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张光青代表:实施教育综合改革 打造均衡优质教育

2015-01-22 10:27:24  来源:本网  作者:邹开平 胡燕磊

市人大代表、开县教委主任张光青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记者 邹开平 胡燕磊)教育乃民生之本,如何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打造均衡优质教育?1月20日,市人大代表、开县教委主任张光青表示,开县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应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为着力点和突破口,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教育体制机制,不断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优先保障教育 改革成果获肯定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过去一年,开县在教育上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何经验借鉴?
市人大代表、开县教委主任张光青:一是教育质量大力提升。首先,学生学业水平得到提升。开县高考、中考、小学质量监测连续多年步步提升,其中部分村校、独立完小已经接近或超过二类小学质量。其次,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开县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指数、在校锻炼1小时时间、学习兴趣等多项指标均列全市40个区县前10名以内,小学生生活习惯高于全市97%的学校,中学生学习习惯高于全市93%的学校。学生能力素质得以重视和培养,五年来有近2000名中小学生在全国、全市艺术大赛中获等级奖。
二是教育改革得到高度认可。开县《探索山区县域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新模式》得到了市教工委书记赵为粮的亲自批示,同时被市政府2014年第10期《动态与建议》专题刊载向全市各区县政府推介;被市教委评为全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县项目试点先进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10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村校教育获得国家审计署“中小学布局调整”审计组高度肯定;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作为全国唯一区县代表在教育部发言;全市领雁工程、校安工程、队伍建设、“卓越课堂”等现场会相继在开县召开;2014年,开县连续三次在全市课改工作会作经验交流;改革举措先后迎来了多个兄弟区县同行考察学习。
开县教育的发展,得益于该县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策略。一是政策支撑。县委县政府近五年出台了27个关于教育发展改革的文件,特别是2012年县委、县政府制发《深化改革创新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意见》,成为近几年开县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二是投入保障。连续多年教育投入超过GDP占比的 4%,特别是2012年教育投入17.28亿,占GDP7%以上;连续三年从土地出让受益划拨5000万,用于学校建设;近3年投入6.68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60余所;努力化解学校债务,仅2013年就化解学校债务4.15亿元;先后投入4.5亿元,建设教师公租房和农村教师周转宿舍;每年拿出专项资金500万用于教育质量奖、450万作为课改经费。三是关怀激励。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坚持深入一线研究教育、慰问教师、关爱学生;对高层次教育引进人才实施10-20万元一次性奖励、提供公租房,每月2000元政府津贴等优惠政策;每年落实200万元用于全体教师免费体检、落实100万元进行贫困教师帮扶;每年落实300万元补贴偏远村校教师生活,此项做法比全市实施农村教师津贴早5年。四是配合有力。各县级部门以及镇乡街道对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校点布局、评职晋级、编制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公租房周转房工程建设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尊师重教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努力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与教育部门在大事上专题研究,一般事情上互相商量,常规工作上经常通气。
优化资源配置 创新教育体制机制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开县作为一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人口大县,如何在统筹发展城乡教育、推进教育均衡上着力?
