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地域辽阔,有飞速发展的城市,也有相对落后的农村。建设美丽中国、和谐中国,不仅要建设美好都市,更应建设美丽乡村。只有城市与农村各美其美、和谐互补,美丽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美与共,才是真正的美丽中国。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谐新农村,六位一线的创建工作者提出了他们的想法和思路。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们乡村科学发展的绝佳路径。据媒体资料,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在回答学生们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时,他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总书记提出,城市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就是我们美丽乡村建设的美好蓝图。?
如何切实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在笔者看来,其一,基层部门一定要把党中央、国务院的一些列文件精神吃透,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折不扣地执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当下,有了规定,关键看基层部门如何执行。正所谓,政策好不好,关键看执行。这个执行也不是某些职能部门的自说自话,比如说,有些地方职能部门对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采取选择性执行,凡是自己受益慢的事业就拖拖拉拉、能躲就躲。凡是容易出政绩的面子工程,就蜂拥而至,争先恐后。而对于建设美丽乡村这个项目却敬而远之,因为这个工程太庞大,且见效慢。基于此,基层各级部门的检查、监管、督导必须要跟上,唯有此,才能彰显党和政府政策的刚性。?
其二,增大监督面,让群众的监督真正发挥作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到底政策执行好不好,群众心里有杆秤。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此话不假。开诚布公、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这些老套路、常规路子,永远不过时。换言之,保持群众监督的常态化,确保监督的广泛性、长期性更是事在必行的常规动作。“城市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与“美丽乡村建设”这两个目标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艰巨。当下,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很多地区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忙着大拆大建,可是,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却没有思考估计。这些事亟需基层部门增加舆论监督、倒逼美丽乡村建设“最后一公里”。?
其三,借助媒体力量,形成正确舆论导向。不妨借助媒体来个,“美丽乡村建设”万里行活动,展示那些“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好画卷。以此来树立标兵、立标杆,让更多的乡村随之效仿、复制先进、成功经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点儿毋庸置疑。而与之相反的是,有光荣榜,就应该有黑名单。把那些大拆大建、不符合乡村规划建设的野路子、非法管理者统统打入黑名单,记入官员成长档案,以后作为人事任用的重要参考标准与依据。让守法者,受到社会的褒奖;让违法者付出法律代价,付出公信力的代价。相信在这般高压舆论态势下,违法者、拍拍脑袋者会少之又少,甚至绝迹。?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们乡村科学发展的绝佳路径,为了让乡村建设走得更远,收获更多美景。笔者以为,这里离不开基层部门对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要不折不扣、完完整整地执行、落实;逐步打开监督之门,让群众监督强起来、硬起来;引入新闻媒体的全程跟进,光荣榜与黑名单齐头并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唯有如此,才能让美丽乡村建设不流于形式,不流于纸面工程。切实把“城市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与“美丽乡村建设”合二为一,完美结合!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