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开展视频巡查。(合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0年8月,一场历史罕见特大洪水袭击合川。连续多日,合川区委书记李应兰率抗洪抢险指挥部全体人员坐镇该区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通过“雪亮工程”、高空瞭望等系统,有条不紊地调度指挥广大干群抗洪救灾。
8月17日上午,合川区区长徐万忠通过指挥部的瞭望系统进行视频巡查时,突然发现一个大型油罐从嘉陵江上游漂来。指挥部立即派出冲锋舟拦截,将油罐牵引至江岸,避免了油罐冲撞南屏嘉陵江大桥的事故发生。
“高空瞭望系统能实现方圆十公里范围内的视频图像监控,被誉为城市安全的‘千里眼’。我们将其融入到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就是为了做好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近日,合川区相关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近年来,合川区在基层民主协商自治、大调解体系建设、大数据智能化运用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社会治理从“单一管”向“多方治”转变,从“反应式管理”向“参与式治理”转变,让群众带着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布“红细胞” 促微治理
合川区钓鱼城街道久长路社区金龙院是一个老旧小区,这里的居民一直想为3栋9层高的老楼加装电梯,但在筹资等事项上存在分歧,导致这事拖了多年。
去年,合川区下发通知,号召全体机关党员等“红细胞”深入一线,到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和小区业委会“双报到”,面向群众、服务群众,变以往的“反应式管理”为“参与式治理”,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
很快,合阳派出所党员民警瞿才学到久长路社区报到。凭借丰富的调解经验与议事技巧,瞿才学说服居民就金龙院加装电梯达成一致意见,居民们盼望多年的电梯终于装起来了。
“当前,社会结构多元、主体多元、诉求多元,存在治理单元过大、治理力量分散、治理手段单一、治理效能不高等问题。”合川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如今,社区小区吹哨,党员干部报到。我们通过落实党员网格‘双报到’制度,让‘红细胞’融入基层有机体,连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2020年8月,合川区3.4万余名机关党员已“回归”97个社区389个小区,帮助群众解决3000余个大大小小的难题,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为了更好地配合“红细胞”发挥作用,合川还对全区治理单元进行大调整,划分了3633个网格,采取“5+X”模式配备网格员1.3万余人,承担民意采集、治安防控、纠纷调解、突发情况报告、政策宣传等基层社会治理事务。
“通过划小治理单元,我们实现了地域、人员、工作全覆盖,形成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合川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整体推行干部包网、群团联网、志愿者入网,细化主要的7大类35项服务,实现一网多能,日均处理各类事件能力达1800余项。2017年以来,合川办结网格事件110万余件,事件回访满意率达90.5%。
理小纠纷 防大矛盾
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家住合阳城街道的李某因疫情取消了父亲的寿宴,与酒店就定金退赔一事产生纠纷,酒店拒绝全额退款。区法院得知这一情况后,组织双方通过“云端调解”就退款达成一致。
“我们推行的‘互联网+调解’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有效整合了矛盾纠纷调处信息系统、‘合舟共济e+’平台、‘巴渝和事佬’App等信息化平台,为群众提供远程立案、结果预估、线上调解等网上一站式服务。”合川区法院副院长吴家川说。
合川打造的这一调解平台,不仅将当事人与信访、法院、公安等部门联结在同一平台上,还实现了矛盾纠纷线上线下联动受理、分流、调处、司法确认和回访,确保了矛盾纠纷化解落地,让群众反映问题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
截至2020年7月,合川区通过线上成功调解民事纠纷5523件,占该区同期民商事案件总量的30%;对在线提起申请的1665份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得到当事群众一致好评。
“这个调解平台,仅仅只是合川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的一个功能板块。”该区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沈刚介绍:合川社会治理信息系统包含社会心理服务、基层协商自治、全科网格化管理等20多个功能模块,形成了线上线下充分融合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和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抵御风险的能力。
今年5月的一天,合川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自动发出预警:重点人员杨某在一幼儿园附近出现,有报复社会的风险。同时,该系统自动将预警信息推送至教委、公安、信访和属地街道、幼儿园。收到信息后,幼儿园的安保力量第一时间对杨某进行围堵。经查,杨某果然携带了管制刀具,拟实施报复社会行为。
“运用大数据智能化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已经成为社会治理工作常态。”沈刚说,如今,合川构建了一个“社会治理大脑”,全面汇集基层报送、网格发现、视频监控的社会治理事项,各部门、各镇街通过系统进行转办、交办、落实、督办、回复,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推动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
汇小信息 成大数据
同样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家住南城花园的网格员唐家蓉通过“社区E通”手机端上报信息:15幢陈某家中有境外返合人员到访。社区书记黄辉收到信息后,立即带领社区医生、协警上门排查。
果然,陈某的弟弟陈某勇从老挝回国,因夜深无法回农村老家,投住姐姐家。黄辉立即通过“社区E通”上报相关部门,将陈某勇接送到指定隔离酒店,实施核酸检测和隔离观察。
“通过手机报告突发情况,是我们利用大数据平台参与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沈刚介绍,2018年,合川区率先在重庆启动大数据赋能社会治理工作,引导干部切实提升运用大数据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合川区将网格与大数据技术结合起来,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各个网格内的基本要素进行技术编码,动态采集、数据录入。疫情期间,合川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1.5万余人深入网格进行全覆盖排查,同时依托“社区E通”App,对重点关注人员实行“一人一档”,全部纳入到网格系统的动态管理之中。
与此同时,合川还打造了线上线下“一张网”,汇聚了海量数据信息。如率先在重庆建立社会治理大数据中心(副处级事业单位),构建大数据云,建立社会治理大数据库,实现了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聚共享共用。
合川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东介绍,下一步,合川还将理顺条块关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同时推动治理方式向精细化和智能化转变,推动德治教化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记者 汤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