市人大代表、开县教委主任张光青:开县根据办学规模大、校点多、大部分学生分布在农村山区的教育现状,以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教育体制机制,不断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作为强县之基、发展之本,县级部门、乡镇街道及社会各界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全力支持、倾力相助,全体教育工作者凝心聚力、静下心来真抓实干,助推教育步入改革和发展快车道。
——强化教育领导:确立“三爱三维心灵教育价值观”
学校要强化教育价值观、教育教学、教育保障的领导,尤其要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办学理念。各学校应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走特色发展之路。
要树立县委教育工委、县教委提出的“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倾情培育;爱教师,把教师当作自己的亲人真情关爱;爱学校,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庭至情珍视”及“唤醒主体,雕琢成器,养护成长”的“三爱三维心灵教育价值观”,各学校要结合实际,不断实践、不断落实,努力办好百姓身边的每一所学校。
——师资配置原则: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今年干部教师交流的原则将继续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品行、教绩、政绩三方面的考核;坚持“三率三挂钩”,综合绩效考核差的学校干部不能平级或提拔交流到综合绩效考核好的学校。
教师的配置要体现公平正义。今年乡镇学校之间不搞调动,不新增派训教师。公招和特招教师安排在偏远学校,采用教师支教与调剂的办法解决学校超编缺编,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保障学生得到良好的教育。
——加强岗位管理:平等对待每位教师,体现公平正义
教师是立教之本。要加强岗位人员的岗位管理,人岗必须一致,人员必须到岗。要规范和严格人事制度,体现均衡与合理,体现公平与正义。
请假的教师要按请假纪律规定执行,纪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公民,教育系统不能有“长三只眼睛”的教师,要让在岗的教师心安理得工作。派训到系统外的必须按程序报人社部门审批,派训系统内的必须一年一审批。
——6000万薄改资金:用于村校五个对等工程和城镇周边学校薄弱改造
去年“薄改项目”资金6000多万元,主要用于村校的五个对等工程和城镇周边学校的薄弱改造。
要加强对学校的长效机制、设备采购、物资采购、资金管理、财务管理的审计,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整改到位。个别违规行为必须说明情况,小金库、乱发津补贴的必须严肃查处。
——农村教师补贴:严格按照市县政策执行,一定兑现
按市政府的文件,每位农村教师每月补助200--500元,县委教育工委、县教委正在研究具体实施方案。今年的绩效考核奖,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兑现,幼儿园、高中阶段按县上相关政策执行,今年每人1600元医疗垫底资金发放已在研究,一定会兑现。
——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相结合,避免“两张皮”
“素质教育试点区县”、“中央教材发展中心的课改试点区县”两项工作要与全县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相结合,不能成为“两张皮”。
继续推进开县中学、临江中学、实验中学、云枫初中、德阳初中、西街初中等高初中的课程改革,特别要探索初中、小学“大班额”下如何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国学教育提升文科高考升学率,实施教师和学生高端提升工程,全面抓好生源培植,探索多元成才办学模式。
——五个对等工程:继续扩大五个对等工程及托管融合成果
村校的五个对等,质量已经充分显现,普遍超过二类中心校,可以说是异军突起。要继续扩大五个对等工程的成果,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
托管、融合学校必须把工作做实。绝大多数托管、融合学校的效果非常好,干部的管理水平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了,教师的精气神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托管、融合工作还要加强,人员必须到位。
——教育民生工程:关爱困难师生,让他们享受惠民工程阳光
义务教育阶段实行适龄儿童“划片招生,就近入学”,不得择校乱收费,确保城区、临江、长沙、铁桥片区招生任务顺利完成。要坚守底线,按照法、理、情的原则分级负责,做好招生工作。
要加强周转房建设及配租工作;要确保贫困大学新生顺利入学;要抓好受灾学校的卫生防疫消毒工作;要确保家庭困难学生吃上营养午餐。
——查处“四乱两违”:狠抓师德师风,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明确一批年龄偏大、素质高的老校长、老同志担任师德师风巡查员,建立师风巡查制度,强化 “四乱两违”的预防和查处。尤其是开学初要讲厉害,防范于未然。
三项措施 切实做好教育民生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网:开县在教育民生上有哪些作为和亮点工作?
市人大代表、开县教委主任张光青:开县从三个方面切实做好教育民生,第一,优化校点布局。近3年完成丰乐中学整体搬迁,建成7所学校、幼儿园并投入使用;科学规划农村必要教学点,按照义务教育学校“20条底线”建设要求,全面实施改造薄弱学校工程,目前,开县学校基本能够满足学生“有学上”的要求,“城挤乡弱村空”情况也正在逐步改善。
第二,落实教育资助慈善政策。健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资助体系,每年落实1.2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落实近4000万元进行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确保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同时,做强教育慈善事业,4年募集善款3000万元,用于学校基础建设、优秀教师奖励、困难师生帮扶等。
第三,关注三类学生群体。一是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做到了全县354所学校、13万余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午餐的全覆盖。二是关爱留守儿童,专门在校外成立31个“留守儿童之家”、在校内配备182名留守儿童“生活指导教师”,确保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三是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坚持“两为主”解决其入学问题,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权益。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