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涪陵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涪陵区人才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确定“十三五”时期全区人才引进和培养目标,绘就人才发展蓝图。
围绕发展大局,夯实产业人才支撑。采取一个总规划和十三个子规划的“1+13”模式,除明确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六支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外,还结合涪陵未来五年产业发展走向,创新制定了页岩气开发及环境保护人才、创新创业人才、旅游人才、优质教育人才、全民健康卫士、城市建设与管理人才等七类人才引进和培养规划,突出了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撑。
关注民生导向,提升医教人才水平。规划坚持人才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在人才的培养上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和教育需求,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医疗和教育资源与服务。规划明确,到2020年全区卫生技术人员和中小学专任教师分别达到11066人、9865人,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2.54人、3.2人。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2+2”项目,确保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体育技能并自主发展一项艺术特长和科技技能,创建足球特色学校30所。
助力创新驱动,强化双创人才培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创新资源的理念,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注入人才动力,大力实施“十百千万”计划,新增培养国家级、市级创新创业团队10个;引进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人才、百千万工程人选、国家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国家级科技创新人才100人以上;培养市级、区级科技创新人才和拔尖人才1000人以上;培养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10000人以上。
注重基层基础,加大扶贫人才开发。充分尊重农村实用人才的实用特性,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和扶贫攻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建设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本土扶贫人才工作队伍。到2020年,全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51000人以上、占农业总人口1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管理人才达到4100人,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达到4300人,农村经纪人达到3600人,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张涛 谭定川)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