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村乡创建“文明乡镇”,农民增收,特色农业突起
□通讯员王海昌许宏伟晁迎秋本报记者马如钢文/图
去年,温县岳村乡获得了“全国文明乡镇”称号,这一荣誉体现着岳村乡党委、乡政府的执政能力,展现了全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明兴乡给全乡各行各业带来了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局面,也载入了岳村乡发展史中壮丽的一页。
走进该乡,记者被一幅幅秀美画面吸引,建设美丽乡村如火如荼,特色农业多姿多彩,民主决策科学实用,便民服务进村入户,岳村乡人民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8月26日,记者置身在干部、农民中间,去倾听他们讲述创建“全国文明乡镇”的故事,记者的心被深深地打动了……
创优环境让文明生根开花
岳村乡地处温县城西郊,南滨黄河,北临沁水,总面积26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有2.3万人口,耕地1.4万亩。
改革开放后,岳村乡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尤其是近几年,发展更快,他们把“三个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基石,将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为全乡经济发展制造了“加速器”。
该乡出台了《岳村乡创建文明村镇创建实施方案》,乡主要领导亲自指挥,设领导小组和专门办事机构,并专门为活动拨款支持,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
生态环境的好坏是创建“全国文明乡镇”的标准之一,他们确立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办法,让两者实现双赢。
于是,他们配合县政府发展项目投资2000多万元,对县城南北出城口进行了综合整治;投资400多万元对西出城口运输物流市场进行治理美化;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了引水补源工程,新开挖河道5.95公里,整修河道3.6公里,形成了全乡水系,并沿河营造环城林近500亩,环村造林6个村,滩区造林近万亩,实现全乡森林覆盖率达27%。还发展沼气用户800余户,建改厕示范村3个。
2013年以来,该乡争取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乡村投入资金800多万元,累计整治街道86条,治理空院147处,栽植绿化苗木1.5万余株,硬化路面8万多平方米,修建排污管网2万余米,全乡18个村全部实现安全饮水,12个村铺设了排污管网。还有一些项目正在建设中。
素质养成让群众觉悟起来
创建“文明乡镇”,提高群众素质最为关键,也最难。
岳村乡搭建教育平台,多渠道树文明新风,取得了较好效果,使全乡人素质大有提高,人与人文明和谐相处已成群众自觉行为。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该乡提高文明素质的主题之一。
在农村,以创建无邪教示范乡镇为载体,对留守妇女、老人、儿童进行反邪教、反封建迷信宣传;在企业,对青年职工组织丰富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在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文化长廊、文化园地等,深入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九爱”大爱文化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竹石”励志教育等。
该乡组织班子成员进村上党课,每半年一次。开办“乡村工作大家谈”讲堂,每月开办一次。邀请专家学者、模范先进登台宣讲,实现多层次、经常性教育,全方位提升干部、群众文明素质。
近几年来,该乡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功能齐全的乡文化活动中心,对10个村级文化中心进行了新建和扩建,7个进行了修缮,使其全部达到“四室一场所”(综合活动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室、农民夜校,一处以上体育活动场所)要求。在全乡18个村分别建成灯光球场5个,建设健身活动场所50余处,配备器材10余种600多台套。
组织各村编写村志,申报成功了“怀邦”剧种、“赵氏孤儿传说”2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拨出专项经费,支持民间文化活动,成立了5个业余剧团、26个民间艺术表演队,培养各类文艺骨干50余人。
典型引路让文明行为蔚然成风
在创建“文明乡镇”中,岳村乡以典型引路,采取人人参与的办法,使创建活动有了广泛性。
这个乡将“学习雷锋见行动,‘三平’之中做贡献”教育实践引入创建“文明乡镇”中,组建了党员帮扶服务队、团员志愿者服务队、退伍军人服务队、计生帮扶服务队等志愿团体,服务群众700多人次。积极开展“倡树文明新风、评创星级文明户”、卫生示范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选出十星级文明户74户,卫生示范户220户,道德标兵8个,形成村村搞创建,户户争模范的浓厚氛围。
在机关干部中树立了荣获“全国计生科技工作先进”的张国保敬业典型,在支部书记中树立了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县十佳支部书记”的张占朝工作典型,在企业中树立了被市领导誉为“温县精神”的王素兰创业典型,在群众中树立了张爱霞等道德模范典型。通过大力宣传典型、学习典型,凝聚正能量,树立了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尚。
该乡还大力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严格规范农村民主决策程序,建成了乡便民服务中心和18个村级便民服务室。他们在全乡实现治安视频监控,健全乡村专职巡逻队伍,使全乡治安状况良好,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岳村乡创建“文明乡镇”不仅让全乡更加文明,也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