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学生们在阿拉善荒漠播种固沙植物。 本报通讯员 楠农轩摄
日均徒步10公里采集标本、采摘白刺种子约200斤、铺设灌溉水管6000平方米……记者近日从南京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草业学院“走进生态治理,筑梦美丽中国”社会实践团队暑期走进内蒙阿拉善荒漠,10天时间共治理荒漠30余亩,并带回了70个草木样本。
阿拉善地区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大沙多,昼夜温差大,植被覆盖率低。老师们将20人的实践团队分为播种组和栽培组,播种组的任务是开垦荒漠土地,播种混有紫花苜蓿、沙打旺、冰草、天人菊、二色补血草等多种沙漠植物的种子;栽培组的任务是栽植生命力极强的沙漠植物景天。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熟练,种子经常扎到手,混播的种子不均匀,铲出的土沟不直,移栽的景天没有把茎部折短等等,后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才逐渐掌握技巧,克服了困难。”辅导员董宝莹说,对于农业大学的学生,播种、栽培是最基本的活,同学们原本认为极简单,亲自动手后才发现,在沙漠里做这些并不容易。
白刺根系发达,称为“沙漠中的葡萄”,果实可以入药,防风固沙作用极好。为了实现植株扩繁,进行温室育苗,实践团在4天时间里共采摘白刺种子约200斤;种植好的草木需要灌溉,学生们协助工作人员进行灌溉水管的拆卸与铺设,覆盖面积共计6000平方米,可以灌溉约10亩的混播花系;沙漠里的天气变化无常,学生们发挥专业特长,在温室装填了7000余份营养杯,给予种子相对稳定的环境,缩短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和治理效率……
董宝莹介绍,此次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还采集了70个草木标本,包括梭梭、沙拐枣、花棒等20余种植物。“采集样本可以对阿拉善的整体生态环境进行个大致的评估,同时也可以制作成植物标本,作为学院对内蒙古草地科植研究的范本。”她介绍,为了采摘标本,实践团成员在乌兰布和沙漠每日平均行走10公里,经历了很多以前从未遭遇过的场景,“有一次,一支小队伍差不多5个人,在外出采集样本时遇到了很大的沙尘暴,可以吹碎玻璃的那种大风,我们呆在室内都非常害怕,幸运的是,出去的成员并未走太远,虽然被吹得灰头土脸,但最终安然无恙回来了。当地地面温度高达40多℃,为了防止晒伤,必须帽子口罩全副武装,很多同学都中了暑。”(谈洁 薛星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