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分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全国地方志事业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在宏观层面立梁架柱,制定了《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等法规性文件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地方志“从‘一本书主义’向志、鉴、馆、网、库、用、刊、会、研、史‘十业并举’转型”。全面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修志的目的在于应用,应用是修志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尝试从三个层面论述地方志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途径,以期抛砖引玉。
一、提升乡村振兴文化内涵
农村是传统文化发生、繁衍、生息之地。中国文化是以乡村为本,以乡村为重,所以中国文化的根就是乡村。“落叶归根”、“入土为安”、“故土难离”正是人们对乡村浓厚感情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迁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冲击,致使传统文化基因在农村呈逐渐流失的趋向。地方志作为我国独有的文化遗产,不仅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社会实际情况,还记述了前人的成败得失,闪耀着历史的光辉和智慧的光芒。在教化人心、重塑信仰方面,在景仰先贤、肃穆精神方面,在传播知识、促进文明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作用。在乡村振兴的历史大潮中,方志人应当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积极探索提升乡村振兴文化内涵的现实途径。
(一)建立村史馆。为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村落,让乡村振兴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可将村史馆纳入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高位推进,把留住乡愁作为总基调,分期分批开展农村村史馆建设工作,以历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乡贤名人、特色成就等为重点,通过实物、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还原历史记忆,留住美丽乡愁。我县龙桥土家族乡阳坝村已建立起全县第一个村史馆,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有关方面可抓住我县打造“长江三峡第一村”(永乐镇白龙村)的历史机遇,整合各类资源建立村史馆,组织专门力量依据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挖掘提炼当地峡江文化、移民文化、扶贫文化相互交融的特色,广泛收集、整理各类实物展品、视频及影像资料进行集中展示,使其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
(二)启动村志编修。毛泽东主席曾说:“研究现代史
不能不去搞家史、村史,从研究最基础的历史—村史的微观入手,这是进而研究整个宏观社会的历史基础。”村志是一本全方位反映农村原始风貌和各项事业建设成就的百科全书。透过村志可以寻根溯源,了解当地自然地理的变化、人口村落的迁移、经济物产的消长,人文风尚的传承。一部好的村志是对村民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教育的好教材,是子子孙孙学习和继承先辈光荣传统、建设美好未来的“传家宝”。许多农村通过编修村志,不仅增强了村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村民享受到丰厚的文化成果,还在经济发展、对外交流、招商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建立方志书屋。方志书屋作为方志馆向基层的延伸,是地方志服务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当前,方志书屋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数量规模在不断增长,但建设模式相对单一,作用发挥有待彰显。新时代,方志书屋可采取融合式发展、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并充分挖掘其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价值,以助力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我县广大农村实际,可依托各村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建立方志专柜或挂牌方志书屋,提供各类方志书籍、历史典籍和书刊等,积极协调民间组织、名门望族将族谱、家风家训、村规民约等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纳入方志书屋
(四)开办方志讲堂。以方志书屋、乡村宣传文化活动中心、校园等场所作为方志讲堂的基础平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授课计划,授课人员可由各级地方志机构选派专家、当地有名望的乡贤以及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组成,定期不定期为乡村群众开展历史文化、家训家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公益授课,让地方志走进乡村,融入百姓生活,引发感情共鸣,在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中发挥教化育人的作用,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美丽家园的内在动力。
