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城挤、村空”——农村教育危机该如何化解

2015-08-12 15:22:14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SystemMaster

榆树市刘家中学鲁海芳站在校长寄语前,这段寄语虽只有数百字,但鲁海芳写时是字斟句酌,数易其稿。(王剑/图)

“城挤、乡弱、村空”的教育危局在全国各地接连上演。有调查显示,在2000年到2010年间,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城挤、村空”的教育危局

“县城里学校塞得满满的,而农村学校车马冷落无人问津。”这是在长春市榆树市采访时一位乡镇教师告诉我的。他所抱怨的,正是农村学生流失问题。

在榆树市城区里,班额超标现象普遍存在。原本人数限定为45人的班,往往有六七十名学生。再看农村,以新立镇青顶中学为例。六间校舍,有三间在空着。一位有着30年教龄的地理老师感叹说,“没有学生啊,以前高峰期还有四五百学生,现在一年不如一年。”

“城挤、乡弱、村空”的教育危局在全国各地接连上演。21世纪教育研究院曾对此做过专门研究,结果显示,在2000年到2010年间,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素有“粮豆之乡”美名的榆树市,同时是劳务输出大市。劳务经济是其支柱经济之一。大量农村人员外出打工或是进城,也催生了另外一个群体——流动儿童。

在榆树市第四小学附近,记者就曾遇到一位8岁的小男孩。傍晚,寄宿班的孩子们在小区内玩耍。但这个小男孩却独自一人蹲在台阶旁,拿着一根木棍像打鼓一样地敲打着面前的砖头。他说,他来自周边乡镇,别的小伙伴不跟他玩,他就自己玩。我问他,想不想回自己镇上的学校读书?他摇摇头,说镇上的学校教得不好。

对农村教育质量不满意的,不止孩子,更是家长。前面提到的地理老师说,农村家长争相送孩子进城读书,俨然成风。这是件有能耐有面子的事。有些家庭没有钱,争一口气,借钱也要把孩子送进城。

青顶中学的赵刚曾走访榆树市周边各县市调查农村教育现状问题。他说,“农村生源流失和学校的凋敝,遍地都是,又岂是一家!”

然而,在榆树,记者也看到了两所独特的农村中学——刘家镇刘家中学和弓棚镇武龙中学。在这里,学生流失的颓势不仅止住,而且出现了不降反增的局面。武龙中学徐春利老师说,“三年来,不仅再没有学生流失,连以前转到外面的五名学生也纷纷回来了。”

谈起两所学校的兴旺,两位校长功不可没。但因性格和自身经历不同,两人改造校园的思路和操作手法迥然不同。正所谓,“一文一理”,各有千秋。

“校痴”鲁海芳:文化立校

鲁海芳是刘家中学的校长,中年,秃顶,瘦高。那次见他,是在周末,正轮到他在校园值班。我们站在门外,见他正从学校深处一步步走来。刘家中学像极了一个放大版的农家院,从大门开始依次是果园、教舍和操场。整个学校环境优美,花草颇多,连教室外的走廊上空都吊着绿植,窗边种着小花。鲁校长说,这些花平时都是由学生浇水、打理。

在鲁校长看来,校园环境好了,学生和老师的心情才会舒畅,才能达到他所主张的“快乐学习”和“开心工作”。

他说“文化”是这个学校最大的特色。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稔熟,讲起来眉飞色舞。他说,“今天你来的不巧,要不然就有学生来为介绍。”在刘家中学,有专门的学生讲解队,不仅讲给领导听,也为学生讲。每逢新生入学,讲解队都会出马,为他们介绍校园以及充溢其中的校园文化。

鲁校长俨然已经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在经营。他为每一扇门撰写对联,经由他手,学校出现了“立志门”“理想门”“雅居门”等。鲁说,“最难起的就是食堂。”一番苦思后,鲁校长将它定为“礼食门”,对联也写得朴素,“粥糙常饮不伤脾淡泊以明志,饭素永食更养心宁静以致远”。

围绕着“仁”“孝”“忠”“义”“礼”“廉”“智”“信”,他为学生编写了新的三字经。在学校的展示橱窗中,老师头像下有他为每个人写的诗,包括安保老师和值宿老师。“繁星下还见身影,夜色里巡视不停,一颗心充满信念,一切为校园安宁”,这是鲁海芳对值宿老师刘立国的评价。鲁说,“我希望老师看到后,能充满干劲。评价放在这里,进出校园的人都可以看到,这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份监督。”

在刘家中学,很难看到常居于他校的圣人之言。校园路灯上的语录,全出自本校教师之口,其中有叮咛有教诲,如“在校你是好学生,回家做个好儿女”、“绿色是我们的生命源,我们做绿色的保护神”。

