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全媒体 记者 陆睿 李文萍 曾思洁
三年前,他年收入“3000-”,可谓一贫如洗。
如今,他“一个人做三份工”,年收入直逼9万元。
他是怎么做到的?
请跟随小编走进重庆市綦江区中峰镇,看看建卡贫困户杨永开的脱贫动力究竟从何而来?
一
在中峰镇,今年44岁的杨永开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苦人儿”。
他家一共7口人——父母年迈体弱,妻子患有肝硬化。三个女儿中,最大的已经出嫁、最小的还在上小学。
以前,一大家子人常年在自家的几分薄田里刨食,年收入始终保持在“3000-”,日子过得很是艰辛。
面对苦兮兮的生活,杨永开从没有低过头。因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杨永开不能外出务工,只能在村里打打短工。但只要有赚钱的机会,他就会像“嗅着
肉味的狼”,再苦再累的活都会接下来,认认真真干下去。
他说,做人要踏实,不能靠别人,更不能懒。
人都说“态度决定命运”——抱着这样的人生态度,杨永开终于抓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二
2017年,重庆启动了深度脱贫攻坚。
一天,镇上和村里的干部来到大山沟沟的杨永开家,给他提了一个建议:“镇上正在发展中蜂产业——政府提供补贴,蜂种和技术由村集体的‘甜蜜’农业公司负责,贫困户不用出一分钱,希望你也能参加。”
“竟然有这样的好事?”杨永开双眼开始放光。
很快,他就引进了50箱蜜蜂,又托表弟从网上订购了蜂箱、护网等器械,正式开始养蜜蜂。
有农业公司的专业指导,再加上杨永开吃苦耐劳又胆大心细,蜂群很快兴旺起来。
第一年,杨永开的蜂蜜就喜获丰收。通过政府引进的销售渠道以及来自重庆主城和綦江城区客户的“口碑营销”,蜂蜜很快就销售一空。
三
因为养蜂操心的事少,杨永开又闲不住了。
他在养蜂的同时,和妻子一起经营着9亩稻田,还养了9头猪。
每天,夫妇俩起早贪黑,在蜜蜂园、水稻田和猪圈之间辗转。
因为妻子身体不好,杨永开自然成了主力。
有人问他:“你一个人做三份工,累不?”
他回答:“怕累,凭什么过好日子?”
四
去年,杨永开的蜜蜂扩充到了90群。
如果今年风调雨顺,今年9月采蜜后,大约可以收获300-500斤蜂蜜。按照目前130-150每斤的行情价,他至少可以赚到五六万元。
等水稻收割、生猪出栏后,他还能增加一万多元的收入。
再加上杨永开“老本行”——打短工挣的钱,一家人的年收入预计能达到七八万元。
5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杨永开在欣欣向荣的蜜蜂园里徜徉。
在蜂房和花丛之间,勤劳的中华蜜蜂“嗡嗡嗡”地来回飞舞。蜜蜂园护网外,杨永开的水稻田长势喜人。
盯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杨永开心里美极了。
“现在政策这么好,全社会也都在帮我们——自己还不努力,怎么说得过去?”他盯着苍翠的群山低声说,像是在跟小编说话,更像是在自言自语,“心散人懒,再好的机会都会错过;如果自己勤快一点,还愁脱不了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