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春花经济”正当时

2015-03-23 09:44:5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SystemMaster

“春花经济”正当时

——云南省创新机制发展休闲农业纪实

腾冲县花海节数据对比图

编者按

“春花经济”,即由春季赏花拉动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春花经济”以花为品牌,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满足了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近日,记者跟随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调研组赴云南省多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如何利用“春花经济”壮大休闲农业产业,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报记者王小川通讯员周飞解淑琳段生绍

惊蛰刚过,滇西高黎贡山山顶的积雪尚未消融,腾冲县山中的红色山茶、大树杜鹃,便争相怒放,千姿百态,罗平县的螺狮梯田油菜花如水墨画般缓缓铺开,金色的花海中一座座孤峰秀山耸立其中,农人劳作期间,俨然一幅天地人和的绝美山水田园画卷。

奔走在云南大地,这样的美景并不稀罕,罗平县、腾冲县、玉龙县、弥勒市,昆明福保村、丽江市丽水寨……越来越多耳熟能详的名字,见证着云南省休闲农业由小变大、步伐由慢变快、品质愈来愈好的历程。记者深刻感受到“春花经济”在云南大地上奋进的锵锵足音。

思路决定出路村寨的山茶花变为朵朵金花

“春早送娇羞,姹紫依风袅。万绿丛中秀靥留,更著嫣和俏”,时下,云南省腾冲县和睦村,漫山遍野都是绚丽的山茶花,来访的游客络绎不绝。村内开办的农家乐、高黎贡山油茶直销店人声鼎沸,在红花油茶的带动下,和睦村的休闲农业发展让人欣喜。

故事的开始并非这么动人。曾经的和睦村,海拔高、气温低,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如何推动农民致富增收成为困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道难题。经过调研,腾冲县农业部门发现,和睦村虽然不适宜农业生产,但却最适宜种植红花油茶。

据腾冲县农业局局长赵建华介绍,腾冲县是云南红花油茶的原生地,和睦村红花油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有近万余株古茶花树。红花油茶树形优美,其花花色好、周期长,从12月开至次年3月份,每年春夏之交,茶花怒放,异彩缤纷。走进和睦村,沿途所见的都是红花油茶自生林,村庄农舍掩映在红花绿树之中,宛若世外桃源。

腾冲人开始思考,“山山岭岭有茶花,村村寨寨有茶花”,为何不利用红花油茶资源,以和睦村为试点,好好做一篇文章呢。

思路活,路子多。2011年以来,和睦村把美丽田园建设作为全村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展了油茶挂牌保护行动、茶花品种鉴别工作,加大了基建、宣传各方面的工作投入。不过数年时间,和睦村的山茶花扬名海外。每年冬春之交是和睦村田园风光最靓丽的时候,千亩红花油茶在这时喷红吐艳,花满枝头,2015年在腾冲花海节期间,和睦村接待游客近3万人,带动周边村寨老乡致富。“是山茶花给我们带来了好生活啊。”和睦村党支部书记段锡锋感慨地说。

正值挂果时节,走在和睦村蜿蜒的道路上,可以听到古老的榨油机转动的声音,在和睦村,每家每户都是一个榨油小作坊,茶油香气弥漫在小山村上空。在倡导“绿色、健康”生活的今天,红花油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观赏价值成为和睦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目前,和睦村拥有挂果的红花油茶超过一半,全村300多户家家都有油茶树,这些树也成为村民们的摇钱树。据马站乡党委书记尹安田介绍,和睦村年产茶油4000公斤,每公斤高出市场价80余元。依靠来访的游客拉动,和睦村的茶油销售供不应求。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对记者表示,美丽田园作为中国美丽乡村的典型代表,加快培育是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他们不仅成为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而且成为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传承乡村文明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人气带动产业万亩油菜花开出产业链条

罗平县金鸡村的老谢最近心情大好。从春节前开始,依靠出售自家酿造的土蜂蜜,老谢已经累计收入超过5万元,如果再算上五亩油菜地产出的油菜籽,老谢这一季收入轻松破6万,而周围像老谢一样的农户不在少数。“不管是蜂蜜还是菜油,说到底,还是得感谢咱这油菜花,没有春天的油菜花,我们的蜂蜜卖给谁啊,油菜花可比油菜籽值钱多了。”老谢一语中的。

先有油菜花,后有罗平。

罗平是一座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小城,有“鸡鸣三省”的美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在这里写下“罗平著名迤东”的赞句。不过,真正让它享誉世界的却是罗平的油菜花海。

罗平油菜花盛开之时,从平坝到山,从洼地到山梁,到处是油菜花,几十万亩旱地油菜连成一片,气势磅礴,金色的花海中一座座孤峰秀山耸立其中,美不胜收。罗平县发展油菜富了农民,油菜花又成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最大载体。

罗平县农业局局长李成春告诉记者,“罗平一年四季都有美景:春天看菜花、夏天看瀑布、秋天看峰林、冬天看浓雾,其中春天的万亩油菜花又堪称罗平美景之最”。油菜花吸引来了大量客流,如何将游客转化成农民收入,成为当地政府思考的问题,罗平县将眼光对准了产业链。

