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黔江:被抛弃的秸秆摇身变成肉牛“草罐头”

2016-09-18 11:06:52  来源:媒体钱江  作者:SystemMaster

华龙网讯(通讯员邓建飞 李胜)2013年,黔江区黄溪镇居民张云德在镇党委政府引导下回乡创业,先后花费100余万元盖起养殖场。其创办的养牛场圈舍面积2000余平方米,目前已出栏肉牛300余头,现存栏肉牛100余头。每年秋收季节,张云德就大量收购玉米、水稻等秸秆,进行青贮,把它们变成肉牛“草罐头”。自从张云德的肉牛场建成投用后,当地的秸秆全派上了用场,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昔日一把火烧掉的废弃物,如今变成了“金饽饽”。

返乡创业 走上肉牛养殖致富路

张云德从小生活在农村,他的家位于黔江区黄溪镇出名的高山大盖——芭蕉盖,由于交通不便,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初中毕业后,迫于家庭经济压力,张云德放弃了学业南下打工。

2013年9月,张云德回到黄溪镇老家,开始寻找项目,最终在多次咨询后选择了养牛,“你看,牛肉价格年年在涨,现在政府的扶持政策也不错,而且我和老婆又能在家照顾父母和孩子。”张云德说。

目前,张云德的养牛场已投资100余万元,共有牛舍两栋,共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通过2年多时间的扩繁,出栏肉牛300余头,实现产值300余万元,现在存栏肉牛100余头。

“现在的牛好卖,由于这品种是优质西门达尔肉牛,并且全是喂的自己种植的牧草和玉米秸秆等,肉质好,差不多是远销山东、湖南、广东一带,销路根本不成问题。”张云德说,今年,他成立了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已带动贫困户11户农户养牛38头。

上门收购秸秆 拓宽村民致富路

肉牛养殖不仅需要干净整洁的牛舍,而且需要储备大量的饲草越冬。在喂养肉牛玉米、麦麸、油饼、酒渣等精饲料外,张云德也种植了大量的牧草,除此之外,他还大量收购农户的玉米、水稻秸秆。

每年秋收季节,张云德就前往农户家进行上门收购玉米、水稻等秸秆。

“以前一把火烧掉的秸秆废弃物,如今都能够成了‘金饽饽’”,黄溪镇黄桥居委党支部书记介绍,自从张云德的肉牛场建成投用后,当地的秸秆全派上了用场,农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昔日一把火烧掉的废弃物,如今变成了香饽饽。

秸秆加工成青贮饲料

“玉米秸秆青贮既可以提高秸秆自身价值,形成循环经济,又可以提高农作物利用率,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大大提高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同时,青贮饲料有着“草罐头”的美誉,其特点是多汁适口、气味酸香、消化率高、营养丰富,是饲喂牛羊等家畜的上等饲料。”张云德介绍,秸秆因质地粗硬、适口性差、营养价值低,一直不是常规性饲料资源。购进秸秆后,必须及时粉碎,按照相关技术进行青贮,如果腐烂就不能利用。

“秸秆青贮大多采用窖贮法,要求是不透气、不渗水,具有一定的深度,窖壁垂直而光滑。”张云德介绍,将切短的原料应立即装填入窖,在装填的同时要进行踩实或机械压实,进而减少窖内存留空气,无论是机械还是人工压实,都要注意四周及四个角落处不易被压到的地方。压实的密度越高,青贮中霉菌含量越少,有氧稳定性越好,青贮发酵品质越优。青贮中干物质压窖密度越大,干物质含量越高。判断青贮的压实密度,可依据每立方米青贮内的空气不超过1.2升为原则。

“装填完成后的3天~4天,如果不能阻断外部空气进入青贮容器,将发生丁酸发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好气性细菌的大量增殖,乳酸菌活动会受到抑制,pH值不能降低。然后进入厌氧条件后,丁酸菌就会增殖,产生劣质青贮饲料。”张云德介绍,延迟密封会降低青贮中发酵底物的含量,可见尽早密封后,青贮品质更优。在装填后应迅速进行密封,具体方法可概括为:在装满青贮窖后,青贮窖周边原料与窖边持平,中间略高,约高出窖墙顶20厘米即可,整体呈拱形,覆上一层塑料膜,薄膜要延伸到墙底,之后在塑料膜上压上厚泥土或轮胎,做到不漏气、不透水。

“ 制作青贮的关键点在于要使乳酸菌快速生长繁殖,必须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原料应适时收割、保持适当水分、保证厌氧环境、控制适宜温度。”张云德介绍,一是粉碎的秸秆务必新鲜无霉变,尽量当天采收当天处理;二是放进窖池后必须层层压实,减少空隙;三是窖池装满后必须及时封闭,防止空气流入使饲料霉变;四是取食秸秆青储饲料一定要注意取食后及时密封,防止成熟的秸秆青储饲料,受空气影响降低品质。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