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通讯员 邵昕昕 记者 卢斌) 楚汉文化是中华千年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灿烂而富有传奇,还孕育出了一段段男女老幼口口相传的典故,在悠悠岁月长河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楚韵花香”是南京浦口汤泉人民追根溯源、重读历史的见证,是记录古今生活变迁、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智慧的积淀。
“楚韵花香”项目是南京市浦口区确定的八颗珍珠之一,位于汤泉街道瓦殿社区关口章及周庄组,占地1500亩,紧靠宁合高速瓦殿出口,东至京沪高铁,南至秦家大山,西至312国道,北至江星桥线,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项目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传统农耕文化氛围浓厚,境内存有瓦殿庙遗址,流传着“项羽过鬼门关”等传说,民间灯舞花轿舞多次参加省市区“一村一品”文艺汇演。区内有林泉相应、山水交融,南有秦家大山,竹林环绕,东有山湖塘、袁家洼塘、草塘,西有瓦殿中心河、冷泉,北有关口章塘。
“楚韵花香”的设计依托关口章“林泉湖花山居”七大要素,围绕贯穿千年的楚韵文化朴素的自然生态、流动的视觉审美、自由的诗意栖居的三大追求,通过环境、意境、艺境的塑造,对楚韵文化加以诠释。通过塑造入口塔楼、水上舞台、凤鼓、四灵兽、乌骓泉、兰花塘、村史馆等楚汉元素特色,整合关口章塘和周庄丰富的山水资源,充分地展示和传承温泉文化、苗木文化及楚文化,形成“吃农家饭,住农家院,采农家果,享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格局。为发掘楚汉文化,展示汤泉本地风俗之美,汤泉街道按照“珍珠村”相关建设要求,一直在努力着将“楚韵花香”打造成“宜业的景观、宜居的环境、宜游的乐园”。
据汤泉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汤泉地属楚,后入吴,吴亡入越,楚灭越,仍属楚。在秦、汉时期,汤泉曾属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楚汉时期,汤泉曾一度繁荣昌盛,民间艺术文化盛行,涌现出了不少名人骚客,民间流传下来传说、典故十分丰富,在今九龙社区玉带庄就存有楚汉期间的大崮堆古文化遗址,其出土夹砂粗陶、泥质陶盆、罐、豆、几何印纹陶片、青铜矢镞等器具都生动地展示了楚汉时期人们的日常农耕生活。宋朝年间,曾写过《鹊桥仙》《浣溪沙》等诗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就曾游历过居住于此处,其间留下许多以民间百姓生活为主题的诗词作品,其中,《还自汤泉十四韵》这首诗作中谈到:“琬琰存吴事,儿童记楚歌”,意思是指,石碑上存留吴故事,儿童口中记录着楚歌。可见,楚汉文化在汤泉百姓生活的影响之深。
“楚韵花香”文化乡村游,在设计之时就大量使用“楚汉”文化元素,大到水上舞台、楚云客栈、茶舍等,小到路灯、导视牌等都具有浓烈的楚汉特色。同时,设计结合当地特色优势资源,将楚汉文化与现代文化很好地交融、交织在一起,不仅能够给游客们浓烈地展现出楚汉文化的精髓,而且可以给游客们提供更为舒适、乐趣的游玩体验和周到、温暖的游玩服务。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