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市区绣山公园里的公厕,温都记者(左一)体验“掏粪工”工作。姚卡/摄
在那个排污系统不发达、没有抽水马桶的年代,运粪车、马桶,存在很多老温州人的共同记忆中。有这样一群人,穿梭在黎明破晓前的街头,经过每户人家门前又悄然离去,从不扰人清梦。他们就是倒马桶的师傅——掏粪工。
如今,马桶几乎成了古董,掏粪工的工作以新的方式继续。有了现代化的排污系统,当掏粪工也要有大学文凭,他们中还不乏一些“学霸”。4月21日、22日,温都记者走进鹿城环卫处卫生清洁车队,体验新时代“掏粪工”的工作。
凌晨4时“掏粪”
8时吃早餐
仍觉得“有味道”
4月21日凌晨,天还没亮,记者来到位于市区瓯江路的鹿城环卫处卫生清洁车队,这里没有门牌号,附近也没有居民区,显得有些冷清。
走进大门,一辆辆“运粪车”停成一排、整装待发,四周都是处理粪便的设备、管道。整体环境显得很整洁,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臭。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污水管道通向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干粪将用于灌溉农田。
车队的队长李师傅今年50多岁,市区人,干这行30多年了。他说,车队里有50多名事业编制的“掏粪工”,年纪最大的50多岁,最年轻的是“90后”,共有10多名大学毕业生。
凌晨4时,随着隆隆的马达声,三四辆吸污车陆续上路,记者跟着李师傅与3名掏粪工组成一组,出发了。李师傅说,每组“掏粪工”分三个班次工作,每个班次工作4个半小时左右。
“以前干这行是端马桶、拉板车,现在是开吸污车清洁化粪池。”在市区新田园住宅区附近的一座公共厕所边,李师傅等人打开化粪池的窨井盖。两名掏粪工拿出2米长的耙子伸进窨井中,不断地搅拌着里面的粪便。陈师傅抬来一根大皮管,记者赶紧上前帮忙,一抬起才知道有近30公斤重。
“这个皮管连着吸污车,把化粪池的粪水抽进车内,一座公共厕所有时候要3辆车一起抽,一辆车可以抽5吨左右的粪水。”陈师傅说,每座公共厕所或楼房周边的窨井下都有化粪池,这些化粪池需要定期清理,否则臭味会溢出,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记者戴上口罩,也拿起耙子在化粪池里捣腾一番,每捣一回都会闻到一阵恶臭袭来,那一刻感觉有点难熬。
上午8时许,掏粪的工作暂告一段落。虽然只是简单地重复搅拌的动作,但记者感到疲惫不堪。到了早饭时间,记者准备吃饭,却总觉得有一股恶臭“缠身”,虽然很饿,但就是吃不下。
“运粪车”开始抽粪
5楼住户立马收起晒的被子
上午8时许,李师傅和几名“掏粪工”开着吸污车来到市区大南门虞师里社区。鹿城区有130多个公共厕所的化粪池,都是他们的管理范围,有时他们也会清洁一些社区的化粪池。
这个社区里的化粪池打开后,记者差点吐了出来,这里涌出的恶臭比此前那个化粪池的更浓一些,里面的粪水已经结块,一团黑色,令人作呕。
“这个社区的化粪池有10多年没有好好清理了,最近很多居民反映小区里有臭味,我们就来处理。”“掏粪工”老徐说。
50多岁的老徐算是车队里的前辈了,当初应聘时的场景他仍记忆犹新。老徐说,当时他才20岁出头,为了生计应聘“掏粪工”。当时招聘就看干活有没有力气,动作利索不利索,慢慢吞吞、嫌这嫌那的人都要被淘汰。
记者发现,这一带附近原本停满了车,吸污车开始抽粪没多久,许多车主都将车开走,楼上的住户纷纷关上了窗户,原本晒在5楼阳台上的棉被也被收了起来。
老徐说,把吸污车停在人家门口,总不被理解,许多人“退避三舍”,最麻烦的是有些人还会来赶他们走,甚至有人扔垃圾下楼表达不满。
皮管一震,粪水溅出
脸上身上被溅是常有的事
4月22日下午1时许,记者跟随几名掏粪工来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附近一座公共厕所,清理这里的化粪池。
这次和记者一组的是3名年轻“掏粪工”,都是“80后”,大学毕业生。30岁的小陈是文成人,从杭州一所大学毕业,学的是环境管理专业,他曾是优秀毕业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是大家眼中的“学霸”。戴着眼镜、拿着耙子的他虽然在化粪池边工作,看起来却不像“掏粪工”。
突然,皮管一震后弹起,粪水向外溅出,站在周边的所有人都被溅到,记者的裤腿上也粘上了粪水。
“这次粪水的量有点大,皮管中压强很大,很正常,没事。”小陈说,刚入行时他也不习惯,经常被粪便溅一身,有时脸上也被溅到。家人刚开始不支持他的工作,但干着干着,他就习惯了,他认为职业应不分贵贱。
记者在聊天中得知,曾有名“掏粪工”不小心掉进了化粪池,被大家拉上来后满身粪便,过了好几天身上还是臭的。“掏粪工”早已习惯这些臭味,但别人还是会觉得这个职业“有味道”。所以,他们再有礼貌,也不主动与人握手,甚至有时害怕跟人握手;再大方,也不请人吃饭;再真诚,也不对人说“我是掏粪工”。
小陈说,毕业后的一次同学聚会就让他很尴尬,见面握手、吃饭时被同学问起职业,他觉得不回答有失礼貌,如实回答又怕倒了人家胃口。
层层选拔当上“掏粪工”
但有人干了一天就被吓跑了
李师傅说,现在的“掏粪工”基本都要经过人事考试,通过层层选拔才能上岗。招聘时,不乏一些知名大学硕士学位的“学霸”报名。但会考试不代表就能胜任这份工作。许多大学毕业生顺利通过考试上岗,可是当了一天“掏粪工”就被吓跑了。
有一次,吸污车的皮管爆裂,一名刚入行的“80后”掏粪工被溅了一身粪便,从此就离开了这个岗位。“在化粪池边上工作不仅脏,还会有危险,因为有沼气,通风条件不好就会爆炸。”
李师傅说,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能理解并尊重“掏粪工”。也许有人刚来到这个岗位时会很无奈,但他总劝年轻人“既来之,则安之”,习惯这份工作后,他们会明白,“掏粪工”揽下了又脏又臭的活,为的是让市民能过上干净整洁的日子。
(来源:浙江在线)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