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教育问题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旨在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有鉴于此,我们专门策划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系列评论,分别从政府、学校和社会等不同角度,阐释各方在打造良好教育生态方面肩负的不同责任,敬请读者关注。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当下,教育是民生的头等大事,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民族素质和国家未来。可以说,为政之要,必先兴教。
针对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问题,最首要、最重要、最核心的一条,就是把教育优先发展落下去、落到位、落到实处,当作衡量党和政府各级部门执政为民是否落实到位的试金石。而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站在政府角度,要把牢教育生态的定盘星,在方向、政策、保障等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务是把牢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要把讲政治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同时,注重政策顶层设计,健全长效发展机制。教育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和机制上的精准设计,坚持系统思维,对教育发展产生良好的导向引领作用。例如,刚刚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设计和描绘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蓝图,在“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总体目标框架下,重点部署了十大面向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在发展蓝图的指引下,加强教育政策研究,完善教育政策体系,积极推动我国教育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财政投入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优先配置教育,也是关键一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持续保持4%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快速发展。要确保教育经费总量在不断提高国家财政投入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积极拓展其他筹资渠道,科学调整教育经费分配结构。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时,要注重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提高有限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做到“科学花钱、按时花钱、均衡花钱、有质量地花钱”。教育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只有在资金、资源得到优先保障的时候,才能实现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
此外,要强化宣传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健康的教育生态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良好的教育生态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党和政府要主动作为、积极探索,精准用力、持续发力,通过宣传引导,讲好教育故事;学校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最大程度地发挥好课堂教学效益;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尊师重教的重要意义,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真正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