得一见的风景。
“所以,能不能有这样一个地方,让想要感受、品尝农家风味的人们能够带上家人、朋友一起前来体验,和家人朋友一起动手采摘最新鲜的绿色果蔬,品尝地道农家饭,找寻儿时奔跑在山野田间的乐趣。”袁小琴指了指身后郁郁葱葱的果园,接着说道:“于是我和爱人就开始着手建造这个健康自然、绿色环保的农业生态园,给想要和家人一起放松自如、暂离城市喧嚣的烦恼、享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城市人一个乡下的家。”
▲ 袁小琴的爱人在向区农业农村委、镇农服中心人员介绍果树生长情况
绿色康养,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
记者正感叹“焦情园”四季水果如此丰富时,袁小琴笑着说:“建设四季果园,我们其实早已有‘预谋’,返乡前几年更是做了大量的铺垫。”袁小琴深知果农盲目种植水果带来的后果。她举了两个例子,附近有些果农引进了八月瓜,几年下来,树木很大了,但就是不挂果;还有的果农引进美国樱桃,由于水土不服,不仅浪费了引种的费用,几年后掘树又花了一番力气。
“果木引进,特别是从外地引进新品种,一定要结合当地气候与生态环境测土试种,不能盲目引种。”袁小琴介绍,与高校合作是成功引种的基础,特别是有了信誉高的科研院所作“靠山”,发展果木基地,技术无忧。袁小琴和爱人先后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西南大学园艺学院等引进品种,并邀请专家前来进行技术指导。同时,夫妻俩多次参加区农业农村委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过学习逐渐掌握了各类果蔬的习性和栽培管理技术。
“焦情园”里高低山交错,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适合开发成四季果园,来过这里的专家们不仅佩服袁小琴的眼光,而且为她的举措所折服:依山而栽的樱桃、李子、黄桃、枇杷、石榴等几十个树种,上百万株果树和野生的杨树、刺槐、荆条等错落而生,有机生态的管理保留了大山的自然状态和亲切感,四季有花有果,加之林下生长的各种野菜,可满足旅客们一年365天采摘、四季亲近自然的生活需求。
“果园里每种水果都有好几个品种, 都作了早、中、晚不同熟期的搭配,拉长了采摘期,保证一年四季都可采摘。李子品种有青脆李、美国红宝石李、日本秋姬、蜂糖李等,樱桃品种有红纪樱桃、乌皮樱桃,枇杷有白沙枇杷、解放钟等。”袁小琴介绍说。
有的游客甚至把“焦情园”的四季水果用歌词串了起来,内容大概是这样的:2月草莓分外俏,4月樱桃迎春来,5月枇杷惹人爱,6月李子酸甜鲜,7月葡萄满园香,8月黄桃压枝弯,9月石榴采摘忙,10月柚子滚滚圆,11月布福娜(五味子)满山野。
“采摘时节,每天都有三四辆载满乘客的大巴车来到我们这里,有一二百人。”袁小琴告诉记者,“游客都是组团而来,周末的散客会更多一些。农场的名声基本上是口口相传,一个团觉得好,就会有更多的团来,并且我们农庄区域划分多样合理,基本能够满足各个年龄段与团体的需求。”
“园区的产品品质有保证吗?”记者问道。袁小琴表示:“园里的果蔬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果蔬种植所用肥料均为通过二次发酵的有机肥,很少打农药,多采用生物、物理、农业方法驱虫防病,禽类也采用林下散养的方式,生态健康,品质有保证。”
在生活越来越好的当下,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农产品的要求也愈发趋向于绿色与健康,“焦情园”的发展紧紧抓住了生态农业这一核心。
“这里的果蔬施用的都是有机肥和农家肥,未用除草剂,从它肥沃松软的土壤就可以看出来,自然纯正的味道,没有进行催熟、增甜、膨大等处理,来这儿现摘现吃,新鲜又健康。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也吃着放心。”一名陪着孩子过来体验生活的家长对记者说。
▲ 游客在园中观花
依托“互联网+”,打造示范农业生态园
“‘焦情园’最大的功能是示范和辐射。” 袁小琴描述了她的宏伟蓝图,“焦情园”积极配合涪陵区农业农村委,打造特色果树新技术及新品种引进推广示范基地、科研基地和生产旅游观光基地,为涪陵山地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此外,“焦情园”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为农户提供优质的水果苗,并无偿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特色水果种植。
“焦情园”流转荒地面积2000余亩,不仅有效地盘活了农村闲置土地资源,也为游客提供了游玩之地,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袁小琴告诉记者:“目前在园区务工的村民有200多人,其中53人曾经是建卡扶贫户,2020年之前已经全部脱贫摘帽。”
果园产量稳定后,销售难问题是影响发展的第一大问题。“焦情园”采用“生态园+互联网+电商”的模式,通过互联网宣传推广,采取线上平台、线下实体店和进园采摘多渠道进行销售,很快打开了市场,让产品在田间地头就有了买主。
“通过网络进行当季产品的推介活动,效果很好,这段时间正是樱桃上市的季节,我通过微信公众号、本土网络媒体等发布消息,邀请广大市民趁着周末和假日休闲时光到楠木村来赏花品果,引来一大波人的关注,许多人也在网上下了单。”袁小琴告诉记者。同时,“焦情园”还与旅游公司、学校、培训机构、老年协会、摄影协会等紧密合作,以此扩大客户群体。
此外,袁小琴对诸如无花果这些不易储存、运输的果品,通过烘干、冷藏等处理,或加工成果酒,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解决了销售难题。
对未来园区的发展规划,袁小琴表示,今后会继续优化果蔬的种植结构,着重打造黄桃类优势产品,完善设施樱桃种植,脚踏实地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家园,努力将“焦情园”打造成“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农旅融合示范园。
《农家科技》202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