鲁校长从不死盯着学习,而是注重挖掘学生身上的特色。在这里,学生中有“篮球之杰”“校园歌星”“旅游地理通”等多种荣誉称号,并放在橱窗里展示。鲁也不提倡补课和额外的作业。但这却并未影响学生的成绩。2014年,刘家中有二十名学生考入实验中学。“这在乡镇中学中已经算不错的。”一位陪同采访的教育局工作人员说。

和鲁校长说话,你能感受到他对学校的那股热情。这次采访,没能见到刘家中学的学生。但记者注意到,学校的垃圾桶是2014届全体毕业生所赠,旁边开满红花的木圃是2011届毕业生所赠,上面写着“校兴我荣”。

三年前,武龙中学还是所普通的农村薄弱学校。在校长郭立国的带领下,武龙中学已经成长为农村学校信息化的先锋。(王剑/图)

理工男郭立国:信息化是法宝

“农村搞信息化教育,不是早了,而是晚了。信息化是农村孩子面对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最后机会了。”

这位学化身出身的武龙中学校长郭立国是个地地道道的理工男,连他的兴趣都再次印证了理工男的身份——物理、军事、电脑和天文。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里,郭立国的兴趣在周围很难引起共鸣,很多时候他都是一人默默研究。在一次深聊中,谈完天体物理和粒子撞击后,郭有些自言自语道,问出了那个似乎经常困扰他的问题,“我是不是很怪啊?”

但正是这份“怪”,让武龙中学在短短三年内蜕变成全国农村学校信息化的先锋。

武龙中学徐春利老师介绍,学生进入武龙,射频条码胸牌就会自动准确记录出勤状况;校园内,高速无线网络全覆盖,班班都有多媒体,连50多岁的老师都能使用电脑备课;在课间,学生就可以随时调取任意一堂课程的内容;甚至连借阅图书都只需在网上提交预约,就会有管理员分门别类的收集好送来。

很难想象,这一幕正切切实实地发生在一所偏僻的农村校园里。在武龙中学的院墙上,建设信息化校园的目标清晰展现——“组建‘数字化校园’是我们的特色,建‘智慧校园’是特色的最高目标”。在教室走廊的展板上,标注的不是传统印象中的名人名言,而是关于“创客”和“慕课”的知识。

然而,2012年郭立国初当校长时,武龙中学还是一所农村薄弱学校。校舍陈旧、办学条件差,教师多为民师转正或接班的,没有一个本科毕业生,且平均年龄47岁以上。全校8个班,仅有200多名学生,学生很难接触到新鲜事物,且人员还在不断外流,学校发展举步维艰。

农村学校发展信息化,面临的首要难题便是网络。在农村,网速最高2M,根本满足不了数字校园的要求。郭立国不等不靠,经过一番钻研,把4条2M的宽带,用多WAN口路由器叠加成了8M的外网。郭说,“前两年,5万元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只用了3200元就解决了。”

在建设“智慧校园”的征途中,郭立国不追求高大上的设备,只求实用。在建设班班通时,郭采用土洋结合的办法。“先攒钱买两套多媒体一体机,研究清楚它的配备,琢磨用土办法解决,用大屏液晶电视、电脑、HDMI线、班班通讲台分批组装,装成后对比缺少交互,就用飞鼠、手写板来解决,这样用着更方便,成本降了一半,一下就提前实现了班班多媒体的计划。”

有了硬件,但还缺少使用硬件的人。郭介绍,武龙中学30位任课教师中有15位过50岁了,最年轻的也近40岁,多数都是在校上课,回家就要喂鸡喂猪干农活或抱孙子的,连鼠标都不会拿。“当时,如何让他们人人用、常态用、好好用呢?这可真难住我了,想了好多招。”

郭立国从自身做起,带头学,当讲师培训、陪用。在解决教师对新装备怕用坏的问题上,武龙制定了一条土规定,只要不用锤子砸用脚踢,正常用坏了不仅不罚,还要奖励,创新应用的更要奖,当时的奖品是自己单独使用一台电脑。甚至学生倒逼着老师学,问老师:为啥咱班上课不用多媒体呀?你不会呀?老师不好意思不学。

后来,郭立国通过实干获得他人帮助,陆续从教育部门及相关产业公司获得软硬件资源。如今,一个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基本建成。但在郭立国看来,这一切还在智慧校园的底层阶段。现实还有很多困难,要把这些设备真正用好,一个最大的苦恼是缺人,懂信息化的人。

编辑:豆豆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