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勃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魏加强(右二)、吴伟秋(右四)在向南川区农广校副校长徐晓华(右一)及记者介绍药材基地建设情况
农家科技杂志-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记者 刘早生 李朋 报道)北纬30度附近,重庆南川,是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境内金佛山垂直立体气候孕育了生物多样性,森林覆盖率高达95%,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方圆1300平方公里,适合各类药用植物的生长和栽培种植,是我国西南地区及重庆市的药用资源宝库,享有“北药长白山、南药金佛山”的美誉。
当前,南川充分利用这一独特资源禀赋,正在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风过南川闻药香”这一新名片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而打造这张特色名片的中坚力量就是种植中药材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是“南药品质”的第一缔造者。
五月的南川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受邀前往重庆勃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地处金佛山东麓的庆元镇玉龙村的药材基地采访。车子行驶在崎岖陡峭逼仄的盘山公路上,海拔逐渐上升,车窗外云山雾罩,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山水画,景色宜人。
二三十公里的车程,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基地,山路确实有点不好走。魏加强总经理最先跳下车,指着眼前的一片山地给我们看:“这片苍术地,上周我们才来除过草,如今又长出了许多,长得真是快。为了保证品质,我们都是采取原生态无公害种植,人工除草。”
山地间,一棵棵栽植齐整的白术、苍术幼苗抽出许多嫩枝新叶,长势喜人。
大山上的白术基地
“魏总、吴总两个每周都要从城里来山上两三次,一般的人是吃不得这个苦的。”负责给我们联系采访路线的南川区农广校徐校长笑着对我们说。“今天带你们来他们药材基地看看,主要是因为他们种中药材的那股干劲实在让人感动,可以说他们是南川新型职业农民形象的一个缩影。”
魏加强和吴秋伟是重庆勃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合伙创始人,一个看上去精明能干,一个看上去沉稳踏实。魏加强负责公司的总体规划,吴秋伟负责公司经营管理,两人合作默契,业务突出,公司不断壮大,被评为南川区农业龙头企业,南川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指定田间学校。
两个走在前面,带我们走过一块块精心侍弄的药材基地,不时俯下身子察看长势,一边聊起他们的创业经历。
下乡创业,甘做金佛山下新型职业农民
魏加强最初是在煤矿工作,由于国家安全和环保管控越来越严,许多煤矿被迫关停,其所在的煤矿也未能幸免,只好转行另谋出路。吴秋伟刚开始是开门市做建材生意,那时从事这个行业的还不是太多,加上房地产开发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利润空间较大,吴秋伟也因此积累了第一桶金,然而这个行业门槛不高,加入的人越来越多了,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吴秋伟眼看门店经营惨淡,也做好了改行的打算。
2011年,南川区农广校开展有关中药材种植方面的创业培训。魏加强和吴秋伟两个人都报名参加了。他们在培训班上得以认识,并了解到南川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于是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创业,搞药材种植。但是对于种什么品种,他们心里没数。正好给他们授课的是重庆市药用植物研究所的专家,通过咨询,他们推荐种植金荞麦。
金荞麦适应性强,简单易种,管理粗放,成活率高达99%。金荞麦根茎可入药,当时作为大宗中药材紧缺原料被纳入重庆重点扶持的种植项目,也是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生产急支糖浆的主要原材料,企业大量收购,有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2012年,他们在南川山里流转了400多亩土地种植金荞麦,到了收获时候,却发现交通不便,无法及时运出去。“当时的山路都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的泥土路,大货车进不来,药材采收后无法及时运不出去,不能按时交货,品质受到一定影响,等全部运到太极集团时,对方以延时交货为由拒收。两人一下子懵了,怎么办?最后我们四处寻求帮助,通过一个朋友与太极集团积极协调,虽然时间延迟了,但还是收下了我们的货,心头一块石头才落地。考虑到交通不便不利长期发展,在太极集团的帮助下,400多亩金荞麦又以种根的方式卖给了城口、酉阳两个地方的种植基地。”吴伟秋现在回忆起来依然心生感慨,“当时土地流转费、种苗费等加起来投入了60多万元,要是对方真的拒收的话,可能我们就没有翻身机会了,还好最后收入80多万元,略有盈利。”
