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通过“组团式服务、民主化管理、区域化支撑、群众性评议”和“工作保障机制”的“4+1”工作法,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党工委拓展了社区党建的内涵,实现了在创新社会管理中更好地服务群众。
党员干部是“主心骨”
“现在通过对社区居民的普遍走访,我们对社情民意了解得更多了,能及时为居民提供帮助。”五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纪维萱对记者说。街道党工委组织区域内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吸收各类社会团体和其他民间组织的骨干力量,到辖区居民家庭摸情况、了解诉求,提供组团式服务。他们把居民小区划分为127个服务群众责任区,组建127支服务团队,通过社区民警、党小组长和楼栋长等“熟人带路”,党组织负责人带头走访,收集整理群众诉求。2011年以来社区(街道)党员干部共入户走访13.1万人次,收集意见建议、征询困难问题7400余件。
社区(街道)积极回应组团服务中收集到的群众诉求,运用民主化管理的方法,建立起责任区、居民区、街道“三站式”平台。在责任区层面,举办弄堂议事会、居民议事日,第一时间了解诉求、提供服务。在居民区层面,召开决策听证会、矛盾协调会、政务评议会,协商解决矛盾,提高服务水平。在街道层面,通过现场办公、社区事务综合协调、社情民意月报等,集中力量化解责任区、居民区无法解决的问题。两年多来,共协调解决群众诉求6900余件。“再难的事情,找到他们,我们就有了‘主心骨’。”小区居民周凤和说。
好干部就在身边
街道整合驻区单位、区直部门派出机构、“两代表一委员”和社区居委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力量,引导各类党建资源和社会力量投向社区。组织辖区内92家驻区单位党组织成立联席会,两年多来共落实服务认领项目24项,捐款捐物合计75万余元。
服务工作的效果只有群众最有发言权。在社区再就业、帮困救助等民生事项中,从立项、实施到反馈,每个环节都邀请居民代表监督评议。在每年的部门评议会上,邀请社区监督员、居民代表现场打分。“街道把评价权交给群众,我们的意见没白提。”群众评价说。“虽然现在的工作更忙了,但是也更实在了。通过干部自身转变工作作风,踏踏实实为民服务,我们让老百姓看到了好干部就在身边。”纪维萱对记者说。
党组织活力不断迸发
街道党工委逐步建立完善人才、阵地和经费保障机制,使基层党建固本强基,培养了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党组织的活力不断迸发。通过基层党组织书记“班长工程”,设立书记助理培养岗位,鼓励党组织、居委会和业主委员会交叉任职,培养了大批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依托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居民区党员之家等基层党建活动阵地和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社区服务公共平台,打造联动服务实体阵地。同时,社区(街道)搭建社区门户网站、居民诉求收集处理反馈信息系统,开展网上组织生活、党员远程教育、网上满意度测评、在线服务等,做到实体与网上服务并重。建立了“3+X”党建经费保障体系,设立日常党建经费、组织活动经费和专项工作经费,保障了党建工作的开展和创新。街道通过开展“微故事·正能量”活动,让老百姓唱主角,讲述身边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一大批好干部脱颖而出。
近年来,五里桥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等诸多称号,街道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赢得了组织肯定,也赢得了群众的心。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