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一片赤诚为科教 真情倾注新职农

2019-09-27 09:14:05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

——记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农村委科教站站长糜力

城乡统筹发展网-农家科技杂志9月27日讯 记者 李朋

“莽莽群山,沟壑纵横。”走进武陵山腹地的重庆市黔江区,用这八个字形容恰如其分。古人有云:“黔阳春草碧云齐,万曲青山万曲溪”,展现了黔江美丽的山地景色。

在黔江的沟壑大地、村落院坝、乡村会议室、农业园区内,人们经常看到一位残疾人在忙碌着。他,就是本文主人公——黔江区农业农村委科教站站长糜力。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用残肢丈量大地,用初心圆梦未来,为黔江农业农村的发展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残缺让他更优秀

1964年的初春,糜力出生在四川省渠县城关镇一个普通的家庭,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一直到3岁他还是不能直立行走。父母带他四处奔波,求医经治疗,可他最后还是落下了右腿终身残疾。这种情况对于一个依靠拉板车、挑煤炭谋生的家庭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一个残疾人的成长需要家庭的照顾,需要社会的关爱,更重要的是自己能站起来。

“我一生中最感激和尊重的是我的父母,是他们二老不放弃、不抛弃、不嫌弃,让我的残疾人生平平顺顺走到今天。”糜力满怀深情地告诉笔者。糜力的父亲是四川植保学院的高材生,也是黔江第一任农技推广站站长,在糜力6岁的时候,是父亲坚持把他送进小学的课堂,“‘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父亲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

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糜力一路走来,虽然有他人歧视的目光相伴,也有无法考学的烦恼缠绕,但有家庭的温情,父母的鼓励,加上自己的努力,在他16岁的时候,子承父业,成为黔江农业战线的一员。糜力从打字员开始做起,在一个“知识分子成堆”的农业部门工作,学有所长、身有一技是基本要求。糜力在工作之余学习农业技术,钻研农业理论知识,并很快成为了行家。后来,糜力自修获得大学文凭,并获得农艺师职称。

2002年,黔江开始在农村推广沼气池,糜力成为石会镇沼气技术员,“那年冬天,下好大的雪,糜力每天骑着摩托车下乡,武陵村有的地方没有公路,他就步行,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武陵村村民童朝举说。这一年,糜力指导石会镇修建沼气池200多口。

2005年3月18日,糜力光荣地成为九三学社的一员,在这个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民主党派里,糜力先后担任九三学社重庆市黔江区委员会委员、农业支社主委,并连续担任政协黔江区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委员。

2007年4月,比利时农业大学实习考察团来黔江考察山区农业综合开发情况,糜力作为专家全程陪同,这是糜力2006年接待这个考察团后,再一次向老外介绍黔江的农业综合开发情况,让老外们记住了黔江的蒲花河生态农业、珍珠兰茶、小南海、桥梁村和博龙食品。比利时农业大学教授Serneels在离开黔江时,还不忘连连夸奖靡力。

这样的事例很多。或许,从糜力先后获得的“重庆市农业信息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农情工作一等奖”“重庆市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先进个人”九三学社重庆市委“信息工作先进个人”九三学社重庆市委“社务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证书里,可以看到一位普通的农业基层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

投身农业培训 成就他人致富梦

糜力从事农民培训工作,是从2003年他到“阳光工程”办公室担任副主任开始,随后2013年,“阳光工程培训”更名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黔江区农委将科教、农广校、农民培训等工作均纳入科教站负责,2018年,经组织部门考察,确定糜力担任科教站站长。

糜力从事农业科教、农广校工作后,全身心投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单位领导悉心指导和支持下,他从一大批新型农民中重点培养致富带头人,打造示范产业园,以期带动更多的农户脱贫致富。

“糜哥,看明天能否带专家来看一下我的果园,果树叶子发黄。”2018年4月的一天,糜力在办公室接到了学员庞春武的电话。接到电话的当天,糜力就叫上经作站的技术员来到了庞春武的果园,解决他的实际问题。

“你在种植过程中,有政策、技术方面的难题就打我的电话。”庞春武记得糜力第一次来他果园时对他讲的话,也正是因为这句话,与糜力的感情也越来越深。“麻烦糜哥,已经习以为常了。”庞春武如是说,“在糜哥的帮助下,农委的果树、植保专家经常来指导种植技术,如今,我的花果园,不仅是生态绿色之园,还是民乐意前来休闲观光的体验之园。”

在糜力的努力和帮助下,跟庞春武同样经历的一大批新职农学员在黔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脱颖而出,成为黔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带头人,成为现代青年农场主。目前,在黔江,现代青年农场主达到57名,初具规模的现代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3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田间学校22所,培养科技示范户3500名,获得新型职业农民(中、初)级认定525人。

此外,简义相、聂明亮、余官谦、粟海燕、龚明翠这五名学员入选“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100例先进典型风采录”…… 这些农业创业者成功的背后,是黔江区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也离不了糜力这位科教工作者的尽责付出。

黔江新职农培训带出了众多获得国家、市级表彰的优秀学员,也带出了众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成就了一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梦想。

16年勤恳工作 领悟培训真谛

糜力对农民工培训工作,有一番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核心是解决农民“我要学、要我学、怎么学”的这三个问题。

“我要学”,就是在全区范围内调查摸底农民的学习意愿,结合全区农业产业发展情况,按“畜牧、蚕桑、烤烟、蔬菜、优质水果、特色杂粮、中药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产业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库,组织区内有意愿、有需求、有基础的农民,按产业分类型组织开设培训班,进行“农民点餐、专家上菜”的“点餐式”培训,满足学员的培训需求。

“要我学”,就是针对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提高“三农”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指导能力,把学习培训与农技人员的职称申报、工作考核进行挂钩,这样,才可以培养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

“怎么学”,就是把培训学员与其从事的产业相结合,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现场实训、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让学员“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引进来(把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带回来)”,及时掌握和了解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有的放矢做大做强自己的产业。

此外,“做好培训工作,必须提高培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糜力如此认为。坚持上好培训的“第一堂课”,其核心内容不仅是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也是培训工作的关键,更是激发学员学习热情的必要之举。糜力在做好“第一堂课”课件的基础上,结合黔江农业农村实际,让学员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组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农民队伍的根本保障;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战略举措;是应对“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新挑战,培养壮大现代农业经营者队伍的迫切需要。

“培养更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是我本职工作的目标,只有他们的带动,才能让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脱贫致富。”糜力一句话说出了新职农培训的目的。当我们走进这些优秀学员的厂房、园区、基地,就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些学员在带动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份量。

残疾是一把双刃剑,有的人为此自卑沉沦,有的人自强奋起。自幼残疾的糜力,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曾经遭遇他人的异样目光,也承受过屈辱和歧视,但他最终选择了后者,加强自我学习提升,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身残志坚的人生长片,诠释了一个科教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强者自强!糜力,不愧是挑战命运的强者。在科技兴农道路上,他用扎实的脚步踏出了闪光足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