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讯(通讯员 龚涛)黔江区一手抓剩余35个贫困村、5721户19844名贫困人口脱贫工作,一手抓30个销号贫困村、5491户19996名越线达标人口脱贫巩固工作,形成了“抓总、抓细、抓实”一盘棋,脱贫攻坚实现“四新”成效。
贫困村面貌有新改观
强化推进十大扶贫工程,贫困村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缓解。投入1.54亿元,实施交通扶贫项目129个,已完工44个,完工率34%,其中硬化村道92公里、新建村道105公里、改扩建村道118公里,硬化村社便道57公里;解决了3.2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巩固“3+X”产业发展体系,引导和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桑园1.2万亩、蔬菜基地12万亩、猕猴桃5000亩,在贫困村新增养殖肉牛1141头、生猪24222头、羊7295头、家禽12万羽,形成“龙头企业为主体、个体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拓展“互联网+扶贫产业”发展模式,建成25个乡级电商服务站、10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改善8所村小基础条件;标准化改造16个村卫生室,配乡村医生22名;建成农村文化室35个,实现贫困村广播、电视全覆盖;新建和维修村级便民服务中心15个,将贫困村党组织全部列为后进支部重点整顿。
扶贫政策到户到人有新成效
按2000元/户标准已落实扶持资金1429万元。设立50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风险金,已完成到户贴息200万元、贷款517万元,惠及329户建卡贫困户;整合资金8212万元,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助学金等帮助;对农村建卡贫困对象个人自负医疗费用在1000元以上的(医保目录内金额)实行70~90%不等的分段救助,已支付救助费用100.7万元,惠及贫困群众421人;贫困人口培训400人次,帮助就业创业376人,开发公益岗位实现就业28人;将4675名贫困家庭成员纳入农村低保,实现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实施基本生活困难家庭临时救助252户79万元;全年计划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建卡贫困人口6000人,现已完成搬迁475人,正在完善30个集中安置点。
各项措施靶向发力有新进展
针对贫困村和贫困户逐村逐户逐人重新开展信息、资料等核查工作,进一步摸清贫困状况、完善档案资料、掌握真实情况。目前,全区已清退“四类”人员303户1216人,新增建卡贫困户523户4919人。切实解决“扶贫政策礼包丰硕与部分贫困群众无从下手”的问题,通过广播电视台、武陵都市报社、黔江扶贫网、手机报等要采取滚动式、显眼位置刊载、设立扶贫政策专栏等对“1+1+25”扶贫政策进行强势宣传引导,发放《到户政策汇编》1.5万册,提高了贫困贫困群众的知晓率、惠及率。对65支驻村工作队队员集中开展培训1次,增强了帮扶责任,提高了帮扶水平。各驻村工作队队员每月20天以上时间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各结对帮扶干部每月到结对户1次以上,形成了“蹲得下、帮得了、有成效”的帮扶格局。争取到位中信集团、山东日照、市卫生计生帮扶集团等对口帮扶资金1075万元。对2015年已越线的5491户19996人贫困人口继续实施各类扶贫政策,其中产业扶持2307户,医疗救助2516户,教育资助1983户,培训就业1143户,民政兜底431户,扶贫搬迁470户。
合力攻坚大格局有新亮点
针对脱贫攻坚推进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逐步探索创新新模式,有力地助推了脱贫攻坚进程。创新贫困医疗救助模式,区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设立贫困医疗救助基金,针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和农村居民当年因病致贫重病患者,在经居民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扶贫医疗救助、政策性商业保险支付后,自负部分超过1000元的,按分段标准进行救助,即1000元以上及5万元以下的按70%救助;5万元以上及10万元以下的按80救助;10万元以上的按90%救助,该机制得到了国务院扶贫办欧清平副主任的肯定,并要求予以推广。
编辑:徐强 责任编辑:孙淑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