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有200多个县贫困发生率超过18%,约3万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超过20%。党的十九大以来,对脱贫攻坚做出了新的论述,并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了新的部署部署,2018年,各部门相继出台各项措施,对深入贫困地区、摸清贫困户现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出了一系列政策保障。
财政部:
着力强化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投入保障,2018-2020年,财政部将在保证现有扶贫投入不减的基础上,新增安排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资金2140亿元,其中“三区三州”1050亿元。通过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教育医疗保障资金等相关转移支付,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中央基建投资、车购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
民政部:
一是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县级以上地方民政部门面向社会公布社会救助投诉举报电话,建立群众举报问题线索台账。
二是切实改进民政系统工作作风。引导基层民政干部和低保经办人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决遏制农村低保经办服务中的不正之风。
三是坚决筑牢农村低保兜底保障底线。要会同扶贫部门,指导乡镇(街道)排查未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摸清农村低保兜底保障底数。要全面排查农村低保在保对象,防止“漏保”情况发生。四是建立农村低保规范管理长效机制。
农业部:
为打好产业扶贫3年攻坚战,农业农村部将重点抓好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新型经营主体带贫能力提升等工作。“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是产业扶贫的坚中之坚。农业农村部已于年初印发工作方案,选择19个贫困县,每个县选择3个左右联系村、选择1至2个特色主导产业集中支持,示范带动其他深度贫困县推进农业扶贫。
国家发改委:
发布了《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白皮书。
白皮书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写,分为前言、正文、结束语三部分,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会各界介绍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工作目标、政策要点、主要任务、阶段性进展等情况。前言部分介绍了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正文部分共10节,重点阐述了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坚持以脱贫目标统领搬迁安置全过程、瞄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群众、科学合理选择安置方式、建设安全适用的住房、因户因人施策帮助搬迁群众稳定脱贫、实施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宅基地复垦、帮助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关注深度贫困地区和特定贫困群体的搬迁、创新资金筹措渠道与加强资金监管等。结束语在分析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面临的挑战基础上,对今后一个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展望。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2016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务院要求,22个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省(区、市)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6和2017两年已顺利完成589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2018年将再实施约280万人的搬迁建设任务,“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将大部分落地实施。
教育部:
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以“三区三州”为重点,推动教育新增资金、新增项目、新增举措向“三区三州”倾斜,力争到2020年,保障各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更多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更好更高层次教育,都有机会通过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实现家庭脱贫。
相关链接>>>《实施方案》聚焦“三区三州”,重点推进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精准建立教育扶贫台账。将“三区三州”教育扶贫工作纳入台账管理。用教育帐精准定位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学和资助需求,用投入账精准掌握中央、地方等教育投入情况,用支援帐精准摸清东部省份、国有企业、学校、社会力量等教育对口支援动态。
二是稳步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保障义务教育为核心,发展学前教育夯实基础,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拓宽通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质量,完善资助政策体系避免因贫失学辍学。
三是实施推普脱贫攻坚行动。多种形式加强少数民族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培训,同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与普通话推广,解决因语言不通而无法就业创业的问题。
四是多渠道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中央相关教育转移支付存量资金优先保障、增量资金更多用于“三区三州”教育发展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受教育的需要。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精准对接教育扶贫多元化融资需求。集聚教育对口支援力量,建立教育扶贫工作联盟,统筹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携手奔小康等方面帮扶力量,形成对口帮扶“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的合力。
国务院扶贫办:
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推进,进一步抓好实施方案编制和落地,进一步加强整合资金和项目管理。从2018年起,对试点贫困县计划整合资金规模占纳入整合范围资金规模的比例不作统一要求。
通知明确,开展整合试点的范围,是全国832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含已脱贫摘帽县)。试点贫困县整合的中央财政资金,不得突破国办发〔2016〕22号文件规定的20大项资金范围。各省自行确定的其他试点县,可利用地方各级财政资金自主开展探索。
国家能源局:
正式出台《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明确了光伏扶贫的范围、扶持对象等五个方面的措施,为光伏扶贫的健康发展引路。
一是光伏发电扶贫的实施范围必须是列入国家光伏扶贫实施范围的国家级贫困县,在471个扶贫县的基础上,还要加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建设;二是光伏扶贫电站必须建设在具备光照资源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村,不是所有建档立卡所有贫困村都建光伏扶贫,而是要有光伏条件;三是光伏扶贫对象必须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点支持弱劳动能力较差或者失去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目前确定的目标是28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四是光伏扶贫电站必须是在建档立卡贫困村按照村级电站方式建设;五是光伏扶贫电站必须由政府投资,且不得负债建设,企业不得投资入股。
住房城乡建设部:
今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将重点落实5项扶贫任务。
一是继续集中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完成190万户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在任务和资金安排上向“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指导各地制订农村危房改造安全技术标准。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情况专项检查。组织核实新增危房量,协调有关部门继续完善支持政策。
二是扎实开展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加强调研指导和督促检查,推进定点扶贫县党委政府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和各项脱贫措施。做好挂职干部轮换工作,实现压茬交接不空挡,落实挂职干部调研走访贫困村全覆盖要求。根据定点扶贫县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行业和资源优势,精准实施危房改造、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人才培养等扶贫项目,支持4个定点扶贫县完成年度减贫任务。
三是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指导和督促各地开展贫困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贫困村实现干净整洁有序的基本目标。加大贫困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力度,改善村落的发展条件和基本生活条件。
四是以同步推进贫困村脱贫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探索乡村治理共同缔造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目标,在4个定点扶贫县开展脱贫攻坚与美丽宜居乡村共同缔造示范。
五是加大建设行业帮扶力度,支持大别山片区脱贫攻坚。组织召开大别山片区联系会议,帮助片区协调脱贫攻坚重大事项,交流脱贫经验,推动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共计1900亿元中央林业资金用于支持生态脱贫。2016年以来,向832个贫困县安排中央林业投资,年均投资额高出“十二五”约30个百分点。
我国山区、林区、沙区占国土面积近80%,分布着全国60%的贫困人口。针对山区、林区、沙区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与贫困地区高度耦合的实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将全国2/3以上的造林绿化任务安排到贫困地区,要求各地确保贫困地区投资规模和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以上,新增退耕还林任务的80%安排到贫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