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网讯::曾是集体资产改制“排头兵”的闵行区虹桥镇,又一次来到改革的当口。最近,虹桥镇先锋村、虹五村等10个村进行了“推倒重来”的第二次改制,并定下规则:所有干部退出当年的“岗位股”和受让的村民股权。
为何要推倒重来?上世纪90年代末,虹桥镇推行改制入股,十多年来,乡村变城市,农民并没有全数变股东。当年改制时,村里还有农田,商务楼才零星开建,村民意识不到股权的价值,宁可变现,纷纷将股权转让给村干部,加上当年为进行岗位激励、鼓励干部多持股而设的“岗位股”,村干部手里的股权渐渐多了。虹桥镇党委书记张有为告诉记者,当年改制最成功的先锋村,55%的村民手中没有或只有少量股份。
现在的虹桥镇,已是上海“黄金地段”。当年改制中,土地和物业都没有出让,酒店、写字楼等产权仍属集体资产,十多年中资产规模今非昔比。可是盘子越大,不公平的因素也放得越大:早年退光股权的村民,虽然社会保障不错,却享受不到资产增值红利,心里不是滋味。
“虽然当初转让是村民自愿,但这不等于公平。”张有为解释,改制后土地仍属于全体村民集体所有,而集体资产增值,说到底还是依托城镇化后的土地增值。村民为城镇化作出贡献,却得不到实惠,说明不公平;一大半村民享受不到发展的红利,说明没有共享。二次改制,虹桥镇坚守“公平、共享”四字原则。而干部退股,就是要把虽说自由自愿,但也因当年信息不对称而多获的利益“让出来”。有些村干部心里有想法,或者说能不能“拖一拖”,或者说最好“别折腾”。
镇党委意识到,如果“拖一拖”,往后就更难改;要是“不折腾”,干群矛盾就会加深。
二次改制中,干部退股没有商量余地,以制度保证必须退出。最先完成的先锋村,没有一名干部不退股,共将538万股岗位股和200多万股受让股全部退还村民,占全部原始股37%。没想到,一些干部退股后反倒踏实了:“感觉一身轻了,再也不会被村民背后议论‘拿多了’。”
干部退股、再次分配只是一个开头。在此基础上,虹桥镇已拟定方案,年内将镇级集体资产也量化分配到每位村民。最近,还将进行全镇民主选举,选出55名村民股东代表,并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代表大会。当集体资产真正握在村民手中后,怎么管理资产,干部说了不算,镇长书记也无权动用,只有“三会”通过,才能真正拍板。
短评
改革就要克难
虹桥镇的做法,给我们提供的启示意义不小:深化改革,就要敢于触动利益;调整利益格局,干部就要有点牺牲精神。有了这两条,再难的改革,我们也是能够推进的。
虹桥镇之所以要二次改制,而且是“推倒重来”,就是为了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而这样做的前提,就是改革红利要更多落到百姓身上。而这必然要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尤其要触动大多数干部的切身利益。谁都知道这是件“不讨巧”的事,是块“硬骨头”,需要更大的勇气。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改革需要触及观念的禁区,那么今天的改革,更需要触动的,是利益的雷区。现代社会离不开利益的分配,而当前改革的重要问题就是逐步理顺利益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现在,许多弊病久治不愈、一些改革久推难进,很多时候也是因为陷入了利益固化的藩篱。这种涉及利益调整的改革很不容易,但是,改革就是攻坚克难,再深的水我们也要锳,再难的事我们也得做。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改革遇到障碍时,更加需要干部带头顾大局、舍小利,甚至是舍得一点“合法不合理”的既得利益,才能真正打破僵局。改革,也只有让百姓获得更多的红利,才能不断推向深入,创造出更多的红利。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