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足龙水镇的刀具和垫江沙坪镇的伞具都是重庆乡镇企业的骄傲,号称“东边一把伞,西边一把刀”。但十几年过去了,“伞”和“刀”的发展却大相径庭———龙水镇以刀具为代表的五金产品越做越大,成为了大足县的支柱产业,而沙坪镇的伞具产业,规模却直线萎缩,到目前为止只剩下2家伞厂。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个“名牌”镇如此之大的差别?
沙坪伞败局中酝酿重生
垫江县沙坪镇是垫江县的农业大镇,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曾经家家户户组装伞具,而生产的伞具也远近闻名。可惜的是,沙坪镇并没有把握住机遇,短暂辉煌后迅速衰落。到了2000年后,沙坪镇原有的近30家伞厂只剩下2家。
曾家家户户组装伞具
沙坪镇伞业的发展,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内地掀起了一股“沿海打工潮”,在这股打工潮当中,就有不少沙坪镇人的身影。
“当时我们镇上很多人结伴去浙江,主要就是在一些伞厂打工。”王中云正是其中的一员,他现在也是目前沙坪镇硕果仅存的两位还在开办伞厂的经营者之一。他说,沙坪镇是一个只有四五万人的小镇,当时到浙江伞厂打工的就有上万人。
“但在沿海打工毕竟背井离乡,慢慢地,就有人把原材料从浙江带回镇里,进行加工然后再寄回沿海。”王中云说,随后,沙坪镇具备了伞产业的雏形。“当时在全国像我们这样一个小乡镇就有二三十家企业从事同样产业的例子还比较少,这件事还被中央电视台报道过。”王中云很自豪地说,那时候沙坪镇生产的伞具配件基本上占据了整个西南市场。
10年辉煌后走向衰落
“但沙坪镇的这些伞厂,全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很小,没有生产线,基本靠手工完成。这些伞厂总共加起来也顶多只有1000万元的销售额。”王中云说,由于当时大家的意识都比较落后,谁也没想过扩大厂子的规模、研发新的产品,尽管在市场上有了一定知名度,但多数还是以生产配件为主,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不说,利润率也比较低。
最终,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浙江省上虞市菘夏镇抓住了自己沿海的优势,将大量伞具出口到国外,规模越做越大,渐渐成为了中国伞企的集中地,被誉为“中国伞城”。
“他们做一把伞成本只需要六七元,但我们就要10元钱左右。同样一把伞,人家的价格比我们的便宜,质量还比我们的好,所以我们生产的伞越来越难卖。”王中云同时称,沙坪镇的伞厂做不下去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工人流失严重,因为沿海的工资高,很多人都选择了去沿海打工。
记者在王中云的伞厂发现,这里的工人以女性为主,并且年龄都偏大。王中云表示,厂里的工人,最年轻的也是40多岁了,他们留下来的原因是因为要在家照顾孩子。
不仅如此,记者在沙坪镇的街道上走了一圈,居然没有看到一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据王中云介绍,大部分青壮力全部外出打工了。
依靠摩托伞艰难维持
跟其他人不同,王中云并没有选择放弃。他意识到,仅仅制作伞具配件不可能维持下去,于是就进而做起了整套伞具,“普通的雨伞已经卖不出去了,我要想做下去,只能做其它的伞具。”很快,王中云发现了摩托车带来的商机,他说:“骑摩托车的时候不可能一边打伞一边骑车,这样很危险,但如果不打伞就容易被雨淋,所以摩托车伞肯定会有市场。”
王中云开始引进摩托车伞的制作技术,大量制造摩托车伞。事实证明,王中云的判断没错,摩托车伞的销量很好,每年在5万把左右。但记者了解到,因为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国家目前并不允许使用摩托车伞。看来,王中云未来的路似乎仍然难走。
成功拿到1000万投资
采访中,沙坪镇副镇长吴平告诉记者:“沙坪镇制作的伞具有一定知名度,而且我们曾做过一项统计,发现沙坪镇在外地伞企打工的工人有接近3000人,所以镇政府决定重新做大做强我们的伞具产业,在沙坪镇打造伞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
“另外一方面就是招商引资,今年我们镇第一次参加渝洽会,浙江省上虞市菘夏镇华勇伞厂就决定投资1000万在我们镇建设年产100万件的伞具生产项目。”吴平说,这个项目预计6月开工,明年5月份竣工。
“其实在菘夏镇的上万家伞厂中,有一部分就是沙坪镇人开办的。”吴平说,实际上华勇伞厂的老板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去沿海创业的沙坪镇人,如今他的生意做大了,这次投资沙坪镇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西南地区雨水较多,伞具需求较大,二是想回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
吴平认为,目前沙坪镇的伞产品单一,应该策划新的项目,“我认为帐篷是可以大力发展的新项目,毕竟雨伞市场基本上都被浙江伞厂牢牢地占据了。”
龙水刀夹缝里闯出新天
龙水镇的五金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与沙坪镇一样,在90年代末期,龙水镇的五金业也受到了来自沿海的巨大冲击,但龙水最终在考验中生存了下来。
黄维明自己开着一家刀具公司,他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让自己的公司成为一个集团,然后再想办法上市。黄维明的企业,正是大足县龙水镇五金企业发展的缩影。
八九岁便开始学制刀
