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吉安镇开设内生动力培训班、与贫困户“约法三章”、发动党员红色志愿者——
三招破解贫困户“等靠要”思想
“你们看付定祥,人家57岁了,不也还在想办法、谋出路,他今年就新种植了30多亩花椒,眼看就要过上好日子了……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关键看你想不想改变现状!”12月29日上午,在永川区吉安镇党委政府办公楼会议室里,新一期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提升教育培训班开讲,镇党委书记宋林与50多位贫困户齐聚一堂,语重心长地说道。
从今年5月以来,吉安镇通过开设“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培训班”课堂、与贫困户“约法三章”、发动党员红色志愿者等方式,有效破解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激发他们参与脱贫的内生动力。截至目前,全镇239户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
内生动力培训班提升“五明”能力
吉安镇,一个地处永川区最西南的边陲小镇,拥有市级贫困村1个,建卡贫困户239户620人,低保户417户,特困人员215人。镇上不少贫困户都以吃低保为荣,“等靠要”思想严重。如何消除这个“顽疾”,激发群众的脱贫动力,成为镇党委一班人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镇长胡波坦言,硬投入固然重要,但如何解决贫困户的思想问题尤为迫切。于是,镇党委决定从思想层面入手,从“明志、明德、明礼、明法、明事”五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从5月起,该镇统一安排了时间表和课程表,把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人员组织起来,集中25天时间分5期开展培训。集中培训后,该镇还根据这部分困难群众的思想转变情况给他们“开小灶”,有针对性地开设“内生动力培训班”,至今共开展了30多期。
这样的培训让很多贫困户都深受触动。贫困党员高才国,身患尿毒症多年,长期上访要补助。培训后,他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评议,并多次对驻村干部说:“我是退伍军人,又是党员,不能再要求国家照顾了”。金门村李正银,以前一家五口人挤在一张烂床上,3个孩子共用一张桌子做作业,两口子三天两头打架。通过培训,李正银认识到自己的生活状况让别人都瞧不起。于是在政府的帮助下,他重新装修了房子,新建了厕所,添了床铺家具。
与贫困户“约法三章”:不打牌,不喝酒,要勤快
集中培训教育后,为进一步防止“等靠要”观念反弹,吉安镇将严管和明事有机结合起来。严管,就是要让贫困户明白哪些事情不可为。明事,就是让贫困户清楚在脱贫过程中要做些什么。
镇人大主席陈立华对全镇贫困户资料如数家珍,每逢赶场天,他第一件事就是去抓“典型”,看是不是有贫困户在街上喝酒打牌。陈立华和贫困户“约法三章”:不打牌,不喝酒,要勤快。
信心比黄金重要。不少贫困户由于长期处于将就不讲究的生活环境中,渐渐丧失了致富的信心和志气。寒泸村建卡贫困户付定祥在群众眼中印象不太好,家中虽有生病的妻子和读书的孩子急需用钱,自己却因信心不足,不敢发展生产,逢人就唉声叹气哭穷。周围人说他“不像个男人”。经过培训,他下定决心申请小额贷款3万元,扩大花椒种植面积30亩,稻谷生产面积100亩,并新养了不少家禽家畜。经镇上专业技术员现场指导,付定祥学会了生产技术,现在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低保户吴纪国、郭昌荣整天无所事事,不务正业,守着低保过日子,经过培训也主动克服了“懒病”,戒掉麻将,外出打工挣钱了。
多数贫困户的贫困根源还是苦于无增收途径。为了解决增收问题,镇党委动员石松村贫困户成立“梦康”合作社,并建立“越康”电商平台。合作社由9个贫困户牵头,石松村43个贫困户入股,镇里其他187个贫困户参股,统一经营鸡苗、柑橘等农产品。目前,该合作社已实现利润3.9万元。在镇党委的领导下,该合作社近日成立了非公党支部,下一步将整合全镇生猪屠宰、冷链冷藏等资源,预计销售额将达百万元。
把党旗插在贫困户院坝地头
“相比增收来说,很多贫困户更需要的是大家的鼓励和认可,如果都认为他是烂泥巴扶不上墙,那他真就没信心了。”宋林书记说。
内生动力培训解决了贫困户思想问题,为扭转群众对贫困户“扶不上墙”的错误观念,吉安镇想了一个办法。今年8月以来,镇党委和村居支部统一成立了党员红色志愿者队伍,统一设计了志愿者红马甲、小红帽,利用党日活动合理安排了志愿服务项目。贫困户农忙时缺劳力,志愿者就帮着打谷子、摘花椒、卖梨子;贫困户不注重清洁卫生,志愿者就上门帮着打扫房间和院坝;贫困户不愿学习,志愿者便送来理论学习书目“红色邮包”。
吉安镇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一大特征是:活动开展在哪里,党旗就插在哪里。帮贫困户打谷子的时候,把党旗插在田坎上;做清洁卫生时,插在院坝里;卖梨子的时候,插在摊铺前。“插党旗就是要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初心使命,不要搞花架子。”该镇组织委员李亚璇说。党员志愿者以心换心的举动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可。8月,志愿者准备帮76岁的党员贫困户唐思六收割谷子,唐思六谢绝道:“我身体还行,慢慢收割就行了,你们去帮那些更困难的”。
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帮贫困户把精气神提起来了,小家庭和谐了,邻里关系和睦了。据统计,从内生动力课开设以来,党员干部主动为贫困户维修房屋50户,改建新建卫生厕所100余户,整修院坝18余家,用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用一件件小事传递着党的温暖。 (记者 周雨 刘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