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院两制”解决乡镇敬老院闲置难题
河南省豫东一带的乡镇敬老院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兴建的,历经30多年的发展,各个敬老院现在设施完备,服务功能良好,每位入住院民在院里吃、穿、住不愁,病能就医,闲能娱乐。他们的生活待遇受到群众的羡慕,甚至一些有子女的老人也梦想有一日也能去敬老院生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农村传统养老模式已经受到冲击。青壮年劳力已经不习惯在家种植二亩薄田、守护着父母老人度日的生活,多数都进城打工挣钱。于是,农村的“留守”老人逐年增多。但是由于养老体制的不健全,养老机构相对稀少。打工离乡的青年有心让社会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可是很难找到相应的赡养机构。
最近笔者在河南省宁陵县及乡镇采访,去过几家敬老院。这些院所的服务对象都是农村的“五保户”。可是随着“五保”老人的逐年减少,乡镇敬老院的设施闲置不少。如阳驿乡敬老院坐落在乡政府以北千亩梨园之中。始建于1982年春的该院,占地14亩,现有房舍37间,床位50张,每间宿舍建筑面积为20平方米,可入住两位老人。该院另有厨房加餐厅四间,洗浴室一间,面积为120平方米。2000年以前入住老人达34人,可目前仅为20人,所以现在每人住一间房舍,其它几个房间除了两间用作办公室外,还有空置宿舍15间。如果每个房间有两位老人入住,该院还能接纳50位老人。
笔者在程楼、城郊、柳河几乡镇看到的情况也类似,多数敬老院设施全,宿舍多,床位多,但是入住的五保老人较少。所以笔者建议,可以在公办敬老院实行“一院两制”,除了“五保”老人之外,敬老院也可以招收部分非“五保”老人,并适当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既可以充分发挥乡镇敬老院的作用,避免养老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切实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解决打工青年的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河南省宁陵县政协)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