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长正在向社区居民宣传法制知识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马力 摄
“我们楼长出名了哦,前几天《重庆日报》的记者也来采访了他。”家住回兴街道宝圣东路社区富宏苑2栋的居民周婆婆笑着对记者说。
近日,记者与回兴街道宝圣东路社区干部王春蓉一起来到富宏苑采访时,几位社区居民也围过来“凑热闹”,争先恐后地对记者说起“楼长制”为他们带来的好处。
据悉,“楼长制”是一个创新产物,是回兴街道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启动基层自治力量自我管理的新探索。经过近两年多的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他们通过居民推荐、社区参考、居民表决的机制选出楼长,而选出来的楼长们则多是些“爱管闲事”、乐于服务的“热心肠”。目前,通过楼长对每一栋楼的服务和管理,在居委会与居民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大家都说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大家庭也更和谐了。
推选楼长:居民推荐、社区参考、居民表决
回兴街道宝圣东路社区是一个农转城安置社区,由37幢单体楼组成。由于没有成型的小区,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物业管理,长期以来,社区服务欠佳,治安防控难度较大。
2011年9月,回兴街道根据宝圣东路社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开始试行“楼长制”。社区居民经过投票,在每一栋居民楼推选出一名居民作为“楼长”,参与社区事务服务以及居民自治管理。
社区干部王春蓉介绍说,目前,宝圣东路社区共有32名楼长,分管39栋居民楼。在32名楼长中又推选出4位居民小组长,作为社区与楼长之间的纽带。而所有的楼长和居民小组长都是居民自己推荐、选举产生。
“比如邓万芬就是个代表”,王春蓉说,“邓万芬是25—27栋的楼长,也是第二组居民小组长。去年春天,她接到通知得知自己被推选为楼长时,还有点不敢相信。但居民们推选她肯定是有理由的,因为在那几栋楼里,她是出了名的热心人,居民们都说她最适合。”
“这主要是由居民自己推举,社区也会对居民推举的人进行了解和考察,如果存在多人竞争,那我们也会举行相关的会议,让居民来选举表决”。王春蓉说,因为“楼长”基本算是义务劳动者,既没有工资,也没有职务,属于居民自己的代表,所以都由居民自己定。“现在每月我们都在进行楼栋评比,对十分优秀的楼长,街道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毕竟他们付出了许多劳动。”王春蓉说。
担当楼长:自愿精神、服务观念、责任意识
“他们说我们这些楼长都是些爱管闲事的人。”80号2栋楼长李代银笑着说,“爱管闲事不好吗?社区更加文明、卫生、和谐了,正需要我们这些自愿服务的人呢!”
居民黄发元是一位老共产党员,他告诉记者,楼长中有一大半都是党员,无论是作为一名党员,还是作为一名楼栋长,都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自愿为社区居民服务,帮助解决居民的困难,调解社区邻里间的纠纷,最终形成社会建设的和谐风景。
黄发元说,包括他在内的32名楼长主要承担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房屋隐患排查、治安防范、邻里纠纷调解、人口计生和法律法规宣传的责任。每一名楼长都要充当并发挥其作为法制宣传员、环境卫生监督员、邻里纠纷调解员、治安防范协管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员和义务消防员等“六员”的作用。在近期全区开展的“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中,他们既是政策宣传员,也是社区监督员,在搜集违法建筑信息、制止新增违法建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感谢楼长:扶贫帮困、调解邻里、和睦社区
王从碧阿姨是回兴街道民乐园的居民,她说:“我们楼长确实不错,为楼栋做了许多好事,比如请人给楼道换灯泡,进行垃圾清理监督,调解邻里间的矛盾等等,都起了不小的作用。”而她说的楼长,指的就是民乐园60号1单元的陈明芬。
陈明芬今年虽70有余,但精神矍铄,身体健康,打花鼓,跳坝坝舞,生活非常“年轻态”。她说,除了帮助那些困难家庭外,“劝架”是她作为楼长的经常性工作,“有一次,一对夫妇半夜吵架,吵得不可开交,邻居见劝不动,就给我打电话,我过去给他们讲道理、摆事实,于是很快他们就不吵了”。
帮助社区干部扶贫帮困、调解邻里关系,既把社区矛盾解决在基层,也让社会更加和谐。“我们这里是个农转非社区,居民比较分散,流动人口多,管理相对吃力,而楼长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是群众信得过的人,是我们赖以依靠的力量,也是联系群众与政府间的纽带。”回兴街道办事处书记聂平对记者说。
在渝北,通过“楼长制”这个社区治理新平台,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基层就得到妥善地解决,社会管理中的自治力量和群众热情得到启动,民间智慧和官方智慧也因此碰撞出了美丽的火花。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