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2015-06-30 10:04:26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作者:SystemMaster

——北京市密云县蔡家洼村构建首都特色文化村纪实

本报记者李庆国芦晓春

2014年,北京市农委决定针对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特色文化试点村活动。一年多来,通过与“文化驻乡”工程相结合,本着文化服务产业发展、服务群众文化生活、服务乡风文明建设的目的,突出“主题化、本土化、艺术化”,如今一批具有鲜明特点的特色文化村正在京郊大地崛起,这些乡村不但唤起了人们久违的乡愁,还通过多种形式把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下去,也正在打造着美丽乡村的“升级版”。密云县蔡家洼村便是特色村中的一个范例。

豆腐文化成民俗游亮点

民俗是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着一个村落的生产和生活内容与方式。在蔡家洼,制作豆腐这一传统民俗现在成了一个大产业,让人们看到了乡村文化焕发出的巨大价值。

蔡家洼的饮用水来自地下200多米深的山泉,制作出的豆腐非常可口。据了解,村里祖传做豆腐的有200多户。豆腐制作这一传统工艺如今被当作产业做大起来。村里在工业园区内建起两栋豆腐加工房,把200多个家庭豆腐作坊汇集起来,成立了豆制品公司,注册了品牌。

如今,蔡家洼的豆腐以及豆制品已成为知名产品,销售到60余家商场、超市,每天有5万斤豆腐、两万斤豆片被卖到400多个社区网点。

走进蔡家洼村工业园区里的豆制品体验馆,弥漫着满屋的豆香味。这里每天都有起大早的城里人赶过来。“他们奔的就是我们这用传统石磨磨制的开苞新鲜豆腐。”豆腐坊女主人方凤兰告诉记者。

体验石磨磨制豆腐是游客们在体验馆里的另一大快事。体验馆里有4台手工豆腐石磨,可以让市民从磨豆、滤渣、煮浆、点卤到豆腐成型,体验完整的手工制作豆腐的乐趣,感受传统乡村的豆腐文化。

花文化造就浪漫玫瑰主题花园

沿着蔡家洼村一条清洁的柏油马路驱车往山上行驶,至半山腰,忽然花香扑鼻,眼前是漫山的玫瑰花、月季花竞相开放,十几种草花争奇斗艳。远远望去,景观花海、错落有致,展示了一幅大美的浪漫乡村画卷。

这里便是蔡家洼结合自然地形,依山就势种植面积1000多亩的“玫瑰情园”。据蔡家洼村党支部副书记葛波介绍,“玫瑰情园”将游客的观光、休闲、体验融入到整个景区文化中,融合花文化与花产业于一体。

葛波介绍说,“玫瑰情园”是以爱情为主题的花园,景区为游客拍摄情侣照、写真照、婚礼照、纪念照等提供摄影场地,并承接求婚、订婚、室外婚礼、宴席等私人订制服务。

站在园区制高点的观景平台上往下看,40多万株玫瑰、50多万株月季形成台阶式的玫瑰、月季花海。远眺,是连绵起伏苍翠的群山,朵朵白云在蓝天上变幻。

据了解,游客在园区内还可参加各种体验活动,如“农耕体验”,让孩子动手参与花草种植,亲近大自然;“香包制作”,用玫瑰花瓣制作香包,让孩子与家长一起缝荷包;“香皂制作”,利用园区的玫瑰花瓣,让游客加工制作玫瑰香皂,等等。

现代和传统文化扎根乡村添乐趣

用现代艺术形式表现村民自己的生活,不失时尚又符合乡村实际,这样的现代文化才能在乡村落脚。作为北京市文化试点建设村,蔡家洼将现代城市文化与乡村实际生活有效对接,做到了让群众文化扎根乡村。

“蔡家洼玫瑰情园首届演出季”活动当天上演了一场原创乡村实景歌舞剧《玫瑰情缘》,内容展现了蔡家洼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从辛勤耕耘因豆腐而结缘,到蔡家洼产业升级,漫山遍野开满玫瑰花,演绎了一段“玫瑰情缘”。

舞台上,演员是80余名蔡家洼的普通村民,他们不断更换演出服装,从朴实的乡村碎花布,到唯美的汉唐装,再到艳丽的朝鲜服、耀眼的泰国装……如果不是主持人道出演员的真实身份,许多人还以为是村里请来的专业表演团队。

这样的演出迎合了村民的视觉和口味,让他们倍感有趣。“在自家门口就能看到城区剧院里才有的节目,而且演的是我们村的事儿,比电视上的好看多了。”56岁的王大妈乐呵呵地说。

现代的文化在蔡家洼被“种”下来,传统的文化也没有因此断了根。蔡家洼村还保存着一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五音大鼓”。这门从老祖宗那里传承了200多年的民间曲艺,至今依然受到许多村民的热爱,并且已有20多名年轻人在接棒传承。

在蔡家洼,常常可以看见5位老人在表演“五音大鼓”,他们中一人持鼓、板站立击节,说唱相间进行表演,另有4人分别操持三弦、四胡、打琴和瓦琴进行伴奏。

“新世纪到来百花鲜,五音大鼓来自民间。它只是百花之中一点红,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婉转的唱腔回荡在蔡家洼这个美丽的乡村里。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杨嘉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