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街道级“非遗” 富有文化生机
昨天有媒体报道,杭州武林街道准备建立街道级“非遗”保护名录,类似“一只鸡,二会飞,三个铜板买来滴,四川带来滴,五颜六色滴,骆驼背来滴……”等儿歌也是候选项目之一。非遗项目,多高大上的字眼,怎么样也得市级以上吧,但街道级非遗,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散发着浓烈的民间文化色彩,令人耳目一新,这体现了非遗文化的本质,更是非遗人文色彩的彰显与回归。
民间蕴藏着生机勃勃的文化生命力,街道和社区是一座城市最基层的一级组织,与每一个城市居民紧密联系。街道级非遗,体现了最普通人的人文情感与审美追求,这样的非遗,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最接近,与民间社会的审美最密切。这种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更富生活气息和创造动力,往往更加具有文化价值。因而,杭州武林街道的非遗保护活动,值得肯定与推广,期待越来越多的城市街道加入这样的非遗保护中来,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积淀,梳理属于这个街道的文化肌理。
我们应该注意到,在如今的非遗保护工作中,一些地方把原本属于民间的文化“庙堂化”,或者牵强附会,或者束之高阁,把生机勃勃的民间文化变成了僵化的甚至教条的文化标本。因而,很多民间文化“宝贝”,正需要基层组织的挖掘与保护。武林街道对街道级非遗项目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比如说文化价值和传承特点,尤其强调“在街道辖区有较大影响”,这就突出了“乡土特色”。这样的非遗,与那种“高大上”的非遗区别开来,恰恰是不绝的源头活水。
保护街道级非遗,最关键的是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世俗审美结合起来,从而赋予其永恒的生命力。衣食住行、民俗俚语、技艺杂项等等,社区活动中的一首儿歌、一项“绝活”,或许谈不上有什么特别丰富的艺术含量,但它们都蕴藏着最丰富、最纯正的文化基因和记忆。伴随着城市的“日新月异”,很多街道在很短的时间内面目全非,很多“看得见”的东西消失之后或许还能挽回,而那些“看不见”的文化消失之后就永远断裂了,令人扼腕不已。街道进行非遗保护,可谓有的放矢,但愿这样的保护模式能够给全国各地的非遗保护提供全新的角度和思路。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