经过长期推广双低油菜优良品种,实行标准化种植,培育扶持有带动能力的油菜籽加工龙头企业,有效利用油菜秸秆等,油菜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油菜产业初步实现了从种植-加工-销售-秸秆利用良性发展的态势,油菜产业链初步形成。2014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78万亩,油菜籽总产13.05万吨,油菜籽总收入首次超过7亿元,占全县种植业总产值的10%。用于加工的油菜籽超过3万亩,常有1.2万吨,菜油产值近2亿元。

1996年旅游接待人数17.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仅421万元,到2014年年旅游接待人数超过1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了14亿元。去冬今春以来,已经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2亿元,以油菜花为载体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全方位带动了罗平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油菜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农作物,已成为提升罗平知名度最响亮的品牌。

而在陆良县白水塘风景区,农户们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荷花季做准备。该景区现在水城荷花面积6平方公里,四周良田纵横,交通便利,村子环绕,若是夏日则荷叶田田,荷花竞相开放如在画中,有诗云:“扁舟荷中荡,鱼虾戏船浆;碧波连天横,莲子十里香。”

据陆良县农业局副局长张千怀介绍,白水塘拥有荷花面积达万亩,是近些年来陆良县集中打造的最大莲藕基地,白水塘每亩荷花亩产2.5吨莲藕,按现在的市场价格每亩收入近万元,整个白水塘每年的莲藕总产值达上亿元。

红莲坊农家乐的负责人李春娥告诉记者,每年白水塘荷花盛开的时节,来自昆明、曲靖等地的游客每日近千人,虽然荷花不能卖钱,但依靠餐饮、住宿和出售藕制品,李春娥的农家乐每年净收入超过40万元。

以景区的理念发展美丽乡村休闲农业

“你这片油菜有生白锈病的危险,要赶紧打药啊,马虎不得。”腾冲县农业局局长赵建华随手拉了一把油菜花瞅了一眼,跟正在打药的老乡唠了起来。在界头镇,油菜花是每个人的宝贝。

界头镇位于腾冲县东北部,沿高黎贡山西麓走向,是高黎贡山环抱下美丽的“花园盆地”,龙川江从这里发源并穿境而过。每年种植优质油菜达15万亩,每年2月初至3月中旬,是观赏“十万花海”最佳时期,站在观景台瞭望,山下的田野与村庄错落有致,金黄的油菜花在阳关下似乎在缓缓流淌,呈现出一幅“屋在林中、林在田中、人在画中”的优美画卷。

为了更好地提高腾冲旅游的文化内涵,腾冲每年都会举办花海节,期间同时开展乡村音乐会、骑行比赛、摄影及游记创作大赛、民俗文化表演等系列活动,游客在充分感受腾冲旖旎的田园风光和人文情怀之美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腾冲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014年15万人次,2015年25万人次……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界头镇党委书记李心孝并没有满足,“观光不是目的,不能让政府热乎了,群众受了凉。”

如何能让群众在开发休闲农业的同时得到实惠,真正的找到发家致富的路子,是界头镇党委真正思考的问题。沙坝地村的杨兴灿家有5口人,以前在路边开了个茶铺,2014年在李心孝的劝告下,关了路边铺,投资数万元开起了农家乐。“开始心里真是没底,你说这要是没人来住,投资这么多钱可咋办呢?”杨兴灿的顾虑在当时是普遍的,老乡们都咂摸,咱这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现在要改行开饭馆了?

面对群众的疑虑,李心孝内心的目标坚定不移,一个个的上门做说服工作。开业第一年,借助腾冲县举办的花海节,杨兴灿的农家乐收入近20万,这让以前年收入才三四万的老杨有点发懵,“没想过,好日子来的这么快。”李心孝在旁边听了呵呵直乐。

数据显示,2014年第一届花海节吸引游客达15万人次,乡村旅游经济收入达1500万元以上。2015年成功举办的第二届花海节,春节黄金周期间,到界人数达25万人次,实现收入达6000多万元。于是,界头油菜花不仅是一个景观,而且,更是一个功能完备的一二三产融合的集散地。

依托“高黎贡山、大树杜鹃、天台秃杉、抗战遗址、温泉度假、田园风光”等六张名片,未来界头镇将加快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高度融合,规划建成一批集“种植示范、旅游观光、休闲体验、文化度假”为一体的特色庄园,李心孝表示,“要用景区的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用旅游的元素发展现代种植业。”

为激发各地建设美丽田园的积极性,打造休闲农业吸引物,提升这些美丽田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自2013年起在全国开展中国美丽田园推介活动,旨在引导各地培育农耕文明悠久、乡村文化浓郁、民俗风情多彩、自然环境优美的美丽田园,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休闲旅游消费。

云南省农业厅乡镇企业处处长陶祖盛表示,要坚持做好“春花经济”的文章,培育休闲农业成为富裕农民、提升农业、美化乡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编辑:微知 责任编辑:颜劲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