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下着蒙蒙细雨,南川区大观镇金龙村里显得一片忙碌——蓝莓业主王光剑正指挥工人安装喷灌设施。“安装好后,遇到大旱就不用愁了。”他高兴地说。
据了解,作为我市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区县,南川探索建管结合——让业主和村民充分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中,提高设施利用率,增强节水能力。今年,南川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投入5304万元,其中社会资金达1500万元,新增节水能力245万立方米,大大高于往年。
建管分离
造成用水纠纷多
王光剑在南川发展蓝莓产业已5年,年年受到干旱威胁,即便是在雨水较多的今年,也因为8月上中旬的高温干旱,让他蒙受了不少损失。
事实上,南川区水务局曾在此地修建水渠,供业主们使用。但因为水渠流经地同时有好几个业主,业主们常常因争水而发生矛盾。
“这是由于建管分离致使权责利不明晰造成的”。南川区水务局负责人周子涵告诉记者,过去,小农水工程多为政府承建,业主和村民使用,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以前我们建好的小农水工程,常常因为群众私自截断,导致下游或住在高处的居民无法用上,引起不少纠纷。”
另一方面,由于灌溉渠道老化、病险问题多,输水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加上近年来南川农业产业发展迅猛,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用水形势显得更为紧张。
业主参与
自筹自建自受益
既然建管分离,何不变政府大包大揽为业主自筹自建?
为此,南川制订和启动了高效节水灌溉方案:2012-2014年,在大观、木凉、河图等8个乡镇进行高效节水灌溉改造,铺设管网、整治山坪塘、沟渠等,综合使用喷灌、滴灌、微灌等手段。
其中,在管网建设上,南川区水务局铺设主要管网,而各业主和村民也要进行投资。具体标准为,村民自建管网项目,区里补助70%;业主建设项目,区里补助60%。王光剑的蓝莓基地有300多亩,自建管网花费50多万元,而经过验收后将获得30多万元补贴,“虽然自己花了些钱,但以后不用再为水发生纠纷,收成也有保障,我觉得值!”
南川区水务局负责人说,这样的水利建管模式,旨在让业主和村民明白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责任感,并且互相监督、制约,确保水利设施发挥效益。
节水凸显
既省资金又省心
实施效果如何?今年南川将高效节水灌溉改造项目区划定为大观和河图两个乡镇,仅一年便整合各类资金5304万元,其中业主和村民自筹资金达1500万元,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5万亩。
大观镇龙川村葡萄园业主黄小利告诉记者,以前,果园灌溉靠自己提水,一年请工人要花费1万元、电费6000元;实施高效节水项目后,只需付少量水源费,节约电费6000元、人工费8000元。不仅如此,由于灌溉设施比以前完善,水源有保障,农作物的成活率从六成提高到了九成,产值提高,效益也增加了。
未来两年,南川还将在其余6个乡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我们将继续用市场化的利益杠杆来调节,明晰产权,确保长效管护机制的建立落实。”周子涵说。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