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岗街道位于镇江市西郊,交通条件便利,山水、矿产资源丰富,是镇江工业建材的老牌基地。街道占地11.6平方公里,下辖1个村,共有农户834户、农业人口1911人,常驻人口约5000人。历史上著名的新四军挺进江南第一战——“韦岗伏击战”,就发生在这里。
小街道写出发展大文章。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作为新成立的小街道,韦岗也进入了转型发展关键期。在建设“美丽韦岗”目标的指引下,勤劳勇敢的韦岗人坚持以主人翁姿态积极融入城市化建设进程,踏实苦干、创新作为,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镇江西部片区的璀璨明珠即将散发“耀眼光芒”!
民生改善,梦圆百姓美好期待
一直以来,韦岗村民用水主要为井水、塘水和简易自来水。其中,井水、塘水主要是6个离老集镇较远的村组用,其他10个村组用船山矿和韦岗铁矿两个矿场的简易自来水,村民们将自己的用水戏称为“矿泉水”。
街道成立后,与村民息息相关的用水问题,被视为头等民生大事,街道为此制定了“两步走”方案。2011年底,信义一、二组自来水接通,韦岗摘掉了“市区最后一个未通自来水街道”的帽子。2012年国庆前,“第一步走”顺利完成,6个“无水村组”自来水实现全覆盖,工程总投资达到700余万元(不含管道配套)。“第二步走”也按既定计划推进,目前10个村组仅剩4个村组正在抓紧管道施工,其余村组管道全部铺设到位。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考虑到村民的经济状况,原本近4000元的初装费,由政府买单四分之三。
2011年6月,韦岗村大杨林组农田发现大量地裂缝,并伴有加剧趋势,后经调查核实为中级地质灾害。为此,韦岗迅速启动了大杨林地质灾害搬迁工作,仅用19天就圆满完成90余户村居民的搬迁安置任务。街道“搬迁不搬穷、脸上带笑容”的决心和诚意,让大杨林被搬迁村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民生牵动的是民心,民心凝聚的是民力。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造福民生,既是理政之根本,也是和谐之先务。2011年8月街道成立至今,每年均组织实施近1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市、区、街道三级财政在民生方面已累计投入2亿多元,韦岗辖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改善。一项项的民生举措,如丝丝春雨,润泽了韦岗这片土地;一串串财政数字背后,凝聚着各级政府厚重的民生情怀。
伴随着民生的大改善,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已荡漾在韦岗人的心中……
环境整治,昔日“灰岗”焕发新颜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韦岗街道辖区内矿产、石料资源丰富,这里各类水泥厂、石子厂密布在附近大大小小的山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韦岗又被称为“灰岗”。
为了还韦岗百姓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新家园,2012年街道全面启动韦岗大气环境整治工程,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对地区道路、集镇面貌、交通状况等进行综合治理,逐步改善地区环境旧貌。
今年,韦岗街道抢抓镇江西南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机遇,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主动作为,率先完成312国道改线1.6万多平方米的拆迁任务。3月8日,街道组织专门人力、物力,对境内2家石灰窑窑体进行拆除,并由此拉开关停整治污染企业的大幕。6月26日,街道再度重拳出击,对境内润扬水泥的水泥筒库实施爆破,进一步坚定关停整治企业的决心。
截至目前,街道整治范围内的4家水泥企业全部停产,3家已签订关闭拆除协议。14家石灰窑、6家石子厂全部签订关闭拆除协议,拆除石灰窑7家9座窑体。境内船山集团、韦岗铁矿、东亚碳素和联合水泥等4家企业的生态修复、提标减排工作成效明显,其中联合水泥主动淘汰了3条落后产能生产线。一座座窑体的拆除、一个个烟囱的落地,一条条落后生产线的淘汰,也正式宣告“灰岗”时代已一去不返。
整治、关停和淘汰绝不是韦岗发展的终点,“破后而立”才是韦岗人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规划先行,才能少留遗憾。因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动联系苏州空间规划设计院对韦岗进行产业规划和整体规划,并应镇江西南片区整体规划的要求,将阶段性成果上报规划部门。目前,关系韦岗未来发展的镇江西南片区规划正在抓紧制定,一副山清水秀的美丽韦岗画卷即将“跃然纸上”。
社会和谐,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幸福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景,时代在发展,百姓的幸福诉求也在与日俱增。虽然地处偏远、远离城区,但让韦岗的人民能更加深切感受到幸福生活的因子是韦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如一的梦想和追求。
近年来,街道坚持把服务群众、保障发展、促进和谐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社会管理转型步伐,借助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的机遇,创新工作举措,不断提升服务群众促和谐的能力和水平。
一方面,创新推出网格化管理模式。搭建“社会治安社会抓、综合治理综合治”的网络化管理格局,完善“街、村、组”三级服务网络。以街村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为基础的义务服务队,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推动党组织由行政型向服务型转变,开创党建带团建、党建服务地区发展的新局面。规范完善街道服务大厅建设,依据需求优化服务窗口设置,精简办事流程,对群众需求较大的就业、计生等窗口实行轮班制,早上班、迟下班、不午休,打造“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接待”的优质服务平台。
另一方面,积极推进村民自治。依据“一街道一村”实际,引导村民投身社会管理,义务巡防“红袖标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成效显著,由村民出面协调矛盾成为矛盾化解的有效方式。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的村民监督委员会履职尽责,在政府与群众间搭建起一座有效沟通的桥梁。社区矫正“柔性工作法”、信访调解前置预防、防违治违苗头遏制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维护了和谐稳定大局。自街道成立以来,未发生一例市级以上恶性群访、个访事件。
与此同时,街道文化事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2013年,街道累计投入100余万元,将1000余平方米的原韦岗医院升级改造为韦岗街道文体活动中心,免费向群众开放。韦岗村陆续投入20余万元,在黄山组、黄桥组、小杨林组等村组建设健身路径并配套器材。2013年成立的金凤凰文艺团,整合了韦岗一组、船山组等文艺骨干资源,多次在地方及周边受邀演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燕子窝山歌和狮舞,在街道的大力扶持下,专门邀请专家对舞蹈形式、道具服装、舞曲编排进行加工改编,使之更具时代气息,韦岗小学也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基地。
过去“搓麻将、晒太阳、聊家常”的农村文化如今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村民们离开了四方、狭小的麻将桌,纷纷走到广场上、聚光灯下,跟着文艺团队跳起欢快的广场舞、健身操;健身场地上,篮球声、乒乓球声此起彼伏;文体活动中心里,排练的锣鼓声、悠扬的山歌曲不绝于耳;一股清新、和谐的文明之风已然飘荡在韦岗的天空。
小街道写出发展大文章。“从2011年至今,西南片区已经历了三轮整治,其整治力度的逐年升级,也为我们韦岗街道带了新的发展机遇。”韦岗街道党工委书记邵建海表示,随着韦岗地区污染型、资源消耗型企业的清除,打造温泉旅游、现代服务业和生态农业为特色的“韦岗小镇”转型之路也将越走越宽广。
编辑:麦穗 责任编辑:颜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