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东南大学:普及人工智能让生活更加智慧

毕业生将在司法、制造、医疗、工商等各个领域施展才华
2019-06-06 13:31:07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潘玉娇
■聚焦新职业系列报道

日前,教育部组织开展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东南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获批成立。这也意味着,从今年9月开始,东南大学将迎来第一批人工智能专业的本科生。

今年1月,东南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其研究方向涵盖基础理论、支撑体系及创新应用产业链布局。同时,该校人工智能学院与联想集团合作,共建“计算机视觉及增强现实联合实验室”“东南大学大数据中心”。这为东南大学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几经起伏,近30年获得巨大发展。作为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工科强校,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多年前就开始培养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生。

苏凯是该学院模式识别与挖掘实验室的研三学生,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即将毕业的他,已在一家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担任了近一年的算法工程师。

一个研究计算机视觉的算法工程师要做些什么工作?苏凯说,比如假日期间很多景点游客爆满,为了避免安全隐患,公安部门就会与互联网公司合作,请后者设计人数识别统计系统,人数到达一定数量以后自动报警,以此达到限制人流总量的目的。而算法工程师要做的,就是设计出一种算法,将摄像头捕捉的图片转换为人流数量,并提供给监控人员。

去年9月,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首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招收人工智能方向的本科生,包括钟倩茹在内的52名学生成为第一批“幸运儿”。“当时就觉得人工智能肯定很好玩,要整天造机器人。后来才发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虽说有交集,但却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钟倩茹说。

“如果把人工智能专业比作一个人,那么每个细分的专业方向就可以看成是这个人的不同器官,眼睛、鼻子、嘴巴、耳朵……”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耿新教授介绍,“计算机视觉”研究的是如何让机器更好地识别图像及文字,相当于“眼睛”;“机器学习”就相当于模拟“大脑”;自然语言处理相当于模拟“嘴巴”。各个方向虽然都属于人工智能专业,但研究内容却千差万别,在某一个方向精通的专家,在另一个方向可能就是“小白”了。

“对于本科生来说,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把基础打好的同时,鼓励他们初步涉猎各个方向,以便将来可以从事人工智能任何领域的工作。”耿新说,“而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他们则要跟随导师的脚步专攻某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可以是‘眼睛’,也可以是‘嘴巴’‘耳朵’。”

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能够从事怎样的工作?对于这一问题,耿新坦言,目前,他带的大部分研究生都任职于互联网公司,然而,就人工智能已渗透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情况而言,人工智能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司法、制造、医疗、工商等多个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

“人工智能就在你身边。”耿新说,比如App会根据浏览记录自动推送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淘宝、今日头条、抖音等都是如此。“真正普及的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只有千分之一,余下的都在实验室里不断地被改进、完善,有的就被放弃了。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让生活变得更智慧。”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