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雅思永久取消350名中国考生成绩 “冤情”何以发生

2015-10-16 15:35:10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SystemMaster

找题库,背范文,考雅思,留学去。

多少年来,在短期强化训练中,题库、范文,加上无数真题秘笈,铺设起一条可以“抄”的“近路”,让不少中国考生轻松搞掂这个洋人的考试。

不过,进入中国26年之后,雅思考试“学坏”了。

今年7月至9月参加雅思考试的不少中国学生不仅没拿到成绩单,反而被拉入了黑名单。雅思给他们的官方答复是:“调查结果显示您违反了雅思考试的相关规定,我们将永久取消您这次考试的成绩。”至于如何“违反规定”,雅思没有做答。一头雾水的中国考生们开始觉得,这个获得100多个国家认可的全球英语能力测试,正在“耍赖”,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对中国考生的歧视。

昨天,雅思官方再发声明:经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核查分析,雅思主办方决定永久扣发约350位考生成绩。本次取消成绩者,如有需要可再次报考。

有多少考生成绩被扣

据报道,长沙、南京等多个城市的雅思考生,成绩均被雅思官方进行抽查,导致成绩延迟发布。部分考生在抽查结束后,直接被告知无法获得当次考试的成绩。

由于雅思方面并未告知成绩取消的具体原因,许多考生一直在奔走投诉。这一情况直接影响了考生在 9、10 月份的留学申请和签证办理。

雅思昨日的申明称:每年有超过250万人次参加雅思考试。出于维护雅思考试的公正和严谨,全球雅思成绩在发放之前都会经过详细的分析核查。自7月底至今,经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核查分析,雅思主办方决定永久扣发大约350位考生的成绩。

为什么被永久扣发

雅思申明还称:“只有在主办方拥有充分的证据判定考生有可能违反了雅思考试的规章制度,并且导致无法保证成绩如实反映该考生的真实英语水平时,雅思成绩才会被永久扣发。但是因为信息的保密性,我们不能对外公布更多的细节。”

声明称,将尽可能将考生因成绩延迟而受到的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之内。“我们还提供额外服务以帮助因成绩延迟发放而受到影响的考生,包括免费额外成绩单加急递送服务,提供官方证明以协助考生向院校说明情况等。”
“冤情”是如何发生的

花了报名费,甚至培训费,搭上了时间和精力,最后的结果竟是成绩“永久不被公布”的雅思官方答复,坚称自己没有违反任何规章制度的考生颇有一种叫天天不应的蒙冤感。

那么,“冤情”究竟如何发生?

事实上,雅思每年都会对考试、考官及考生进行抽查。至于抽查的范围、频率、波及面、抽查内容等细节,只有雅思自己知道。判定违规的准则,也不在雅思公开的范围内。

对此,专家怎么说?

陶春,新航道副总裁,18年专业雅思教学经验。在他看来,雅思对考生的抽查不算离谱,有规律可循。“以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与雅思官方的交流来看,在一次考试中,如果考生在口语和写作这两大主观题版块的得分明显高于听力和阅读这两大客观题版块,例如高出两分以上,很容易被雅思判定为有违规嫌疑,”陶春说,“在雅思官方看来,一个人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有差异,但差异不可能大到两分以上。”

雅思考试分听说读写四大版块,每个版块采取9分制。简单说来,6分和8分的差异在于,前者相当于初级至中级英语水平,而后者接近或仅次于英语母语水平。当一个考生的口语或写作接近英语母语水准时,他的阅读和听力水平还停留在基础水平,雅思可能据此推断,这名考生在主观题部分背了题库。当很多考生记忆了相同的句式、特别是复杂句式时,就在同一场考试中出现了大量雷同,雅思可能据此取消这些雷同考生的成绩。

在中国,背诵美文佳作是从小就要培养的技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在西方思维中,范文只是一种激发发散创造力的“引子”,直接套用范文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在英国学术领域,当一篇文章中抄袭比例超过30%,整篇文章就会被认定为“抄袭”。

由此不难想象,当一场考试中许多考生都套用一种腔调、语气甚至句式、用词,很难不被机器筛查出来并受到相应惩罚。

中国考生对考试违规的理解主要停留在考场规则、作弊等方面,而忽略了“雷同”、“抄袭”等西方教育理念中的禁区。不同教育环境对“主观创造”的苛求度不同,可能是导致考生“蒙冤”的主要原因。

●何为雅思

雅思考试是听说读写四项英语交流能力的测试,是为那些打算在以英语作为交流语言的国家或地区留学、移民或就业的人们设置的英语语言水平考试。去年仅中国就有近60万人次的考生。雅思考试被全球超过9000所院校机构所认可,是目前认可最广泛的一门留学及移民类英语语言考试。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