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在线3月15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白杨)2月28日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努力开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局面的实施意见》(潭市发【2017】1号),即市委“一号文件”,以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从6个方面、分26个小节,对今年湘潭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
日前,湘潭日报特邀湘潭市委农办、市农委主任刘良丰,对湘潭市委“一号文件”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
目标 思路 措施
【文件摘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伟人故里·大美湘潭”为愿景,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平台,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精致农业,大力提升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水平,大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努力打造优质特色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努力开创我市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解读】今年,全市“三农”工作的重点包括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完善农业绿色生产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强化农村社会治理。
在提升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重点要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优调强、农产品加工水平提升、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围绕粮油、畜禽、槟榔三个200亿和蔬菜水果、花卉苗木、湘莲三个100亿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推进梅林桥、东郊、银田、姜畲、荷塘等5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在完善农业绿色生产体系方面,重点抓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农业污染综合治理和农村生态建设。大力发展“两型农业”、“节水农业”。统筹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方面,重点抓好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加大支持保障力度方面,重点抓好农业项目建设、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改革、农村金融、农业科技支撑和农业机械化,加快湘潭农业科学研究院筹建工作;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重点抓好县域经济发展、精美湘潭·美丽乡村行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在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方面,重点抓好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基层治理。
【关键词】
农村 改革 活力
【文件摘要】以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多种实现形式。
【解读】实践证明,凡是“三农”工作朝气蓬勃的地方,都是改革创新超前领跑的地方。今年我市的农业农村改革,将侧重4个方面:
抓地的改革。主要任务是落实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目前已出台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实施意见。今年全市计划新增耕地流转面积5万亩以上,重点推进5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7个土地股份制合作社试点村等重点区域土地经营权规模流转。研究建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创新多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抓股的改革。就是抓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资源型的资产要清查,经营性的资产要盘底、要股本化,而且今年要制定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案,确定股改试点。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情况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地票”等改革。
抓钱的改革。就是要抓投融资的改革,运营好湘潭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湘潭农业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发展。财政资金将由以前的“直接无偿投入”向“间接引导撬动”转变,通过采取贷款贴息、担保补助、政府购买服务、农业保险等形式,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抓人的改革。就是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发展,鼓励建立产业联合体;培育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和综合检测体系建设改革。同时,要实施农民素质万人培训工程,搞好点对点培训和片区培训 。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脱贫攻坚 美丽乡村
【文件摘要】充分利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平台优势,策划、包装、储备一批项目,积极争取国省项目支持。抓好5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以及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建设。强力推进精美湘潭·美丽乡村行动,突出产村融合和发展美丽经济。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高标准脱贫长效机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解读】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四大行动”,即改革攻坚行动、精准脱贫行动、现代农业示范行动、美丽乡村行动,牵涉到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多个职能部门。其中改革攻坚行动上面已经讲了,这里只讲其它3个行动。
精准脱贫行动以“三个不动摇”为主线:一是争当先进不动摇。去年我市脱贫攻坚成绩在全省各市州中名列前茅,今年要确保完成省下达的1.3万人减贫任务,在全省率先探索稳定脱贫高标准脱贫长效机制;二是突出产业不动摇。要注重村级增收、农民增收,按照“四跟四走”的思路,抓好产业扶贫,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同时,发展旅游扶贫、推进电商扶贫。三是保持高压不动摇。强化市、县(市)、乡镇三级脱贫队伍建设,工作力度不减、扶贫政策不变、领导联点不动、工作队员不撤、结对帮扶单位不换。实行最严格的督查考核问责机制,狠抓工作落实。
美丽乡村行动是一场调整城乡空间布局的战役,也是一场提升农村品质形象的战役,更是展现农民精神风貌的战役,要全面对接国、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构建“三线三廊、多点开花”空间布局,突出“三化一拆”重点内容,支持韶山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建设,建成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片、示范镇、示范村和美丽屋场,推进城铁、沪昆高铁、韶山高速公路、107国道、320国道、330省道等重点路段整治。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完成100个省定人居环境整治村整治任务。
现代农业示范行动主要围绕5个方面开展工作。全力推进梅林桥、东郊、银田、姜畲、荷塘等5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美丽乡村示范片)建设,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城乡统筹的示范样板;狠抓主导产业,扶持做强粮油、槟榔、禽畜产业,大力发展蔬菜水果、湘莲、花卉苗木产业;打造领军企业,鼓励、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合体,形成农业产业集群;打造新型业态,发展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导向的田园综合体,延长产业链条;在抓好农村环境治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前提下,打造湘莲、沙子岭猪等优质高效特色产业品牌,力争年内申报推荐1个“湖南省十大农业品牌”。
【关键词】
抓手 项目 调度
【文件摘要】建立全市农业农村重大项目调度机制,抓好5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以及一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10个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对10个重大改革项目、10个重大建设项目、10个重大活动的调度、考核、督办。
【解读】这三个“10”不是完全孤立的,还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它们是实现我市今年“三农”工作目标的重要抓手。要加快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实行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建设,把投资和消费导入农业农村。没有项目建设的热潮,就不会有农业农村发展的高潮;没有一大批项目的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很难落到实处。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要增强改革的主动性、明确改革的主导者、激励土地的经营者,在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上有新的进展,让土地经营者收益有明显提升。在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时,要把市区二三产业做强、基础设施做优、城市环境做美,增强中心市区的凝聚力,然后以市区为中心,构筑三条放射线向县(市)区延伸。在积极推进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支持槟榔和湘莲等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项目建设务必有特色、有规模。通过科学调度、实时督办、严格考核把每一项工作干出成效。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