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中国蔬菜之乡的大棚变迁

2018-11-09 10:50:35  来源:四川农民日报

“现在种大棚就像给小孩喂奶,营养参数精确计算,气温、水温实时监测。”53岁的寿光市农民张九合对记者说。

张九合的蔬菜大棚更像是一个高科技“蔬菜工厂”。在1200平米的“蔬菜工厂”里,土壤温度、空气湿度、土壤pH值等水、肥、光、气、热参数悉数呈现在检测屏上,棚内作物养护得以被实时调控。

大棚内,一排排整齐的瓜果作物之间是插入土壤的营养滴灌管,而管道的另一端则是由检测平台精确控制的营养配送箱。

在中国北方,蔬菜大棚在冬季一度只能靠烧煤保温,生产一季蔬菜要烧掉三五吨煤,且保温效果有限,只能生产叶菜,不能生产黄瓜、西红柿等果菜。

上世纪80年代,以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为代表的寿光农民开始了探索冬暖式大棚的道路,并最终发明了日光温室蔬菜大棚种植技术,结束了中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黄瓜、西红柿等反季蔬菜靠“晒太阳”顶着严寒来到了人们的餐桌上。

据寿光市农业局农业推广研究员许美荣介绍,从烧煤的“土棚子”到“晒太阳”的第一代冬暖式大棚,寿光的蔬菜大棚现已普及到第五代、发展到第七代,并大规模应用自动卷帘机、自动喷药机、夜间补光灯等设施,可用手机远程遥控操作。

“以前解决的是技术,未来比拼的是科学。”张九合说,此前种植大棚最大的困惑是不知浇多少水、施多少肥、用多少地才能精准把控大棚种植规律,实现效益最大化。

2015年,张九合开始探索数字精准化大棚种植技术,并多次前往以色列希伯来大学与相关专家交流,现在他在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区的大棚种植试验团队已雇佣三位博士,并不断探索新的精准化大棚技术。

像张九合这样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寿光不在少数,也推动着寿光的大棚技术整体不断向前发展。

许美荣表示,十年前大棚技术的紧要问题是提高蔬菜育种研发能力,现在寿光正探索智慧温室、阴阳棚、无土栽培温室等新型大棚种植技术。

“全国农民都富才算真正富。”在谈到技术推广时王乐义向记者说,寿光的大棚种植技术帮助黑龙江解决了蔬菜不越冬的问题,帮助南方多省解决了梅雨季节难种菜的问题,帮助西藏解决了高寒地区种菜难的问题……

据了解,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寿光向全国30多个省区市传授蔬菜种植技术,常年有5000多名技术员在外进行技术指导。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