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教育系统综合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向教育系统提出了健全教育治理结构、实现依法治教的新课题。
在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过程中,沙坪坝区就确立了内涵式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当阶段目标任务实现后,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启动“中小学校内涵发展质量管理改革试点”项目,冀望以此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教育治理新结构,挖掘教育发展潜能,释放教育活力,构建区域基础教育新常态,推动教育高地创新发展。
一、确立办学基本标准,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政府宏观管理,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之外,主要职责是建立区域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成为学校自主发展的依据。沙坪坝区认真解读国家、市级各类教育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和多年的实践探索,将纷繁芜杂的教育标准,简化为沙坪坝区特色的督导评估指标。在《中小学校内涵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以“清单”方式,明确中小学校各项工作基本标准,正面、负面清单共计135项。其中,“红线指标”9个,包括学校负面清单24项;“底线指标”23个,包括学校正面清单67项;“ 出线指标”15个,包括学校正面清单44项。
二、设立四维质量体系,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内涵发展,应该是规范办学及特色发展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沙坪坝区的中小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思维驱动,整体着力,系统推进,全面优质。设立侧重学校依法办学、规范办学、安全办学的学校运转质量标准,侧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学生学业质量标准,侧重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担当引导社会发展责任的学校形象质量标准,侧重承担重点任务、创造全新业绩的办学业绩质量标准,从上述4个管理维度,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社会广泛参与需要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渠道畅通、评价结果合理运用。沙坪坝区依托发达的教育城域网,自主开发“沙坪坝区中小学校内涵发展质量评价系统”,将内涵发展质量评价工具转化为网络平台,极大降低评估工作难度,有效实现评价主体多元,顺利畅通评估意见渠道,将学校自评、学生及家长参评、职能部门和社会成员评价、主管部门及科室核查、评估结果自动生成、奖励惩处自动测算等功能统一于评价系统之中,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促进学校科学自评与务实整改。
四、发挥科研保障功能,促进试点科学实施
改革、试点,需要科学理论与扎实实践的紧密结合。沙坪坝区自2010年起,先后实施了市级“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区县域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研究》、《中小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2010—2013)(2013—2015)等课题研究和学校实践,其间还组织学校开展内涵发展子课题研究与行动试点,组织了两轮《内涵发展三年规划实施情况专项督导》与多个内涵发展专项督导,初步形成行政领导、学术指导、督学督导、服务引导“四位一体”的内涵发展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逐步建构起“管、办、评”相对分离的区域教育治理结构,期望达到以“共治”实现“善治”的目的。
五、强化组织领导工作,促进试点稳步实施
改革试点是“摸着石头过河”,会触碰不少政策红线和相关当事人利益,需要承担和防控试点风险。沙坪坝区在试点方案编制过程中,对改革试点项目风险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评测后,选择“释放改革红利”、“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的改革试点路径,在确保学校及全体干部教师既有利益不减少的前提下,投放试点资金,以内涵发展质量评估等次,增发奖励资金方式,激发全体干部教师参与试点、做好改革的热情。在此前提下,成立区政府、区教委和督导室、区督导评估中心和评估结果审查小组等三级5个改革试点工作机构,引导和调控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编辑:邹开平 胡燕磊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