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3-61520695 举报电话:023-61520697

青春红岩|少一些“危旧桥”,重庆智慧桥梁团队技术护航2000余座大桥

2025-10-28 22:43:46  来源:城乡统筹发展网

中国是桥梁大国,而山城重庆更以桥梁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被誉为“中国桥都”。然而,隐藏在桥梁背后的钢筋锈蚀、拉吊索腐蚀断裂等内在病害,已成为威胁桥梁安全运营的“隐形杀手”。如何精准、量化且无损地检测出这些内在病害?10月28日,“青春华章·青春红岩”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桥梁智能建造与运维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夏润川揭晓了答案。

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夏润川讲述智慧桥梁团队背后的故事

“针对拉吊索腐蚀断丝这一行业痛点,我们成功研发出桥梁拉吊索检测机器人。”夏润川介绍道,这台国内首台免励磁检测装置,通过捕捉内部的漏磁场异常,实现对钢丝腐蚀与断丝的无损检测,解决“看不见、测不准、检测过程繁琐”三大行业难题。

智慧桥梁团队博士生李厚萱讲解桥梁拉吊索检测机器人运作原理

作为“智慧桥梁团队”的核心成员,夏润川主要从事桥梁检测与评估方向的科研工作。该团队已扎根西部三十余年,依托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致力于山区桥梁“精准建造—状态感知—性能提升”全链条关键技术攻关。团队深度参与港珠澳大桥、进藏高速公路、川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的科技攻关,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全国2000余座桥梁的建设与运维,包括世界最大跨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德余乌江大桥、世界在建跨径最大的双跨连续拱桥——双堡特大桥等标志性工程。

“德余乌江大桥与我们团队渊源颇深。当前我们的建设重心转向西部山区,那里的峡谷强风、地震等恶劣环境,对桥梁建设构成了挑战。”夏润川回忆道。面对困难,团队从未退缩。他向大家分享了一个春节期间的小故事:当时,团队在已吊装完成的结构中发现了远超预期的技术难题。团队闻讯而动,将现场变为实验室,利用自主研发的新技术,仅用两天时间就成功解决了问题。在团队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德余乌江特大桥合龙时8根弦杆对齐偏差全部小于2毫米,全桥22万颗螺栓通孔率达到100%,为该桥荣获“全球最佳桥隧奖”奠定了坚实基础。

桥梁智能建造与运维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从“建造更多‘安心桥’”,到“少一些‘危旧桥’”,这是夏润川朴素的职业愿景。他表示,中国已是桥梁大国,但通过无数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必将迈向更高水平的“桥梁强国”。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意见反馈 Copyright2011-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农家科技、城乡统筹发展网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重庆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重庆农家科技杂志社有限公司  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城乡统筹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7001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网出证(渝)字第00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渝网文(2016)4551-030号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01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6 渝ICP备10015940号-1 技术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网