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石板镇天池村,村官谭波(左)走访村民。 记者 张永波 摄
26岁的谭波就是其中一员,他每天身背绿布口袋,奔波于镇上与山上之间,风雨无阻。从8月15日到9月14日,短短一个月内,这支“口袋干部”队伍代办民事72件,传递书信45封,让山上天池村最不“待见”村干部的村民都说:“现在看到背绿布口袋的人,就觉着亲。”
角色在变
从教鞭在手到布袋在身
“今天事情比较多,我答应去给刘启任大爷换灯泡”,26岁的谭波边说边往绿色布袋里装东西,灯泡、感冒药、记事本……这个绿色布袋里很快就鼓起来了,“这里面的东西全是村民委托我买的”,谭波边说边背上布袋,急匆匆地往天池村赶。天池村地处中梁山脉,走路需要两小时。
谭波是九龙坡区石板镇的一名普通大学生村官,现在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天池村里度过,这个绿色布袋几乎天天不离身。在当村官之前,谭波是一名老师,在万州教书。从提公文袋到背绿布袋,从面对天马行空的学生,到面对为生计奔波的村民,谭波的角色在转变,而他说有一点没变,“服务的对象都一样的单纯”。
思想在变
从找不到人到上门找人
事实上,不仅是谭波,之前天池村很多村干部都不被村里人“待见”。“以前到村委会找个人,从来都找不到”,天池村5社的刘佑金老人对此意见很大,“门难进、人难找、事难办”等问题在天池村很突出,今年天池村党支部连续几月被石板镇列为“后进支部”。
谭波说,一个村班子工作涣散,发展缓慢,归根到底还是村支部书记这只“领头羊”不行。今年3月,57岁的罗跃才接受组织安排,来到较偏远的天池村。
老村官“实战”经验丰富,年轻大学生村官思维活跃,镇里这样的安排,也是希望他们在工作上“擦出火花”。8月15日,天池村成立“口袋干部”队伍。
“口袋里要装代办民事表和记录本,到每一户村民家中收集民情”,罗跃才说,针对个别村民不在家的情况,他们还在每一个社固定挂一个“需求袋”,便于“口袋干部”及时收集村民的需求和意见。
“送药,送肉,送信,送政策,啥子都送”,谭波说,现在他和村民打成一片,“我给他们送东西,他们给我核桃”,边说边从自己的绿布袋里抓出一把核桃给记者看。如今,“口袋队伍”正在不断壮大,除了村干部,一些党员志愿者也加入这个行列。
待遇在变
从“不被待见”到“见面亲”
给村民换完灯泡、送完药品已接近中午了,谭波又挨着去每个社收集意见。
天池村9社村民刘启奎说,家附近有座便桥坏了没人修,前几天村支书罗跃才、村官谭波带着一群村干部把桥重新搭好了,“办实事的人来了,日子过起都舒坦”。
村民达理政是低保户,老房子成了危房,石板镇“爱心”党小组捐资两万元,帮他盖了新房,“马上就要搬进去住了,真是感谢”。而在为他盖新房的过程中,村上的“口袋干部”隔三差五就来一次,查看进度。
“现在看到背绿布袋的人,就觉得亲”,之前对村干部意见最大的村民刘佑金说,他现在隔两天就要去村委会坐坐,一有事最先想到的就是“口袋干部”。
罗跃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记事本,给出一组数据,从8月15日到9月14日,“口袋干部”代办民事72件,传递书信45封,代送生活必需品13次,发放政策资料385份。
纵深
村官好不好 村民说了算
在最近几个月的评比中,天池村党支部因其工作出色,群众评价高,连续多次被评为“先进支部”。
在九龙坡区石板镇,村官为老百姓干了哪些实事?百姓对村官的满意度如何?这些对村官的考评,现在都是由村民来打分评价。
九龙坡区石板镇党委副书记袁惠说,从去年开始,石板镇相继建立起“村社干部勤政廉政考评制度”、“双月绩效考核制度”,将工资的30%作为绩效考核,每两个月对村官进行绩效考核,年终进行勤政廉政考评,除工作实绩外,还让村民党员、社员代表打分考评,通过民主测评、监督和过程监管,破解了村社干部监管的制度性缺陷,用绩效考核转变了村官的服务态度,激发了干事热情。另外,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石板镇也设立相应制度,比如镇党委委员定点联系,一个党委委员联系一个大学生村官,每个月进行一次思想工作生活上的交流,每个月召开一次村官例会,村官向组织汇报一个月的工作情况,激发工作思维,探索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编辑:陈麒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