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作民本报记者王景山
城乡统筹网讯:一个村庄,记者每次来都会被她四季不同的“美丽”所吸引:春季,“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夏季,芳菲虽歇去,夏木正可人;秋季呢,更是一丛金黄,百果飘香;冬季雪飘,银装素裹,天凝地闭。这就是河北省文明生态村——西杨家营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然而,她最吸引记者的“美丽”之处,还是与众不同地用文化扮靓乡村。
西杨家营坐落在唐山市丰润区东北部半山区。1983年是西杨家营历史长河中的转折点,也是西杨人建设美丽村庄的起跑点,以闫益泉为书记的第23届党支部,乘着改革开放春风,提出“坚持发展集体经济,走全民共富道路”的誓言。带领全村人开拓拼搏,办企业、抓农业、保增产,两年见成效,3年收入翻两番。2000年成立了唐山燕东集团。30年发展历程让西杨家营驶上了奔小康的快车道,成了闻名全国的追求文化的唐山共富第一村。
恨透了穷山恶水又曾在贫穷中艰难度日的西杨人,深知人与自然不和谐早晚是病。为此,从1984年始,边上企业边治污染,开发荒山植树造林,生态建设一直未断,才有了今天的3000亩生态观光园,才有了工厂赛花园的三大支柱企业,才有了错落有致的村中绿色长廊,才有了空气清新的优良生活环境。如今的西杨家营:人住花园里,村在山水间。
与其他美丽乡村相比,西杨家营村最独特之处是追求文化共富,用文化扮靓了乡村。
西杨人的文化追求是综合性的。特别是燕东集团成立之始,便将燕东文化大旗竖起,“勤奋、好学、认真、负责”燕东八字精神和“人有忠诚便是德”是燕东文化的核心。
西杨人追求的文化共富,是物质和精神双富有。30年间,西杨人的人均收入从216元跃升到26180元。但他们并未止步,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在现有工业基础上,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金融、商贸、养老这5项新兴产业。今年6月建成的省内最大农民剧院——燕东大剧院,昭示着他们将在旅游和文化产业上书写精彩篇章。西杨家营村有4000余口人,能写文做诗填词的就有300多人,已出版诗词选10辑。半月一期的《燕东集团报》,每天两次的《燕东之声》有线广播。村民陈奇说:“坐在家中听《燕东之声》,村里和集团的大小事儿,就能一清二楚,这种独有的知情权是外村人没法比的。”还有每半月召开一次的“燕东论坛”,踊跃登台演讲的人们各抒己见,记者曾多次置身其中,深切感受到西杨村民、职工充分享受话语权的那种自豪,论坛至今已召开了230次。
西杨人在追求文化共富的进程中,从不坐等闲看。在生产中献计献策,在生活中追求文明,在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中无私奉献,在文化活动中积极参与。村小剧团的吹拉弹唱,村秧歌队在燕东大剧院门前广场上的欢歌劲舞,他们把西杨人少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青壮年人人有工作的富足全都洋溢在了脸上,那是这方百姓把美丽种在心中的幸福!
美丽在于创造,西杨家营用文化让乡村的“美丽”更耀眼!
编辑:何西 责任编辑:田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