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基于“互联网+”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2019-07-29 10:12:59  来源:重庆日报

2019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先电”杯高职组云计算获国赛一等奖

学生演绎红色经典故事

师生共聚“希望吧”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是当前重庆发展的重要路径。

特别是在推动智能制造方面,需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智能制造优势产业集群,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则是“第一资源”。助力重庆建设智慧之城,产教融合如何下好“先手棋”?

围绕重庆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创意、高效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基于“互联网+”发展趋势,通过“互联网+专业集群”“互联网+人才培养”,致力为重庆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

互联网+专业集群

融合重构 五大特色专业集群比翼齐飞

新能源汽车生产实训基地中,学生们正忙碌地调试检修着。

“要学好汽车保养维修等相关技术,关键还是靠练。”一名学生边做边说,在实训基地练技术和在维修厂上班一样,以后毕业了肯定可以轻松上岗。

这是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和一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重庆奥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建成的校内实训基地,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调试、维修、保养等能力。

像这样的实训条件足以反映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换挡升级”。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建设“互联网+专业集群”不无关系。新能源汽车专业纳入“汽车智能制造与服务专业集群”后,通过专业群整体带动,有了更多的校企合作资源,如东风雪铁龙、长安汽车等,同时专业的教学资源也丰富起来,更重要的是整个专业群“拧成一股绳”,精准地对接重庆汽车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对口的技术技能人才。

当很多学校还在思考如何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时,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已经下起了“先手棋”,以跨界融合、创新驱动、结构重构、资源优化配置等方式,打造紧密对接产业并升级服务功能的“互联网+专业集群”。

通过“互联网+专业集群”建设,该校把软件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等48个新旧专业整合起来,聚力打造五大专业集群,包括“汽车智能制造与服务专业集群”“智慧物流专业集群”“智慧城市建设专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集群”以及“数字创意内容设计专业集群”。

“专业集群主要体现的是适应性、共享性和特色性”。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群内的专业需要适应产业发展、共享优质资源、突出“互联网+”特色,并且具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合作企业、一流的教学条件,能为相关产业提供宽幅度、长链条的人力资源供给和技术支持服务。

目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已有5个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服务能力专业,5个市级示范专业,8个市级骨干专业,5个国家骨干专业,3个市财政支持提升服务能力专业。通过“互联网+专业集群”建设,这些优势专业必定将变得更具优势,而普通专业也能在带动下激发出新活力。

为推动“互联网+专业集群”建设,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还建立起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多方协同的专业群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并搭建新型专业发展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各专业群的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互联网+专业集群”引领下,该校的产教融合“指数”也不断攀升。

据悉,该校不仅建成嘉陵江创新创业基地和九龙创意产业基地,还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腾讯大数据学院、华龙网移动新媒体产业学院等,并成立重庆数字创意职教集团,更加紧密地对接重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

互联网+人才培养

打组合拳 智慧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作为我市首个设置“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的高校,截至今年6月,该校“学分银行”共发布163门在线课程,与学校145门课程进行转换,学生共计81人次通过“学分银行”把在线课程结业证书成功兑换为课程学分,其中涉及23个专业、25门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学分银行”着重构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终身学习环境,以学分认证、积累与转换为基本业务,形成了满足学习者多样化学习需求、沟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形成的载体。

学生和市民拿上手机就可以学习,学习形式灵活多样,学习资源也非常丰富。

其实“学分银行”还只是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基于“互联网+”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的一个侧影。作为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该校设有市教委唯一授权建设的“重庆市职业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院”,并与市高教学会共建了“职业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中心”,推动着教育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在这样的先决条件下,“互联网+人才培养”如何相辅相成,智慧教育是如何生成的?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促进作用?

据悉,该校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把“互联网+”融入育人的方方面面。

这套“组合拳”包括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升级实习实训条件、拓宽校企合作范围、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团队实力等,以“互联网+课程”、“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创新创业”、“互联网+实训”等方式,倾力培养学生具备“网络应用能力、现代商务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从而成长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拿“互联网+教学”来说,该校着力打造智慧教室2.0及立体课堂,积极开展支持个性化需求的分层教学,聚力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推进混合模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开发出多门线上线下“金课”。特别是实现了教学数据伴随式采集后,学校还探索出基于大数据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新模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现了深度融合,有效提高了教学的“慧度”和“效度”。