瞄准市场,发展特色高效优质品种
金荞麦种植受阻后,魏加强和吴伟秋种植中药材的信心依然十足,他们始终相信金佛山是种植药材的宝地,这个品种不行,就换种其他品种。要种出道地中药材,环境极其重要,海拔高相差一两百米,可能种出的药材效果都不一样。他们在金佛山的各个村子里转悠物色种植基地,最后选择在金佛山东麓庆元镇大山上的玉龙村,这里环境幽静,空气水源土壤零污染,近靠渝黔高速,交通相对便利,同时海拔适中,适合种植多种药材。他们一次性流转了723亩土地。但有了好地方,种植什么药材的问题再一次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苍术苗
南川作为全国最大的玄参产地,其产量占全国的50%左右。他们于是也试着种玄参,种百合,由于市场相对饱和,竞争力不强,效益平平,只好放弃。最后通过市场调查和采纳专家建议,他们从湖北英山和河南沈丘分别引进苍术和改良的白术品种。吴秋伟介绍说,白术、苍术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均为常用大宗品种。近年来苍术价格一路走高,从 2015年每千克均价34元,涨至目前的每千克过百元,市场需求旺盛,后市看好。而改良白术是最近几年培育出的一个优良品种,相比传统的地产小白术,其有长势快、个头大、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第一年用种子直播的其产量均能达到300~350千克,增产效果明显,市场认可销势好,亩收益过万元。
白术苗
除了引进特色高效品种,他们还探索利用高科技进行设施药材种植,依托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的技术,发展了二十几个大棚的灵芝。大棚灵芝种植从栽培料的配制、接种、温湿度的调控及采收加工等等,都有一整套的严格技术。“每个大棚设备的投入将近2000元,但它的产出效益也很高。灵芝具有极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市场俏销,灵芝干品每千克200元,孢子粉每千克可以买到2.5~3万元 ,而且供不应求。 一个大棚两年收三次灵芝,产量80千克左右,产值可达1.6万元。”吴秋伟给记者算了算说,“科技的应用给中药材产业带来的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大棚灵芝
抱团发展,带动农户共同致富
玉龙村是个以农业为主的贫困村,山高田地少,主要作物就是玉米和洋芋,产出刚够温饱,大多数村民只能外出务工。当初魏加强和吴伟秋打算把村里的200多亩流转过来的时候,一亩田每年的流转费用是600元,一亩地是每年400元,许多村民起初反对,不愿意流转出去。最后他们坐下来给村民算了笔账:首先这流转费用是纯收入,种玉米土豆等作物,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收入也是三四百元,还没刨除人力成本,还没有我们给的高。二是能种地的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土地撂荒了可惜,种药材不会撂荒田地,流转后还有保底分红:每亩田每年65千克谷子,每亩土50千克谷子,依照当年谷子市场价格,每隔3年递增30%;三是种药材后,留在村里的村民可以就近就业,平时栽种、除草、施肥、收获什么的都是按梅小时8元计算,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一个月下来有二三千元。大家听了后,没有人再反对了。“现在村民都希望我们发展得越来越好,因为我们发展好了,他们的收益更稳定更高。我们做不下去,对他们也是较大的损失,所以我们现在是紧紧连结在一起的利益共同体。”
“勃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整体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我们目前与金佛山周边的其他六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成立了南川康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联社,规范化、组织化程度将大大提高,对周边农户的带动效应也将明显提升,下一步我们打算加强中医药产业链的规划,在中药材康养旅游和中医药传统文化开发上下功夫,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两个合伙人谈到未来,充满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