“万家灯火万家明,家家传来叮当声。昼出耕田夜打铁,一业兴旺百业兴。”这是一首在大足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谣,记录了大足产业全盛时的景象。
据介绍,大足龙水镇五金刀具的制作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到了清代,龙水镇五金的制作工艺已很成熟,形成了“铁器十八行”,已经开始分门别类地进行生产了,其中的龙水刀更是名声在外,素有“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西有龙水刀”之称。
黄维明的祖辈从民国时期便开始打造刀具,而黄维明本身接触刀具也很早。他说:“我从八九岁就开始给父亲打下手,长大后就接了父亲的班,以打造刀具为生。”黄维明告诉记者,他们家最开始是以打造小型刀具为主。
改革开放后,黄维明自己开了一个家庭作坊,主要生产水果刀等小型刀具,“那个时候虽然销售量不是很大,但至少能混口饭吃。”
手工菜刀帮他生存下来
和沙坪镇的伞具发展历程有些相似的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黄维明的生意同样遭到了来自沿海企业的强大压力。“沿海最早实现机械化生产,不仅质量比我们的刀具好,价格也更便宜,我们的刀具基本上卖不出去了。”1998年时,黄维明的生意最为低迷,一年仅能卖出1000多把刀具。
“不仅仅是我们龙水刀,连‘王麻子’刀具也同样受到了打击。”面对咄咄逼人的沿海刀具,黄维明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积极想起了对策。黄维明认为,沿海刀具之所以能够崛起,最重要的是机械生产的效率和产量比龙水刀要高,而且产品在形制上相对来说更为整齐、规范,但如果同样搞机械化生产,黄维明没有那么多资金。
“就算是我们有资金,也未必能够赢得了沿海刀具。”黄维明想来想去,觉得龙水镇有优良的制刀传统和技术,只有利用这项优良的技术,才能让自己的刀重新卖出去。
黄维明觉得自己原来经营的小型刀具已经没有太大市场,就改做起了菜刀生意。“我去拜访了一位老师傅,跟着他学习打造菜刀的技术,学习了三四个月左右。”黄维明告诉记者,菜刀和小型刀具不同,机械生产的菜刀在质量上肯定不如手工打造的好,他认为,只要学到了好的技术,手工打造的菜刀肯定会有市场。
慢慢地,黄维明的菜刀销售量大了起来,而且渐渐有了些名气。
就这样,黄维明终于在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已申请十多项国家专利
黄维明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初中学历,但由于从小便一直和刀具打交道,他目前已申请了十多项国家专利。“现在的市场变化太快了,逼着我们必须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他说。
“我们这些年一直不停地到沿海、国外等地考察,学习他们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生意越做越大的黄维明并没有自满,反而一直虚心地学习。
“这把刀在刀刃处有一条铜线,铜能够起到杀菌的作用;这把刀是用航空材料制作,绝对不会起锈,具有耐磨耐用的特点……”黄维明逐一给记者介绍起了他的专利产品来。
最终的目标是上市
随着销售量的越来越大,单纯的手工制造已无法跟上销售。2005年,黄维明购买了一批生产线,开始使用机械设备生产菜刀,“但我并没有丢掉手工打的菜刀,毕竟这种纯手工打造的菜刀还有一部分市场。”
黄维明告诉记者,为了扩大公司的影响力,他还专门打了一把长4.3米、宽1.3米,刀背处厚0.15米、重量达408公斤的巨型大刀,并在6月5日举行的大足五金博览会上搬到了现场。事实证明,这把世界上最大的菜刀的确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而在了解到这把大刀是纯手工制作的时候,很多单位都表示了对黄维明公司的浓厚兴趣。
“我最终的目标是让我们的公司上市,成为一家真正的上市公司。”黄维明告诉记者。
记者手记>
差异源于观念
重庆垫江的沙坪镇和大足的龙水镇都曾在改革开放之初一度辉煌,享有“东边一把伞,西边一把刀”的美誉。但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内地小型家庭作坊和乡镇企业,均受到了沿海企业的巨大冲击,都面临着被挤出市场的困境。
不过,依靠着良好的传统工艺,龙水镇五金产业不仅没有没落,反而把生意越做越大,仅黄维明一家,每年销售的各类刀具就达100多万把,整个龙水镇的五金产业年产值达数百亿元。而沙坪镇则在与沿海企业的对抗中迅速败下阵来,目前仅存有2家伞厂。
对比王中云和黄维明的经历不难发现,经营理念的不同导致了两家企业的巨大差异。面对沿海企业的巨大冲击,王中云主要依靠降低生产成本、制作整套伞具来渡难关,这样做的结果仅仅是维持了自己的生存,并没有发展壮大。而王中云也一直保持着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没有专业的生产线,工作场所较为简陋,只有零星的几个靠街的屋子作为成产厂房,更多的是依靠人工在制造伞具。王中云虽然迅速发现了摩托车伞的商机,但在国家出台不准使用摩托车伞的政策后,他并没有特别好地应对办法。
黄维明则是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自主研发专利产品,并紧跟市场潮流,将自己的家庭作坊变为了专业的公司。
在采访中,黄维明还发现了宝剑的商机,他认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对修身养性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些人会通过武术健身,宝剑无疑有着一定的市场商机。
沙坪镇的伞厂如何重塑辉煌?专业的生产线、先进的生产技术、专门的技术人才、规范化的管理、不断创新的理念,可能都是必须具备的。
编辑:舒玮娜 责任编辑:李伟 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