二、助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聚焦产业发展添“财气”。产业兴、百业兴,产业旺、百业旺。当前,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抓好产业发展,这也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各地都在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但每个地方的情况又千差万别,需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因此,地方志部门要积极开动脑筋,发挥自身优势,找准职能定位,在助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有所作为。一是从《夔州府志》、《奉节县志》等史志文献中挖掘梳理出不同区域有关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貌、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历史资料,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翔实可靠的地情参考,并适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从《夔州府志》、《奉节县志》等史志文献中挖掘整理相关名特产品的记载,配合有关方面指导乡村对当地盛产的农特产品进行重新包装设计和对外宣传,提升产品定位,提高附加值。同时积极主动为企业申请名特产品原产地地理商标提供志书及相关地情资源支撑,使名特产品更有名气。启动《奉节脐橙志》编修,进一步提升奉节脐橙的知名度。三是将地方志资源与各类传统美食结合起来,举办方志美食节,将各类特色美食与地方志文化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让游客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时,感受方志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可依据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对“土家八大碗”、“杀猪宴”、“䀇子鸡”、“竹枝合渣”等民间美食融入史志元素,赋予传统美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乡村农家乐品位,打造“奉节方志记忆”品牌,增加村民经济收入。
(二)聚焦乡村旅游添“景气”。一是将景区打上史志烙印。把景区作为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依据《夔州府志》、《奉节县志》等志书的记载,摘录出涉及相关景区的内容,以书籍折页的形式刻在石雕、木雕上,打造旅游名片。二是深度挖掘旅游地情资源,编辑旅游系列丛书,为游客提供指南。在唐代,韩愈过韶州时,曾借阅志书,以备观赏当地风光之用。茅盾先生担任文化部长时,也曾建议从地方志中汇编名胜古迹资料,为发展旅游事业服务。三是积极主动为旅游项目规划出谋划策。针对一些旅游建设项目由于对地方文化了解不深入,造成项目主题宽泛,地方特色不明显,资源的文化价值挖掘利用不够等问题,加强对县域峡谷文化、军事文化、诗城文化、移民文化的调研分析,为旅游项目的策划融入更多的史志文化元素,提升项目的文化品位。四是在编修《奉节县志(1991—2016年)》中,增加旅游篇并将“乡村旅游”专门列为一节,宣传乡村旅游项目。以打造平安乡“川东游击队小镇”为契机,收集整理相关史料,编辑红色旅游书刊,传播红色旅游文化,助推红色旅游发展。
(三)聚焦历史文化添“文气”。奉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尤其是诗歌文化举世瞩目、享誉中外。可依托“中华诗城”这一金字招牌,依据相关史志文献的记载,对历代诗人在奉节的生活、创作经历以及诗歌创作背景进行系统整理,运用信史的手法编辑《夔州“三地诗城”系列丛书》,从而深化奉节诗歌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加“诗城文化”的厚重感和美誉度。此外,奉节民间文艺创作和民俗文化可谓门类齐全、硕果累累。据1995年出版的《奉节县志》记载,70年代初,农民朱代文创作了30万字的长篇小说《怒吼》,名噪一时,轰动一方。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更是灿若星辰,有的一首歌谣长达3700多字。曲艺方面,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有竹琴(又名“道琴”)、金钱板、四川口技、花鼓、对口词、三句半等。音乐方面,1987年12月正式编印《奉节县民间器乐集成》,共计104个乐曲。民间舞蹈“竹枝舞”、“八卦舞”、“车灯舞”、“采莲船”、“扇子舞”等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这些为方志文艺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据此,要广泛收集相关历史资料,繁荣方志文艺创作,把民间文化融入群众文化生活之中,更好地满足乡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乡村群众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三、搭建地情数据信息平台
构建地情资料数据库和地情网站,更好发挥地方志资政、存史、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功能,是推进地方志事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通过数据库平台建设,对传统志书等文献资料实现信息化互联共享,可为地方志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创造更多的优势。一是把传统平面纸质媒介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典籍转化为数据,并收录和运用语音、图片、视频等地情信息资料,让传统方志典籍活起来。二是对地情数据库进行联网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用志效率,扩大受众范围。如将影像志等多媒体方志文献收入地方志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方志文献资料的多途径、反复传播,随时供读志用志者调取使用。三是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地情资源的空间立体储存和运用,把地图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集成在一起,为乡村建设的科学规划、科学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与服务。(奉节县志办 陈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