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村干部——黔江区中塘乡双石村村委会主任助理覃宇在联系户家谋发展
自吹响脱贫攻坚号角以来,黔江30个贫困村完成脱贫“销号”目标,5491户19996名贫困人口减贫“越线”达到“解八难”、“建八有”的基本标准。
“积贫积弱,一夕改变谈何容易。”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说,为纵深推进脱贫攻坚,摘掉“穷帽子”,近年来,全区通过筑牢基层党组织堡垒,利用“党建+”为脱贫攻坚打下最坚实的组织领导基础,引领出贫困户可持续脱贫增收的新实践。
强基石 党组织是脱贫攻坚最坚实的主心骨
芒种节气,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黔江进入了麦子采收时节。过去,这里大部分农户特别是贫困户面朝黄土背朝天,顶着烈日靠着一两亩苞谷地“苦熬”。
如今,不少贫困户在基层党员领导干部或是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纷纷发展起烤烟、蚕桑、生猪、高山蔬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
缘何一年时间,黔江能交出满意答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黔江区区长徐江道出了其中的关键。
扶贫“军令状”已下,脱贫摘帽进入倒计时。黔江区委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问题导向、责任清单、结果倒逼、督查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作为落实的具体措施,该区首先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余长明进一步表示,筑牢党建堡垒,打下最坚实的基层组织领导体系是贫困户可持续脱贫的基础保障和不懈动力,因此,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要自觉运用“党建+”理念,把扶贫开发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选好、派好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明确的帮扶责任人,真正让实现党组织成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最坚实的主心骨。
搭班子 为每个贫困村配齐精干党建队伍
在此思路下,该区充分尊重党员和群众意愿,结合后进党组织的整顿,对贫困村的村级班子进行了“换血”调整,把一批讲政治、有素养、明纪律、群众信赖度高、有带动能力的人充实到村级班子中来。
仅去年脱贫的30个贫困村中,对部分乡镇、村社的领导干部进行了约谈、调整,并新建和改造贫困村村级便民服务中心19个,配套建设便民超市30个,抽调30名副处级领导干部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同时为每个贫困村派驻了1名大学生和1名本土人才,使每个贫困村都有精干的党建队伍。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很快见到成效。
石会镇青山村属典型的后进村。“一直以来,因村支两委干部年龄结构老化,加上一些村干部缺乏带领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勇气,以及思想观念的陈旧,对新事物缺乏学习了解,因而贫困户脱贫只能原地踏步。”石会镇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支部结构松散,党员带动能力偏弱、活力不强等老大难问题,去年,全镇对村支两委成员进行了补强,一方面带领村支书“走出去”见世面,另一方面通过引进本土人才,带动贫困户创新创业,同时结合共产党员挂牌亮相活动,增强党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王能登是青山村首批招录的本土人才之一,因常年扎根农村对基层工作比较熟悉,又有创新创业的头脑,很快被该村“招聘”为主任助理,带领贫困户一起脱贫增收。
去年春节,青山村村民刘春波没再外出务工,而是留在村里创业。在王能登的帮助和支持下,刘春波成功流转了近200亩土地,发展起野山椒产业,带动了20户贫困户就近就业。
“如今,不仅能在家门口就业,同时还能照顾到老人和孩子。”青山村贫困户周明华乐得合不拢嘴,他算了一笔账,每月基地务工15天,算上他和妻子务工收入,一个月就能挣到2100元,脱贫更有希望。
细帮扶 党群同心助力贫困户可持续脱贫
濯水镇双龙村一直以来有种植蚕桑和烤烟的传统,由于种植分散,不成规模,加上部分贫困户无心从事产业发展,脱贫压力可想而知。
为不漏掉每一位贫困户,该村首先从加强村支两委班子队伍着手,通过筑牢基层领导班子,激发基层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发展产业的示范能力,同时通过召开党员群众院坝会、党员入户调查走访、党员贫困户谈心等形式,激活贫困户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信心和勇气。
孙祥生是该村党支部书记,从2005年起开始种植蚕桑产业,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蚕桑价格一路飙升。“32亩蚕桑基地一年便可赚取4万元的收入。”提起蚕桑带来的变化,孙祥生打开了话匣子。
其实,在双龙村像孙祥生这样的党员干部带头发展蚕桑产业只是一个缩影。据了解,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引领贫困户脱贫,全村将支部建在产业上,形成了特色的蚕桑支部、烤烟支部等,并具体落实到每位村干部身上,使每位党员干部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
“只顾自己致富还不行。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还要积极带领周边群众一起分享致富果实,才是党员干部真正的责任和担当。”孙祥生说。2014年通过流转土地,他的蚕桑基地扩大到32亩,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户70户400人,其中16名贫困户也借此脱了贫。
双龙村1组贫困户熊仕泽就是在孙祥生的帮助下摘掉了贫困帽。前些年,老熊一直在外务工,每年除了生活开支所剩无几,发展产业缺乏资金技术不说,更重要的是没有脱贫的勇气。2015年,孙祥生多次找到熊仕泽,反复做思想工作,并将扶贫政策、资金借贷送到老熊家,同时还联合乡镇蚕茧站的工作人员为其提供技术帮扶、到户指导以及联系市场销售等,解决了熊仕泽的担心。
“真不敢想象,要不是老支书的帮助,现在我还是贫困户。”熊仕泽感慨道,如今靠着10亩蚕桑地,一年的纯收入就达数万元,脱贫不但变得轻松,更重要的是有了坚实的基层党组织,大伙对持久脱贫更有信心。(文/赵伟平 图片由黔江区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