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龙坡铜罐驿镇:划出千亩红橘古树保护区 主打“果文化”

2012-11-29 14:14:26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管理员

大碑村村民吴古富正在自家果园里采摘大红袍红橘。记者 蔡杨 通讯员 李倩 摄

橘子红了,快来摘哟!”1121日,阳光普照,九龙坡区铜罐驿镇果园里一片繁忙景象。在该镇新划出的古柑橘树保护区,成片的纯正大红袍红橘古树结出了红艳艳的果实。

划定专门保护区

提起铜罐驿,不少人都知道这里曾盛产大红袍红橘。记者在此采访时看到,清澈的大溪河两岸,绵延着一片片柑橘园,红艳艳的果实挂满枝头。

这是老重庆人都熟悉的味道!当地一村民一边剥开手中的红橘一边向记者介绍,现在仍有不少老重庆人因为怀念红橘的味道,专程跑到铜罐驿来采摘。看嘛,个儿不大,有点扁,有点酸,红得发亮哦!

副镇长彭小军介绍,铜罐驿的红橘古树,近1/3都接近200高龄,其余的也有百来年历史了。为了让大红袍红橘老品种焕发新的活力,最近他们以大碑村为中心,选择树龄长、品种纯正的1000亩果地专门划定为红橘古树保护区。为了鼓励村民种植红橘,当地政府还落实了一定的补助经费,给这些古树开小灶

在大碑村,记者看到了成片的红橘古树,枝繁叶茂,大多有四五米高,有的重点红橘古树还挂上了牌,由专人管护。

主打历史文化牌

彭小军介绍,据考证,大红袍红橘在铜罐驿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曾作为贡品被清朝皇帝康熙赐名大红袍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大红袍红橘仍是当地众多农户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彭小军说,一些红橘老种植户告诉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一家人甚至可以依靠一年的红橘收成(约四五千元),盖一座四五十平方米的青砖平房。那时候,铜罐驿有上万亩红橘果地,每年能产红橘超过1万吨,其中近40%销到我国北方地区甚至远至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剩余的红橘有的直接鲜销到本地市场,有的拿给铜罐驿原罐头厂深加工。当时,大红袍红橘几乎成了全县(当时铜罐驿隶属巴县)的支柱产业。

但好景不长,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柑橘市场新品种的不断涌现,鲜果集中上市,红橘又不耐保存,铜罐驿红橘便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力。如今,当地红橘树几乎只剩下了老树,年产红橘仅1000吨。

市场价值虽然已经不高,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非常重要。该镇目前正在申报钦赐大红袍柑橘原产地保护商标,希望通过品牌保护,让大红袍红橘老品种重新焕发活力。

同时引进新品种

“‘大红袍毕竟已上了年龄,不能仅靠它一枝独秀。据介绍,近年来,为应对柑橘品种单一、老化的状况,铜罐驿着手嫁接改良品种,并先后引进了红肉蜜柚、红肉脐橙、少核默科特等优质新品种近30个,在黄金堡、大碑、观音桥等7个村推广,全镇目前改良新品种近4000亩。

这些新品种柑橘最贵的可以卖到30/公斤。”“爱森农业负责人程祥说,新品种果大、肉多、口感更好,很受市场青睐。今年的红肉卡拉卡拉、纽荷尔脐橙,预计能收6万斤,产值近100万元。

品种改良后,收入比从前翻了好多倍!村民王敏说,2004年,村里大多数人都还在种红橘,他家种的80多株红橘年产量上万斤,收入却只有4000多元。后来他改种400多株清家脐橙,年产14000斤左右,年收入达五六万元。

另一方面,橘子红了,也带火了当地乡村旅游。

柑橘产业发展起来后,旺季时我们每周都要接待上百游客!大碑村一农家乐老板吴明荣说,现在几乎一年四季都有主城的游客来:春天赏花,夏天摘葡萄、琵琶,秋冬摘橘子、柚子……

镇长彭禹介绍,近年来,该镇以果为媒,以大业主带动小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未来三至五年,铜罐驿将以大溪河为轴线,规模化种植优质柑橘2000亩,发展高标准优质柑橘展示园5个,建成具有观光休闲、采果体验功能的优质柑橘基地。

新闻链接

红橘原产我国,主产四川、重庆、福建。我市红橘种植已有三四千年历史,红橘总产量占全国一半左右,最大分布区在万州(现种植面积约15万亩),在铜梁、合川、江津、开县、九龙坡区等地也有零星分布。上世纪90年代末因其不耐贮藏和价格下跌,在柑橘品种结构调整中被高接换种。

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熊伟介绍,红橘作为一种古老的优良果品,能生存延续至今,在全世界都少见。虽然市场价值不如以前,但其仍有药用、文化、观赏等价值。同时,作为世界柑橘基因库的重要成员之一,它基因纯正,应予以保护。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