“互联网+人才培养”维度是很广的,除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以外,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还多层次探索现代学徒制运行途径、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通过校企共建工作坊和实训基地的方式探索3天在企业两天在学校的“3+2”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创教育+双创项目孵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等。

针对如何丰富“互联网+人才培养”的内涵与特色,学校相关负责人还谈到,最重要的是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打造更具智慧的课堂课程、教师队伍、实训环境等,特别是促进信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与教育相结合,提升教育全过程的数据化、智能化、在线化、定制化、柔性化、精准化、个性化水平。

文秀月 刘进 图片由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提供

两金三银七铜国赛荣誉见证育人品质

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共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7个,其中2个一等奖都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产生。

指导教师姚骏屏谈到,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连续4年参加“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此前摘得3个二等奖。在参赛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已建立起一套适应岗位需求的配套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校企融合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积累了人才培养经验,这也为今年一举夺得一等奖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还摘获了“4G全网建设技术”赛项一等奖。至此,学校也实现了国赛一等奖获奖数量的新突破。指导教师唐志凌表示,该赛项一等奖的获得也是学校通讯专业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和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曾多次取得通信类赛项的市技能竞赛一等奖,不仅促进了产业和教学的紧密结合,也让学生通过竞赛在日常学习时就能接触探索最前沿的网络建设新技术,提升了他们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目前已形成国家、市、校三级竞赛联动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大国工匠优秀后备人才发现、选拔和培养制度,致力做好以赛促教,为社会不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链接》》

构建“大思政”格局 引领青年学生砥砺前行

日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组织学生深入石柱、潼南等地的工厂和农村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的深度融合,尤其是用好实践的大舞台,不断检验和深化学生的政治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

一直以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起“办学要扎根、育人讲贯穿、工作抓基础、发展靠创新、质量有体系”的工作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何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为回答好这一命题,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党委坚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汇聚十大育人体系力量,着力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同时,引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延伸,推动校内各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也使校内外各种资源为思政学习和实践搭建平台。

为推动传统思政课“大变身”,学校从几年前就开始创新,在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基础上,构建起“3+X+1”的多元育人体系。“3门思政课特色公共课”突出守正创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守住初心、大胆变革、推陈出新,实现理论阐释与规律认知、理想信念与生动实践、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X门充满思政元素、发挥思政功能的示范公共课程”突出协同效应,在尊重课程自身建设基础上,挖掘并凸显其价值引领功能,实现课程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育人功能的协同。“一批思政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突出同向同行,学校通过思想成长与价值引领、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职业精神与素质养成三大模块,打造“匠星成长”实践课程,实现学思践悟的统一。

与此同时,该校结合“互联网+”办学特色,专门设立了“微思政专项项目制作”微思政课程,探索更有针对性、吸引力的思政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漫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故事汇”等精品微思政课程,得到学生的纷纷点赞和广泛传播。另外,学校还牵头成立“大数据应用研究院”,开辟网上课堂等学习平台,借助大学生熟悉的移动互联技术开展教学,鲜活地宣传党的政治理论与政策,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实现从传统的灌输式为主向新的互动式为主的转变,其中学习轨迹微信平台获全国高校共青团“四进四信”活动基层优秀项目。

如今该校学生身上处处体现着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育人效应。例如该校张佳欣同学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又如今年有43名学生获得“2019年重庆市普通高等教育优秀大学毕业生”荣誉称号。同时,近日在璧山举办的重庆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取得了2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的好成绩。他们传递着新时代青年的文明风尚,也生动诠释了学校的育人担当。

信仰的力量照亮了青年美好未来,也照亮了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以“互联网+”办学特色迈向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为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砥砺前行。

泰国首个中国高职院校海外工作培训部

在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挂牌成立

日前,泰国教育部职教委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海外工作培训部挂牌成立。

泰国教育部职教委副秘书长帕恰康·强塔拉奇谈到,这是泰国教育部职教委在中国高职院校设立的首个海外培训工作部,是泰国教育部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开展深入合作的新起点,希望双方能在教师培训、课程共建、人才培养等更多更广泛的领域持续开展深入友好的合作。

“中泰职业教育合作是国际化开放办学的标志性成果。”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郭庆表示,学校将依托海外培训部和即将在泰国设立的海外工作站,深化中泰合作项目的内涵,共同为两国培养符合地方经济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据悉,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还与英国开放大学、英国卡迪夫威尔学院、意大利比萨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马来西亚多媒体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开放大学、台湾侨光科技大学等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