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及时正“官念” 不让“劣币驱逐良币”

2015-04-15 09:55:05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SystemMaster
原标题:及时正“官念” 不让“劣币驱逐良币”

当严格落实从严治党、高压反腐、选贤任能,“官念”不正有人管,贪污腐败有人抓,风清气正干事者有位置有前途,干部就会向善,政治生态自然也就会变得山清水秀

2001年到2004年,皖北地区爆出以原副省长、阜阳市委书记王怀忠为首的腐败窝案,共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24人,引起全国震惊。然而2012年以来,皖北地区又接连爆出类似的“塌方式腐败”:萧县县委书记毋保良落马涉及80多名干部,包括6名县领导、十几名县直单位领导和几乎所有乡镇“一把手”;泗县县委书记晏金星落马,全县40多名干部涉案被免。(4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

十年反腐,为何皖北地区仍频现“塌方式腐败”?当地一些干部群众总结了三大“病因”:其一,皖北地区干部工资低、人情重,一些人将从政当成了发家致富的渠道,一有机会“能捞则捞”;其二,当地干部提拔任用机制没有改变,“一把手”倚重与自己意气相投的干部,为“塌方式腐败”埋下隐患;其三,干部考评制度陷入“唯票制”误区,不少干部为让上级领导和同僚满意而走邪路。

细究这些导致“塌方式腐败”的病因,可以看出当地不少干部的“官念”都出了问题。领导干部的价值观与地方的政治生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领导干部“官念”不正,政治生态必然乌烟瘴气;反过来,没有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必然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让更多领导干部走入歧途。皖北地区的“塌方式腐败”提醒我们:要想有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首先要扭转干部的“官念”。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百姓对领导干部的期许。但从媒体报道来看,皖北地区一些领导干部不是“当官为民”,而是“当官为财”。这种“官念”容易导致两种后果,一是一些人为发财而想方设法地挤进官场,使得“卖官鬻爵”之风盛行;二是戴上了官帽的领导干部抓住一切机会将权力变现,助长“花钱才办事”的腐败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无论身处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身处老少边穷地区,领导干部都要对“当官”和“发财”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官念”不正,往往在选人用人方面有突出表现。从王怀忠到毋保良,地方“一把手”成为腐败窝案核心并最终引发“塌方式腐败”,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习惯于提拔与自己“臭味相投”的下属,而将不愿与自己同流合污的正直官员排挤在外。这股不良的政治风气,颠覆了官场的选人用人宗旨和逻辑,导致当地出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圈子,而圈子化正是所有“塌方式腐败”的共性。

不过,端正领导干部的“官念”,不能全指望个人觉悟,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从“结果”上进行引导。

首先,要始终坚持从严治党。皖北地区一些领导干部不是“当官为民”,而是“当官为财”。这样的“官念”,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也不可能没有苗头,甚至,早就成为街头巷尾闲谈时的“共识”。但为何这样的干部还能在队伍里混,而且为数不少,时间不短,乃至于产生“塌方式腐败”?说明这一地区此前从严治党做得很不到位。如果真正从严治党,“官念”不正者能被及时发现,被及时纠正乃至清除,也就不至于一腐再腐。

其次,反腐高压不放松,要除恶务尽,不能姑息养奸。据悉,“王怀忠腐败窝案”发生后,安徽采取了一系列反腐措施,其中重要一条是“干部换血”,仅调任到皖北任县委书记的干部就有十几人。但问题是,“血”换得不彻底,“一把手”换了,党委、政府的副职和权力部门领导仍多为本地干部,其中一些干部多年经营形成了“共腐共荣”的地方贪腐集团,利益盘根错节,反而掣肘了“一把手”工作的展开,或干脆将其“同化”。当年或是出于官场“维稳”等考量,反腐不彻底,“脏血”没换净,终于十年再结“恶果”。皖北地区在同一地方再次“跌倒”警示我们,有多少“腐”就反多少“腐”,谁敢碰高压线谁就没有政治前途,不要忌惮官场“塌方”而姑息养奸,不能让贪腐分子看到有侥幸的机会。

还有,要切实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和考评制度改革,让官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提升干部队伍纯度。要贯彻中央关于干部选拔的规章制度,对真正能干事、想干事的人委以重任。

领导干部也是人,也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一面,当严格落实从严治党、高压反腐、选贤任能,“官念”不正有人管,腐败贪污有人抓,风清气正干事者有位置有前途,他们就会向善,政治生态自然也就会变得山清水秀。(易艳刚 王若辰)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